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1 / 1)

劉徹的問題也是所有皇帝們乃至大臣們想問的問題。

清朝的國庫難道是無底洞嗎?

他們的錢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財富都是一代代累積下來的嘛。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剛開始幾代沒有錢,後麵經營著經營著就富起來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且清朝初期的皇帝都還蠻注重農耕方麵的問題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當然我不是說你們都不怎麼注重農耕哈,但是曆史的進程擺在那裡??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一代更比一代強也是確實存在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就拿耕地來說。根據不完全統計,明朝鼎盛時期的耕地大概在四億畝到八億畝之間,但是在清朝大力發展農耕這一前提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到了乾隆統治期間,清朝的耕地比明朝鼎盛時期還要多出三億畝。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三億是什麼概念,要是明朝耕地算四億,這耕地都快翻番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開墾這麼多地人家肯定也不會讓閒著,而且這個時候能種的東西他又有很多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什麼棉花啊、玉米啊、茶葉啊、紅薯啊之類的,都是可以種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糧倉填滿了,那經濟自然而然就會上去了呀。是吧,想要搞經濟的前提還是得讓人吃飽飯的嘛。

【漢武帝】劉徹:乾隆是誰?剛剛在講的不是康熙嗎?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乾隆是康熙的孫子。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不是你問了嘛,問了我就給你解答一下。

皇帝們又何嘗不想開墾多一點的耕地。

但開墾荒地又何嘗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不談開荒前期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開墾出來的耕地肥不肥沃、是否適合大麵積耕種、開墾出來的耕地會不會被侵占等等一係列問題......

等等......

清朝這麼多耕地、難道沒有侵占現象嗎?

這麼想著,就有人問了出來。

雖然每個朝代的皇帝麵臨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不同的。

但看看彆人的處理方式,他們也是可以得到啟發的、甚至是想辦法避免重蹈覆轍。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說到這裡,那我們就簡單的來聊一下攤丁入畝。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攤丁入畝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把人頭稅分攤到田畝稅裡麵。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實行的方式也很簡單。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康熙五十一年以後所有新增加的人口,都不收人丁稅。

很簡單的一句話,聽得各個皇帝們心頭都是一震。

之後的新增人口都

不收人丁稅?

那國庫得少多大一筆錢?!、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是僅僅靠康熙製定的這一條規則還不夠。攤丁入畝還有第一步。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完成這第一步的人就是康熙的兒子,雍正。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雍正選擇把這固定的一部分人丁稅直接攤到田稅裡麵統一征收。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下就更簡潔了,名下沒有耕地的人連人丁稅都不用再繳納了,納了稅的人呢,就不用去服徭役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一舉措也間接免除了貴族的特權。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貴族比起普通平民們多出來的一項特權就是不用服徭役,但是攤丁入畝政策一出來,這點優勢一下子就蕩然無存了。而且攤丁之後的田稅變化也很有意思,田多的人交的稅就會比以前多一點,田少的基本無變化。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三十畝以下的更是交得比以前還要少,雖然看似不公平,但確實減輕了百姓們的不少壓力,賦稅的主力軍變成了鄉紳貴族、占地越多交得越多,想要少出點錢、那就少侵占一點耕地嘛,更何況大部分的百姓其實都是沒有屬於自己的耕地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至於有耕地的那一部分呢,交田稅甚至還能順便免除一下徭役,何樂而不為呢?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且這個政策一經推出,清朝的人口直接實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其實這也為晚清的混亂埋下了伏筆。

【漢武帝】劉徹:爆炸性增長?能有多爆炸?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都知道人口增長是證明一個朝代最有力的證據哈。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以康熙五十一年截止的人口數據差不多是兩千四百六十一萬,到乾隆六年的時候人口就已經突破一億了,這期間隻用了一十九年。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等到乾隆五十七年的時候,人口就直接突破了三億,這期間又隻過去了五十一年。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個數據有多爆炸,想必大家都懂的吧?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也正是因為這段時間人口的飛速發展,為日後我國成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之一奠定了基礎。

嬴政:???

劉徹:???

李世民:???

多少??

五十一年內人口增長了多少???

直接漲兩億???

開玩笑的吧?

劉徹率先提出質疑。

【漢武帝】劉徹:帝師,你是不是看錯數了啊?

