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1 / 1)

紫鵑道:“這信是王嬤嬤拿來的,上麵隻注明要嬤嬤轉交給姑娘,具體是哪裡來的,嬤嬤也不得而知。”

“哦?那會是誰?”黛玉趕緊揭開信封展開細瞧。這一瞧不要緊,登時“哎呀”了一聲,說道,“我怎麼把她給忘了!”

紫鵑忙問:“誰?”

黛玉道:“我本族裡的一位姐姐。”說完,又略帶詫異道,“可她已多年未有音訊,為何突然又給我來了信,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說到此,趕緊集中精神往下看。

紫鵑便靜靜地站在她旁邊,仔細觀察她的表情變化。

果然,正如紫鵑所料,黛玉讀信時起初還算平靜,可越往後看臉色越難看,及看到最後,已忍不住有些憤怒了。

紫鵑忙問:“出了什麼事兒?”

黛玉把書信放下,起身來至窗前默默站了一會兒,似是在平複心情,之後方道:“真沒想到,我父親才去世幾年,族中已然亂成這副樣子。”

紫鵑一臉驚訝,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黛玉這才詳細解釋道: “我這位姐姐名叫林潤玉,是我堂伯的女兒,性子溫柔恬靜,最喜讀書習字。我兒時陪同父母回鄉祭祖,和她同吃同睡,甚是投緣。可自打父親病逝後,族中大亂,祖上留下來的宅子、田產被悉數搶空。我堂伯不善爭搶,遂僅剩一套舊宅,還要奉養二祖母。是以,這些年日子過得甚是艱難。”

“哦……”紫鵑一臉同情,“那這位林大姑娘來信的意思是……想要些周濟?”

黛玉搖頭:“她倒沒有這個意思,隻是納悶為何她幾次三番給我來信,卻總是石沉大海。到底是我忘了舊情不願再與她來往,還是我在這府裡遇到了什麼難處,所以此次就把信寄給了王嬤嬤……”

“竟有這種事!”紫鵑詫異道,“難不成,是有人截了姑娘的信嗎?他們為何要這麼做?”

黛玉沉思半晌,搖了搖頭:“我也不知,想我在這府裡為人確是尖利了些,但也不至於結下仇人……”

紫鵑道:“姑娘自然沒有仇人,定是有人好奇是誰寫了信給姑娘,信裡又講了些什麼,所以才拿了去。後麵見沒什麼重要的事,也就不再送回來了。豈不知這樣卻辜負了那位林大姑娘呢!”

黛玉歎口氣:“幸虧她此次把信寄給了王嬤嬤,如若不然,這些事我仍舊蒙在鼓裡。最重要的,二祖母年事已高,近來身子不太爽利,時常念叨我父母與我。潤姐姐說,若我有機會回南,可否回去瞧瞧。若是再晚幾年,怕二祖母……”

說到這裡,黛玉說不下去了。

紫鵑明白她的意思,忙道:“那姑娘的意思是……”

黛玉皺眉:“我原就說過,此事確實難辦……前幾年父親病重,老太太讓璉二哥哥護送我回去是在情理之中。但這次卻是去看望族親,老太太怕是不會放行。再者,璉二哥哥事務繁忙,我也確實不好再麻煩他!”

話已至此,正是關鍵時分,紫鵑一刻也不敢放鬆,急忙勸道:“姑娘就是顧慮太多。依我的意思,隻要姑娘想回去,就能回去。老太太那邊見你一片孝心,也不好過於阻攔。至於護送之人,咱們府裡有的是可靠之人,何必隻限於璉二爺呢!”

“哦?照你的意思,你心裡已經有了可靠的人選?”黛玉敏銳地捕捉到了她話裡的玄機,一臉狐疑地打量過來,“說吧,你相中了誰?又是什麼時候打探好的?”

紫鵑心裡“咯噔”一下子,忙陪笑道:“姑娘說笑了,我才見過幾個人呢就能有這打算?我隻是聽說,偌大族裡,除這府裡常住的,外麵有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要是能有機會護送咱們回南,既省了家裡的嚼用,還能得一筆犒賞,哪個不樂意?總比他們在這府裡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打秋風強吧?”

原來如此!

