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它幾兩,它就是幾兩(1 / 1)

第三十一章 我說它幾兩,它就是幾兩

朱令儀擼了擼胳膊上的雞皮疙瘩,既然不是來買牲畜的,就不必廢話了,她唰地抽出長刀,那幾個人隻見眼前一片寒光,身上微涼,下意識地低頭一看,“。。。。。。”就很想罵人,卻趕緊一手捂著自己的下身,一手去撿掉落地上的衣衫遮擋一下,卻發現看似完好的衣衫輕輕一碰就都成了碎片!

碎到完全沒法撿的程度!

帶刀的“官爺”又去摸自己的刀,結果,就發現哪兒有什麼刀?摸了一手不知道什麼渣渣碎屑。。。。。。

“嘚嘚、嘚”一直沒說話的兩個男子抖動著身子抱緊自己蹲在草地上,恨不能把自己藏起來,沒人看到。他們就是跟來打醬油的,為什麼要被曝光全身?還要看到這麼恐怖的事情?會不會被滅口什麼的啊?

老天爺,這不厚道啊。。。。。。

“嘖嘖,”朱令儀抱著長刀圍著幾個人打量了一通,搖頭道:“還說我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信不信就你們幾個捂著的那玩意兒,我說它幾兩,它就是幾兩?!”

幾個男人的冷汗都流下來,更有個慫的,連尿都出來了,帶著哭腔就地跪下了:“少俠,不對,大俠,大俠你說的對,你說啥是啥。我就是個跟班的。。。。。。”

他早就說,這能一次趕著二三十頭大牲畜出來販賣的,就不會是一般人。教他的師傅早年就給留下過話:江湖傳言,有三種獨自行走的人堅決不能惹,一個老人,一個小孩子,再一個就是女人。

這三種人,看似老弱婦孺,但凡敢獨自在江湖上闖蕩,那必當有所依仗,如果你見到的時候,他們還沒死,那死的,必定是惹了他們的。

可上官他們都不信,還非要他來親眼看著如何收服所謂的少俠。他不敢不聽,現在好了,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家。

眼前這個臉上明顯還帶著稚嫩氣的小少俠,不但年紀小,還是女人,三樣裡占了倆,那必保是行走的大殺器呀。

她的話,他絕對一百一千個相信啊。

師傅,快爬出來救我。。。。。。

你隻告訴我什麼人不能惹,可沒說一旦彆人惹了,我如何保命啊。。。。。。

朱令儀分了個眼神兒給他,嫌棄地翻了下白眼。

不過,這個慫貨麼,她手指輕輕敲打著刀身,每一下都像敲打在慫貨男的肉上,簡直就是心驚肉跳,不由自主地又開始哆嗦起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幾個被全麵曝光的男子醜的沒眼看,要身材沒身材,要長相沒長相,要肌肉沒肌肉,簡直羊肉都快沒胃口吃了。

“給你個機會,”朱令儀的長刀挑起慫男的下巴,“我的問題,你想好了再回答,不然,你第一個祭了我損失的牲畜。”

旁邊的幾個男子抽了抽嘴角,手下捂得更緊了:說什麼祭她損失的牲畜,她的牲畜一頭沒少在悠閒吃草呢,這簡直就是明搶!

朱令儀才不理睬他們,她問道:“你們來我這搶了我的牲畜,誰的注意?”

這都沒審問就不但定性了還定了量,甚至連個借口不找,比他們還囂張啊。

慫貨男也顧不上得罪人了,他第一怕被連累死了,第二怕小少俠不走尋常路,這樣的人才最最可怕,而後一種的可能性正無比迅速地變成現實。

“是是、是蔣、蔣縣丞,他、他和張、張典史說,說這買賣由、著一個小、小兒操控,這、這麼多錢,不、不好。”

“今、今天來瞅瞅,是不是真、掙那麼多錢,把人唬到衙門裡關上,世上沒,沒有不、不怕官的草、草民,就。。。。。。”他都不敢說下去了。

朱令儀輕輕鼓了幾下掌,“嘖嘖,就是這兩個貨?”

她瞥了那兩個把她“嚇壞了”的男子一眼,“真可怕啊,你們看見了,我這都被嚇出心驚的毛病了,我這沒個三五年肯定是好不了了,必須得百年人參補補。”

不去看幾個人如何抽搐的嘴角,她是受害人,當然她說什麼就是什麼,她就是被嚇壞了,就需要天天吃人參補。

什麼?不服?不樂意?放心,她手裡的刀會讓你同意的。

“蔣縣丞和張典史是什麼貨色?你們兩個又是什麼貨色?想好再說。”朱令儀用刀鞘打著拍子,對眼前全麵曝光的人毫不避諱地琢磨著什麼。

慫男心裡呐喊:求你了,千萬彆是想著先修理哪塊,他、他就跟著狗仗人勢了幾回,真沒乾太多缺德事兒。。。。。。

沒等他做好心裡準備,另一個慫貨已經磕頭如搗蒜,開始搶答了:“大俠我說,我說,蔣縣丞是、是、是。。。。。。”

朱令儀掏掏耳朵,淡淡道:“舌頭要是不管用,結結巴巴,我可以免費替你割下來。”

===========================

通過慫男二號的搶答,加之他本人在縣衙工作,朱令儀自打來到這個世界,總算是逮到機會把本地,至少本縣的一些基本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這些最基本的信息背調,哪怕是對於基地的特戰隊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本縣叫東明縣,由於離著明陽山脈不算遠,這片典型的地廣人稀,整個縣不到一萬人,其中縣城裡頭常駐的兩三千人,最先就是在衙門裡當差的各種官吏及家人親戚,再就是各種商家,他們的店鋪開在縣城,不論是東家還是掌櫃,夥計等也大部分在縣裡;還有就是本地有錢有勢的鄉紳,要麼祖上出過官,要麼曾經輝煌過,現在仍有後人留在本地發展的。

屬於東明縣的還有66個大小村落和四個鎮集,多數是100~150人這種常見的自然村,200多人的是大村子了。

早些年,乾朝上到皇帝,下到小官吏,不斷作死導致戰火連綿,很多百姓逃進深山,或者逃到其他國,最後朝廷連兵都征不來,更因百姓逃走,沒人耕種,糧食收不上來,耕地閒置久了變成荒地,不知道哪個大聰明竟然想出了火燒明陽山的好主意,結果,大乾朝就這樣把自己給作完了。

大裕朝皇帝上位後發現,整個國家能當官、會管事的人少之又少,朝廷連搭架子都搭不起來。

打仗的時候,論跑路,最有條件就是那幫有錢有勢的,他們不會跑到深山老林去,而是跑到幾個鄰國繼續過好日子去了;

論逃命,那些讀書識字的文弱書生,還不如各村裡的老弱婦孺跑得快,死的也多。

朝廷是成立了,但皇帝差點成了光杆,缺官員,缺百姓,耕地沒人種,糧食收不上來,連派人去勸說返鄉都沒人手。

所以,朝廷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後,皇帝就想法子讓自己的心腹往周邊各個國家去勸說逃走的世家大戶回來,並許諾:隻要人品沒問題,哪怕是能力差點都可以給官當(戰亂裡逃命不算人品問題);

另外,隻要家裡有人讀書識字,能看會寫朝廷各種律例,都可以舉薦,考核後當個小官小吏;乾朝遺留下來的一些官吏,沒發現大問題的,暫時留任,以觀後效。

如此這般,好不容易把朝廷架子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