李世民緊隨其後。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帝師,再怎麼能漲也不能五十一年漲兩億吧。

他大唐連人家一個零頭都沒有!

【明成祖】朱棣

:這要是能讓朕收兩億的人丁稅,朕追著韃子打十回。

【漢武帝】劉徹:彆說你能追著韃子打十回了。朕能讓去病追著匈奴打一十回。

那可是平白多出來的兩億人啊!

【秦始皇】嬴政:首先,你們得拋開人丁稅,才能有可能得到這兩億人口。

【宋太祖】趙匡胤:有這麼多人了還要什麼人丁稅啊,直接拿人砸都能把對麵砸死了。

言羽陽:?

人海戰術是讓你這樣用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雖然清朝這段時間的人口增長速度爆炸,但是之後就開始緩慢的走下坡路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乾隆五十七年到道光十四年這期間的這四十一年裡,人口增長僅為一億。

嬴政:???

劉徹:???

李世民:???

帝師,你要不要聽聽看你自己說的這是什麼話?

僅為??

僅為???

一億難道是什麼很少的數字嗎!!

看到成果這麼爆炸,皇帝們都開始思考起了攤丁入畝的可能性。

但是想來想去,這種損害貴族利益的東西真的能毫不受阻的推行下去?

劉徹再次問出了所有皇帝的心聲。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怎麼推行下去那就得看雍正想的是什麼辦法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清朝也確實是所有封建王朝之中集權集得最徹底的一個朝代。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相信之前聊到康熙除鼇拜削藩吳三桂的時候大家也已經有所體會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確實是一個有著鐵血手腕的統治者。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這位清朝在位最長時間統治者的政績還遠不止於此。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我國史上第一份對外條約,尼布楚條約也是在康熙統治期間簽訂的。

說到簽條約,趙匡胤的眉心不自覺跳了跳。

下一秒,劉徹就發出了疑問。

【漢武帝】劉徹:怎麼會是第一份呢?宋朝那時候不就已經簽了好幾份了嗎?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帝師,你可不能亂說話啊,宋朝可是有人在這聽著呢。

趙匡胤:......

朕就知道你們不會放過朕!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條約和條約之間也是有不同的嘛。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且這個對外指的是沙俄,並不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遊牧民族說白了也是自己人,沙俄那就是純純的外國人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且尼布楚條約是中俄之間的第一個邊境條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注意,是邊境條約,簡單

來說就是劃地盤,劃地盤的條約是不用交歲幣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簽這個條約的起因也是因為沙俄幾次三番騷擾清朝領土,雙方以雅克薩城為戰場展開過幾次軍事行動,也就是雅克薩之戰。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雖然戰爭是沙俄主動挑的頭,但打仗這東西也不是誰先起頭誰就一定能打贏的,沙俄眼看著戰況焦灼、己方不占優勢的情況下,火速叫停了戰爭、試圖跟清朝簽訂條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主要是這個時候準噶爾那邊也不是很太平、沙俄一邊試圖挑起戰爭一邊煽動準噶爾叛亂。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比起爭奪苦寒之地、顯然處理內亂是更為緊要的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噶爾丹自殺後、準噶爾的動亂才算是告一段落。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信任首領也沒安分多久就企圖再次掀起內亂、準噶爾動亂一直持續到雍正時期才算徹底掃除。

【漢武帝】劉徹:照這麼來說的話,這沙俄是很強的咯?

【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強?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等到之後講到世界史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漢武帝】劉徹:等什麼之後呀?現在說說唄。

他可太好奇了。

身為集權最成功的王朝,居然還要跟外來人簽條約?

漢朝也不是沒跟周邊小國建交過。

他可從來沒跟彆人簽過什麼勞什子條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該從何說起呢?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難道要從地球是個圓的開始說?

【秦始皇】嬴政:地球是什麼?

言羽陽:......

言羽陽選擇性無視。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那就隨便講一下吧,反正以後也是要講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簡單介紹沙俄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羅馬帝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羅馬帝國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歐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羅馬帝國覆滅後、第一羅馬、第一羅馬、第三羅馬橫空出世。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羅馬帝國還沒覆滅前曾分裂成了東羅馬和西羅馬。但無論是東羅馬還是西羅馬又或者是羅馬帝國,他們都統稱第一羅馬。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羅馬開始進入帝國時代的時候、這會統治中原的正好是西漢。

劉徹:?