黛玉垂下眸子半晌沒說話。

紫鵑生怕黛玉再起疑心,也不好深勸,便將彎一拐,唱起了反調。

“算了,我隻是這麼一說,姑娘若是實在為難,不回去也罷。想那林大姑娘和二祖母總是隔了一層,去不去的彆人也說不出什麼閒話來。”

黛玉皺起了眉頭:“這話就不對了,不管隔了幾層總是我的親人,去瞧瞧也是份內之事,我隻是怕老太太傷心,畢竟她疼了我這麼多年,我乍一離開,歸期又不定,萬一她老家傷心過度……”

哎喲,真是我的實心眼的傻姑娘!

紫鵑急得就差跺腳了。但麵上還不能表露出來,隻得順著她說:“是,老太太最疼姑娘,姑娘這一走,她老人家傷心肯定難免的。但姑娘也不要過於擔心,畢竟老太太身邊還有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大姑娘偶爾也來小住,所以既使沒有姑娘,老太太身邊也熱熱鬨鬨的,姑娘又何必過於擔心呢!”

這話說得有點紮心呢!合著黛玉在與不在,都沒有多大關係!

黛玉何其聰明,聽完之後果然臉色不大好看。但細細一想,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遂垂下眸子不再言語。

紫鵑見她一直沉默,唯恐錯過這個攛掇她的好時機,忙又添了一把火,笑道:“我知道了,姑娘找了這一堆不好回去的理由,其實都是幌子吧?其實在姑娘的心裡,最舍不得的是寶二爺吧?若真如此,那就彆走了,萬一姑娘走了,寶二爺轉臉就把姑娘忘了,那可怎麼辦?”

“呸!我稀罕他記得!”

黛玉果然被激紅了臉,啐道:“他是誰,我又是誰?不過是偶爾在一個屋簷下玩過幾年罷了,不記得更好,我巴不得呢!”

紫鵑掩嘴偷笑。

黛玉氣得又瞪她:“你笑什麼?不信我?”

“信,信,自然是信!”紫鵑笑道,“既如此,那還有什麼可糾結的?”

黛玉道:“我沒有糾結,我隻是在疑惑,為什麼過去的這幾年你從來沒提過勸我回南的話。可自從你撞暈過去一回,再醒來就有些鬼鬼祟祟不像原來的你了。而且,你也態度大變,總在想方設法地勸我回南。這到底是為什麼?我有些想不通。”

說完,又把目光轉向紫鵑,眼神中既有疑惑,也有迷茫。

紫鵑暗中抽了一口涼氣。心想,果然是林黛玉啊,既聰明又敏感,饒是她每說一句話都小心翼翼了,還是讓她瞧出了破綻。

但這事兒打死也不能承認啊,隻好硬著頭皮往下編吧,希望能蒙混過關。

於是她瞬間戲精附體紅了眼圈,可憐巴巴道:“原是我錯了,不該攛掇姑娘回去。想我又有什麼壞心思呢?我一是覺得姑娘出來久了,確實應該回去瞧瞧,畢竟還有那麼多牽掛你的族親;再者,世界那麼大,姑娘也該出去看看,而不是坐井觀天般日日局限在這巴掌大的地方,關鍵還時常和寶二爺為了丁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慪氣,值得嗎?姑娘若不懂我這份良苦用心,那我白在姑娘身邊服侍這麼多年了!”

“你……”黛玉沒承想紫鵑竟會有這般細膩又博大的心思,一時之間竟是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紫鵑見火候差不多了,又抹了一把不存在的眼淚,問她:“世界那麼大,姑娘真的不想去看看?”

是啊,世界那麼大,真的該去看看!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想她已經讀過萬卷書了,雖也經曆過從南到北的長途跋涉,卻因太過年幼,隻知躲在船艙內為離彆而悲慟,錯過了那麼多大好風光。

如今,機會擺在眼前,怎能錯過?再說整日在這府裡聽彆人的家長裡短,被彆人的情緒左右著喜怒哀樂,也真真不值!

再說,寶玉都這般年紀了,性情還是搖擺不定,隻要見到一個模樣不錯又略有才情的女孩兒,就癡態畢露。如此這般,也確實讓人不安。正好,出去走一遭,等再回來時,說不定一切就有定論了!

好吧,那就去,現在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