大婚(上)(1 / 1)

歲歲今朝 蘇西坡喵 4575 字 9個月前

李意清笑完,正色道:“元……元辭章身為朝廷官員,拿朝廷俸祿,受天下養,理應恪儘職守,為國效力。”

太後聞言頗為欣慰,“清兒都比你識大體。”

順成帝被批評,也不惱。將手裡湯一飲而儘,對李意清道:“折子上說,辭章處理完水患,將難民和今年收成登記造冊,就會趕回來,總不會過了八月,你不必心慌。”

李意清平靜地回看順成帝。

順成帝摸了摸鼻子,也知道她和伯懷也沒什麼交集,自然更談不上心慌。

“這次辭章回來,我打算將他留在京中,”順成帝頓了頓,繼續道,“辭章這孩子有主見,能擔事。朕的意思是往後可進議事堂。”

議事堂內,是大慶朝廷中樞的中樞。

說明白點,就是幾位宰輔丞相處理政務的地方。

譬如元相,就是議事堂的二相之一。

先帝在位時議事堂還有三位相爺。後來精簡官製,隨著前朝孫丞相致仕還鄉,眾人心照不宣,隻留下了兩個位置。

議事堂權職大,自然對官員的要求相應就高。熟悉各類事務不說,更要有資曆,有成績,否則光是禦史台言官那一群嘴,都招架不住。

順成帝在心裡規劃了元辭章的路子——京中把六部都轉一遍,熟悉事務,在外派地方為官,做出成績,調回中樞任尚書,等年紀到了,順理成章進入議事堂。

他這個想法,連元相也沒有透露。

李意清自然不知道皇帝的打算。

不過順成帝開口,她自然要說些什麼。

李意清舀了一盞菜湯,以菜湯代酒,笑道:“既然父皇對他頗為讚許,清兒先代為謝過,權當勉勵。”

說完,將手中舉起的菜湯一飲而儘。

順成帝聞言,爽朗笑了數聲,很給麵子回了一碗菜湯。

太後看兩人這一來一往,著實有些繃不住。

但是在場一個是親兒,一個是親孫女,她不便開口擾了興致。

皇後看出太後的欲言又止,笑著提醒道:“臣妾也祝陛下喜得賢才。不過用飯時間,說遠了不好,母後早些時候吩咐人燉了浮玉.乳鴿湯,現下當好了,陛下可要用些?”

順成帝點點頭,又搖搖頭,語氣惋惜,“母後的心意,兒臣心領。但是這一頓飯下來,兒臣已經喝飽了。”

太後繃著的臉終究沒繃住,噗地一聲笑出來,抬起的手無奈地指了指他,又好笑地垂下去。

用過晚膳,三人紛紛起身離開。

回去的路上,茴香笑道:“奴婢還尋思元公子怎麼繼《詠桃》之後就沒有音信了,原來是被調走了。”

李意清聞言看她一眼。

茴香絲毫不懼,“殿下你就沒有好奇過嗎?”

李意清道:“沒有。”

茴香一噎,旋即又笑出來。看見周圍沒人,大大咧咧湊到李意清的耳邊:“殿下,你聽到元公子願意事必躬親,心底其實是開心的吧?”

“自然。”李意清這一點倒是沒否認,向來平靜的麵龐也柔和了幾分。

月光如銀輝披落,灑在她的側臉、肩頭,像是九天之上誤落凡塵的仙人。

“他為大慶子民奔波,這樣的人,即便我和他行事風格大相徑庭,卻心懷共同理念。”李意清伸手點了點茴香的額頭,“不至於蹉跎歲月,眼見他一事無成,反而終日爭吵不休。”

茴香似懂非懂。

*

時間眨眼而過。

九月初五,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嫦月殿眾人便已經忙碌。

皇後幾乎踏著月色而來,看見宮人有條不紊的給箱子係上紅綢,一抬一抬運出去。

殿內,李意清躺在床上,睡意正酣。

皇後腳步輕柔地走近內殿,看見她此刻的模樣,啞然失笑。

這孩子,倒是絲毫不見緊張。

皇後沒有出聲打擾她,而是坐在床邊,靜靜看著李意清的睡顏。

眼看著時辰將至,守在門口的毓心起身,隔著珠簾請示道:“娘娘,時辰快到了,該伺候殿下梳洗了。”

皇後頷首,伸手拍了拍李意清的臉蛋。

李意清睜開眼,一臉困頓,看見皇後,她下意識伸手抱住皇後,聲音綿軟,“母後。”

皇後心裡軟得一塌糊塗。

她身後拍了拍李意清的背,用哄小孩的語氣道:“清兒,該梳洗了。今日你大婚,可不能馬虎。”

李意清這才鬆開她,由著毓心和蘭澈伺候她梳洗。

昨夜泡了一個多時辰的花瓣香露,今日身上還帶著淡淡的花香。配上一身瑞獸奇花的大紅色婚服,倒是像極了戲文中司花的神妃仙子。

李意清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蘭澈手巧,將過去留在鬢邊的碎發也都梳了起來,盤了一個精致的發髻,頭上鳳冠珠翠依次點上,將威嚴與柔美相結合,十分彆出心裁。

看到效果,蘭澈心中很是滿意。

這套頭麵一直由她保管,臨近婚前,她私下拿著假發試了七八遍,方才今日一氣嗬成。

毓心畫的妝麵也契合發髻和婚服,將李意清臉上的稚氣蓋下去幾分,整個妝麵明豔奪目,如盛開的花,直叫人移不開眼。

皇後顯然很滿意,站在她的身後,“本宮的清兒,果然好看。”