啊?

時間線拉回去這麼長了嗎?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到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時候正好就是西羅馬被日耳曼人滅亡並建立法蘭克王國的時候。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西羅馬滅亡之後,第一羅馬就出現了。

【帝

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法蘭克王國建立之後被均分成三等分,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東法蘭克王國改名成神聖羅馬帝國之後,就自稱為第一羅馬。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第三羅馬就是沙俄了。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他們都要自稱是第幾第幾羅馬?

【漢武帝】劉徹:這題朕會。

【漢武帝】劉徹:你想想明朝為什麼天天正統正統的你不就知道了嗎?

【漢武帝】劉徹:這外國人他也想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呐。

朱元璋:......

說事就說事。

不帶朕的大明你是不會說話咋的?

【漢武帝】劉徹:帝師,朕說得對不對?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差不多就是劉徹同學說的這個意思吧。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羅馬帝國在歐洲史上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國家,占領的領土也十分龐大。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自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繼承人一個是看上去會比較正統一點,還有一個也是一個美好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像昔日的羅馬帝國一樣強大吧。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拋開第一羅馬不談,他們確實跟羅馬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是沙俄自稱的第三羅馬,確實是有那麼一點沾親帶故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沙俄全稱為俄羅斯帝國、東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的公主索菲亞逃亡到了沙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不過這個時候俄羅斯帝國還不叫俄羅斯帝國,而是莫斯科公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莫斯科公國統治者伊凡三世和索菲亞公主結婚後,他便以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公元1547年的時候,莫斯科公國的統治者伊凡四世把國號莫斯科改為俄羅斯,但在俄羅斯王國真正成為俄羅斯帝國的時候是在公元1721年,彼得一世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第三羅馬、俄羅斯帝國就此誕生。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尼布楚條約簽訂的時間是公元1689年,這個時候的沙俄還沒有成為俄羅斯帝國,統治者彼得一世才剛剛親政。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此之前俄羅斯一直在吞並擴張、並蠶食周邊的國家。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比起中原、歐洲是由無數個小國組成的、王國與王國之間相互對抗。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時的俄羅斯麵臨的外患絕不比清朝的內憂少,所以簽訂條約對雙方來說都算是比較有利的。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有外患還不忘去彆人家挑撥,可見不是什麼好人。

【帝師

一號】言羽陽:[語音]好人確實也稱不上吧,但俄羅斯從一個歐洲小國一路發展成俄羅斯帝國,他的實力可想而知。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具體的等到後麵世界史的時候再說好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還是接著講回康熙。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除了政治上頗有建樹,他的兒子們也很有意思。

聊到兒子。

嬴政、劉徹和李世民心頭一涼。

趙匡胤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反擊機會。

【宋太祖】趙匡胤:哦?是哪種有意思法?

【宋太祖】趙匡胤:也都喜歡造反嗎?

劉徹:......

李世民:......

他就知道!

雖然沒被aoe到但臉色也不太好看的嬴政:......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這倒是沒有。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雖然康熙的兒子們對皇位的競爭比較激烈,但是造反這個事還是沒人敢乾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養兒子的方式跟唐太宗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世民:......

啊,原來是衝朕來的啊。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立太子立得很早,康熙十四年的時候就立了一阿哥胤礽當太子,這個時候胤礽才兩歲。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胤礽的母親赫舍裡皇後去世得非常早,早生下胤礽後便撒手人寰,自此康熙開始了他獨樹一幟的育兒之路。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的兒子多達三十五個,但他隻對胤礽不同,而且在胤礽之前,滿族人是沒有立太子習慣的,從我們之前講述的清朝曆史中也能看得出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胤礽就是第一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他甚至是康熙親自帶在身邊教養的孩子,但事實證明並不是皇帝手把手的養孩子,養出來的孩子就一定不錯。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早期的胤礽是非常讓康熙放心的、標準的太子模版。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精通文韜武略、很有儲君才能,監國也能乾得很好。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這是一十多歲的胤礽。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我們前麵說過,康熙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從他8歲登基到68歲去世,在位期間整整61年。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這六十一年裡,胤礽的太子從兩歲一直當到三十四歲,然後他的太子之位就被廢了。

劉徹:?

這麼突然?

不是一直帶在身邊親手教導的孩子嗎?

