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君 沈江“初遇”(1 / 1)

願君 言若昔 1713 字 11個月前

太子府門前,晨曦初露,金色的陽光灑在雕梁畫棟之上,映出一片輝煌。府前的石階寬闊而整潔,兩旁的燈籠隨風輕搖,紅綢飄動。門口兩側,石獅威武雄壯,靜靜地守護著府邸的安寧。

羽一和餘汴各騎在高大的駿馬之上,羽一身穿一襲黑色勁裝,腰間佩劍,眉宇間透著一股淩厲之氣,餘汴則是一身錦袍,玉帶束腰,麵如冠玉,笑容滿麵,顯得瀟灑不羈。

馬車內,沈清瑜端坐其中,神態從容。他一頭烏黑的發絲被金冠束起,流露出幾分儒雅之風。他身穿一襲玄色錦袍,袍上繡著精致的祥雲暗紋。

此時,沈清瑜正閉目養神,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馬車內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檀香氣息,讓人心神寧靜。

隨著餘汴一聲令下,馬車緩緩啟動,向著南山寺的方向駛去。羽一和餘汴,策馬揚鞭。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駛在街道上。馬車由兩匹健壯的白馬拉動,車身上鑲嵌著精致的寶石和金銀飾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車窗外的京州,繁華而喧鬨,街頭巷尾,人來人往,百姓們或買賣,或談笑,或嬉戲,其樂融融。

馬車突然停了下來,停在了繁華的街道上。

羽一來到馬車旁,恭敬地向沈清瑜稟報:“殿下,前方是今年的狀元在遊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太子微微蹙眉,他原本想直接前往南山寺,不想被任何事情打擾。

此時,小侯爺餘汴也策馬來到馬車旁,他笑著問道:“太子殿下,要不要我命狀元一行人避讓?”

太子並未立刻回答,而是透過車窗的縫隙,向外望去。隻見一位年輕的狀元郎騎在馬上,正朝著他們所在的方向走來。

江則年騎在高大的駿馬之上,身姿挺拔如鬆,宛如一位從畫卷中走出的翩翩公子。他年歲尚輕,麵龐清秀俊逸,眉宇間透著一股清冷之氣,仿佛雪山之巔的孤傲鬆柏,不為世俗所動。他身穿一襲鮮豔的紅袍,胸前掛著金光閃閃的狀元牌,氣宇軒昂,神采飛揚。

江則年身後,跟隨著一群隨從和百姓,他們歡呼著,簇擁著,為這位新晉的狀元喝彩。

沈清瑜對羽一和餘汴說道:“不必了,我們改道走另一條路。”

沈清瑜不想和江家的人碰上,覺得麻煩。

改道走的路,是一條通往城外山林的幽靜小道。這條道路並不如主道寬敞,卻也彆有一番景致。它蜿蜒曲折,穿過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沿著山腳緩緩延伸。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在路上,斑駁陸離,仿佛給這條小道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輕紗。

南山寺門口,古木參天,青石板路蜿蜒通向寺內。寺廟的飛簷翹角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金光,顯得莊嚴而神聖。

沈清瑜的馬車緩緩停在南山寺門前,羽一和餘汴先行下馬,守候在一旁。沈清瑜緩緩從馬車中走出,他的身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愈發尊貴。

他步履從容,神態自若。

住持早已在寺門口等候,見沈清瑜到來,忙上前合十施禮,恭敬地說道:“太子殿下與小侯爺駕臨,南山寺蓬蓽生輝。貧僧特來迎接。”

沈清瑜頷首,抬腳進了南山寺

餘汴也步入寺廟。

寺廟內,香煙繚繞,梵音陣陣。佛像莊嚴肅穆,金身閃耀,令人心生敬畏。

沈清瑜來到佛像前,眼睛微閉,雙手合十。

此時,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從一旁走來,他是同光大師。他身披袈裟,手持佛珠,神態慈祥。

他見太子正在拜佛,便在一旁靜靜等候。

待沈清瑜拜完佛後,同光大師上前施禮,微笑著向沈清瑜問好:“太子殿下吉祥,願佛祖保佑殿下萬福金安。”

“嗯。”

“殿下最近是有憂心事?”

沈清瑜不答,卻問同光大師:“老頭兒,你猜孤對佛祖說了什麼?”

“貧僧猜想殿下方才許願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沈清瑜不置可否。

“太子殿下,佛法有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生,若殿下還未尋到自己想要的,也請順其自然。世間萬物,自有其定數。”同光大師的聲音溫和而有力。

“嗯。”

順其自然嗎?

“行了,孤今日找你是想問有沒有醫聖的下落,這幾個月你出去遊曆了這麼久,有得到什麼消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