李意清也微微笑了,“天下的新娘子,都是漂亮的。清兒聽說母後和父皇大婚,要祭告祖廟,遊神武門。母後的身姿在神武門現身之後,京中洛神圖忽然都像極了您。”

皇後隨著她的話回憶往事,抿唇笑了。

那是二十多年前,她也是明媚少女,容貌堪稱一絕。

大婚那天,滿城飛花明燈,何其盛大。

此言不錯,成婚那天的新娘子,都是最美的。

李意清見皇後笑意盈盈,忽而認真道:“母後,多謝你。”

多謝你從來無微不至的關心,多謝你長久而堅定的陪伴。

蹣跚學步時的聲聲引導,練習大字時的尊尊教誨,或是一不小心犯錯,你的斥責與寬容,鼓勵與鞭策。

後麵這些話李意清一個字也沒有說出口。

皇後是一個很感性的母親,她舍不得見到她淚如雨下。

*

穿戴完畢,李意清在茴香的攙扶下,跟著皇後走到坤寧殿。

皇帝嫁女,休朝一日。

順成帝早早換了冠服,實在是在太和殿坐不住,坐了沒兩分鐘又回到了坤寧殿,靜靜等候。從天邊剛剛浮現魚肚白,到現在太陽完全升起,光輝普照,萬物蒙上金光。

在此期間,他喝了三盞茶,還是在身邊首領太監徐錢禮提醒了一聲,才止住了。

他心裡焦急,麵上卻不顯,隻來回踱步,門口傳來響動,他急忙探頭,卻看見是太後。

不是李意清。

順成帝得到這個認知,又退回殿內,坐在軟席上。

太後進來後,順成帝才起身,“母後安好。”

太後擺了擺手讓他坐下,身邊的宮人添茶,太後估摸了時間,道:“快到了,陛下不必心急。”

順成帝臉上平靜極了,他端著茶輕抿,“母後說笑了,兒臣不急。”

太後笑了笑,沒再說話。

又過了片刻,太子和太子妃也抱著安兒趕到,見禮之後,都紛紛盯著門外瞧。

*

李意清跟著皇後走到坤寧殿時,順成帝和太後都滿麵笑意。

被太子抱在懷裡的安兒看見李意清,眼睛猛地一亮,嘴裡啊啊喊著,要掙開太子的手臂。

太子知道安兒和李意清的關係好,若是平常就直接伸手,將孩子遞給李意清抱著,可是今日卻不成,隻能兩隻手臂更加用力,牢牢箍在稚童亂動的腿。

李意清看著安兒一副恨不得自己開口說話的樣子,心底發笑,但是麵上不顯,不緊不慢跟在皇後身邊走上台階。

還剩三級台階時,順成帝再也站不住,起身兩步,扶著李意清的手走了上來。

“元家迎娶的隊伍已經過了宮門,一百零八箱禮都抬出了,隻等辭章騎著高頭大馬,接你回府。”

順成帝笑嗬嗬地道,一邊看著宮門方向,一邊問李意清,“餓否?”

李意清點點頭,今早起來,她還滴水未進。

“端些糕點進來,快。”順成帝連聲吩咐道。

不一會兒,小太監就端著一盤還冒著熱氣的重陽糕走了進來。

重陽糕被切成小塊,上麵墜著糖棗核桃,香氣撲鼻。

李意清伸手拿了一塊遞給眼巴巴的安兒,自己也拿了一塊,小口小口的吃著。

吃完一塊,她就停下了。

順成帝不知所以,小心翼翼地看著李意清,“可是味道不合口?朕讓他們重做一份?”

李意清攔住了他,“味道很好,隻是清兒怕弄花了口脂。”

順成帝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麼,直到皇後拉了拉他的袖子,他才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

迎親的隊伍在眾人的矚目下,到了。

拿著喜牌的前陣之後,便是一身大紅色喜服,頭戴羽冠的新郎官,其後跟著一抬紅紗紅綢的轎簷,珠簾彩繡,十分精巧。

再往後,儀仗和奏樂喜氣洋洋,鑼鼓喧天,熱鬨極了。

李意清站得高,一眼就看見被人簇擁在其中的元辭章。

果真和順成帝所言,是黑了些。

也不知道是傳回來的折子誇張,還是這兩個月養白回來的,總之若是李意清先前要是沒見過元辭章白皙的樣子,倒是看板出來有什麼不對勁。

耳邊傳來吉官的聲音,一字一句鏗鏘。

“女將出閣,辭彆雙親,恩情難舍,懷心切切。”

“於光餘慶,福壽綿延。雖離膝下,心係故園。”

“仰承慈樂,既壽永昌,歡慶達旦,歲歲今朝。”

元辭章等吉官說完,抬眼溫和看向李意清。

李意清回神,扶著茴香的手穩穩走到元辭章的身邊。

順成帝看著郎才女貌的兩人,抑製住心中的澀然,伸手拍了拍元辭章的肩膀。

元辭章微笑,看著順成帝和皇後,“臣元辭章,拜天地萬民,感陛下寬和,皇後仁慈,幸甚得此良緣,願與於光共度春秋年華,同享人間煙火。天地為證,日月為鑒。”

順成帝竭力繃著臉色,一字一句教訓道:“成婚後,你須得視清兒為珍寶,敬之愛之,珍之重之。攜手並肩,共赴白頭。”

元辭章自然應下。

皇後上前,溫柔地撫摸著李意清頭上的金簪。

“汝自幼秀外慧中,今已亭亭玉立,母後也祝願你日後能與夫郎伉儷情深,琴瑟和鳴,相濡以沫,恩愛白首。”

皇後幾乎是顫抖著聲音說完祝福的話。

李意清看皇後眼底的不舍,眼神溫和,用力握住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