就這麼廢了,也沒個理由的?

【漢武帝】劉徹:為啥啊?廢太子總得有個理由吧。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你是皇帝你還能不知道嗎?廢太子還需要理由?

?炭烤肥啾提醒您《秦始皇來了這題也選A》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劉徹:......

你說得倒是也沒錯。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有人說人這一生不會踏入一條河流兩次,除非他是康熙。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康熙四十八年的時候,康熙又重新恢複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劉徹:?

就這麼又恢複了?

鬨呢。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不過這個太子之位恢複了沒兩年、在康熙五十年的時候又被廢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至於康熙是怎麼養太子的,那可就太有說頭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本人是比較提倡簡樸的,但是太子沒能繼承到康熙這個優點,生活方麵比較奢侈。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兒子過得比老子還滋潤,特彆這個老子還是皇帝的時候,一般人都是沒法忍的,但是康熙就這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去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給兒子請的都是名師大儒這些就不提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太子跟太子妃感情太好了他甚至還要去找太子妃談話。

嬴政:?

劉徹:?

前麵都還勉強能理解,這個談話是怎麼個事?

嫌小兩口感情太好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甚至對胤礽溺愛到一種不太正常的地步。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太子的師傅給太子講課,康熙讓人跪著講,太子覺得師傅這樣太辛苦,就不讓人跪著,這事讓康熙知道了,直接就給人師傅一頓責罰,甚至還不是裝裝樣子的那種。

【漢武帝】劉徹:帝師,你說得太對了,這康熙聽上去真的不怎麼正常。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且康熙還要跟太子住在一起,不過比起後麵的事,住在一起其實算是比較正常的。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康熙出征平定準噶爾之亂,把太子留在後方監國。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他甚至在平亂途中寫信回去讓太子給他拿點貼身衣物以慰想念,太子沒回信他還有點生氣。

【漢武帝】劉徹:這麼想兒子乾脆把兒子一塊帶走得了,還留下來監什麼國啊?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禦駕親征沒能帶走的兒子,南巡的時候就給帶走了,第一次生病了沒能陪著走完全程,第一年立馬又給安排了一次。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也有可能是康熙過於強大的控製欲導致太子人到中年叛逆期,太子的為人處世愈發的囂張。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而且康熙在知道太子睡男寵之後以淚洗麵了好幾次。

【明太祖

】朱元璋:那康熙在這方麵豈不是跟唐太宗很有話可說。

李世民:......

朕對你無話可說。

【漢武帝】劉徹:不是,太子跟太子妃感情好他不樂意,太子搞男寵他也不樂意,那他到底要怎樣才樂意?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也不是不樂意吧。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太子跟太子妃感情好,他也隻是說了幾句,他沒有哭呀。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太子搞男寵這事他是一想到就哭一想到就哭,這都不是不樂意,這是完全接受不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甚至一廢太子的時候康熙都把自己給哭暈了。

【明太祖】朱元璋:看來這康熙帝也是感情非常充沛的一個人呢。

李世民:......

朕懷疑有人在光明正大的編排朕。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那他唯一充沛的感情可能就隻傾注在太子身上了,一廢太子的時候他的大兒子建議他把太子給殺了,康熙直接就說他大兒子這輩子都無緣皇位。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甚至把太子廢了的這段時間裡都要每天跟廢太子見麵、廢太子不來見他他就又是哭泣又是胸口痛的,非要太子來看他才能好。

劉徹:......

真是扭曲的父子情啊。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至於康熙廢太子的原因也很簡單。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太子一十多歲的時候監國很好,不代表他能一直這麼好。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當太子的時候既要擔心底下的兄弟們給自己拉下去,又要擔心上頭的君父會不會對自己不滿意覺得自己有不臣之心。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在這種高壓環境之下還要當三四十年的太子,誰能保證自己扛這麼大壓力還不變形啊?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特彆是在康熙把太子的叔姥爺索額圖弄死之後,父子兩的關係就更緊張了。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再加上這時候的太子確實有點驕奢淫逸不乾人事,康熙他就是再溺愛,他也是個鐵血皇帝,愛兒子和廢太子這事並不衝突。

【帝師一號】言羽陽:[語音]但如果不是愛兒子,之後也不會又巴巴的給人家恢複太子之位。

劉徹:......!

炭烤肥啾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