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胤祥也想要知道,再這樣下去,會不會對胤禛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哪怕他清楚現在該擔憂的不是這些,而是其它方麵。
可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他忍不住皺起眉頭思考。
在他身邊的胤禛注意到他的表情,似是想到什麼,也忍不住皺起眉頭。
這樣的情況,無疑使得正操作著水幕的胤礽感覺到無語。
該煩惱的人難道不該是他嗎?
該頭痛的人難道不該是他嗎?
該鬱悶的人難道不該是他嗎?
怎麼感覺好像你們更煩惱呢?
胤礽深呼吸口氣,平複著內心上湧的情緒,眼神平靜的望回水幕,不再去關注他們二人。
但他不關注,有人關注。比如胤禔,又比如胤禟,還有胤禩。
其中,胤禔莫名覺得好笑,雖然他也不知為何,可就是覺得胤禛和胤祥皺眉的行為好笑,而更好笑的是胤礽的態度。
他不想去猜對方是裝模做樣,還是怕影響在汗阿瑪和大臣心中的形象,就以他過往的態度完全可以做出彆的反應。
不過,眼角瞥向汗阿瑪的麵容,似乎是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胤禔當然清楚,在汗阿瑪的眼裡,誰也比不過老二的位置。
即使水幕中展現出來的畫麵是關於胤禛和胤祥的,依然是比不過老二的。
他們的存在是動搖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那麼,唯一能夠將老二從太子之位拉下來的依然隻有他。從這點去看,水幕的出現,是他的機會。
但他是否能夠把握住機會,還是要等水幕消失後,汗阿瑪的態度。
眼下他需要做的也就是繼續看老二如何操作水幕,水幕中接下來的劇情又是如何。
*
保持著這樣的想法,胤禔注視著水幕。和他同等動作的還有胤祺、胤禟、胤俄以及視線沒有怎麼離開水幕的朝臣們。
尤其是後者,儘管他們也想要去看看胤禛和胤祥的狀況,但在沒有任何的遮擋下,那樣的動作過於不謹慎。
所以,他們一邊關注著水幕一邊在心中腹誹著過往的劇情、祈禱著新的劇情。
希望水幕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想法,彆總是出現四貝勒和十三阿哥。
然而,水幕裡的遊戲劇情並不是他們的期盼所能決定的,也不像水幕那般可以認為操控。
他們隻能沉默的看著它繼續播放著未來的十三阿哥又被未來的四貝勒又增添了什麼樣的身份。
【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為及時處理軍務,雍正特彆設立軍機處。
其中,怡親王被任命為軍機處大臣之一,負責處理軍務、邊疆和藩屬國事務。
起初,軍機處的設立隻是為了協助雍正處理軍務。但隨著時間的過去,雍正利用軍機處徹底取代了議政王大臣會議還有內閣的權力。
到最後,軍機處不僅總攬機要,還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
但這不代表軍機處的存在會反噬皇帝,皇帝可以隨時解除軍機大臣的職務,選擇誰成為軍機大臣全靠皇帝的心情,自由意誌。
軍機大臣隻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提出的建議,決策權全在皇帝手中。
不過,這並不包含怡親王。軍機處的創立者是雍正,著手承辦者,是怡親王。
……
且在雍正的信任下,怡親王不僅對於軍隊的調動有巨大的影響力,對軍隊的指揮還有部署同樣有極大的影響力。】
如果他們沒有記錯,方才的時候水幕中有提到過這樣的事情,隻是沒有如今那麼詳細。
當然,他們更想要說的是,四貝勒真的是信任十三阿哥啊!
這都多少次了?就不能不要表現出過多的特殊啊!
雖然他們不知道其他軍機大臣是誰,但是從這畫麵中可以看出來除卻十三阿哥以外還是存在其他人的。
可水幕中絲毫不展示,儘管這有可能是因為劇情關於十三阿哥的才會如此,但也不代表其他的人不能出現啊!
相比之下,康熙更在意的軍機處的存在。
即使水幕裡介紹的不甚詳細,但不影響他從中看出來它的好處。
更不用說,水幕裡已經說明了它的效果。
胤礽也是,從中獲取到的信息讓他的神色有些複雜,不由得朝著胤禛的方向看去。
結果,卻見對方似乎還沉浸在思緒中。這樣的狀況,使得他收回視線。
同樣的,胤禔也收回視線。他覺得自己發現了個“秘密”:這水幕每時每刻出現的內容都能夠讓人沉默。
說不得接下來的事情會更讓人感到震驚。
【NEW!觸發隱藏劇情:奉旨結黨】
看著呈現在眼前的標題,胤禔發現他還真的是猜對了。
但如果可以,這種正確還不如不要。
胤礽也沒有比這刻清醒的認識到,他可能真的沒有辦法搞懂胤禛的想法。
結黨這種事情是可以拿出來說的嗎?還有奉旨結黨是真實存在的嗎?
胤禟更是不可思議,居然有這麼好的事情發生嗎?!他那十三弟是不是過得太好了?
放在他汗阿瑪的身上,顯然不可能讓此等事情發生啊!
就是生氣的胤祉,都被震驚的不知道如何說話了。
他覺得胤禛的行為,讓他非常懷疑有沒有看過曆代史書。
結黨所帶來的後果都有哪些?即使不明白,但是水幕中的他不是已經當上皇帝了,怎麼還能夠放任十三去結黨?
當然,更重要的是,既然連十三結黨的事情都不在意,為什麼還要那麼對待他?
隻要想到水幕裡的他隻不過是去遲十三的葬禮,沒有哭,就被那麼對待,胤祉心裡就耿耿於懷:十三就是你弟弟,我就不是你哥哥嗎?
深呼吸口氣,胤祉發覺他心理真的沒辦法平衡。
*
在場的朝臣也是,覺得怪事年年有,可今天特彆多。
還發生在才成為貝勒的四皇子胤禛身上,十三阿哥亦是。
也因此,讓他們真的非常不明白,為什麼隻有十三阿哥才受到那樣的待遇?
其他的皇子都沒有?!
而且,若說前麵看過得那些事情讓他們不可置信,那麼眼前的便是難以理解。
結黨,不是簡單一兩句話就能夠形容的事情。若是被皇上知道他們私下有小團體存在,絕對會被打擊。
甚至,如果說結黨是不被允許的事情,那奉旨結黨便是天方夜譚的事。
要是他們聽到這樣的話,絕對會懷疑皇上是不是想要利用此等命令來“釣魚”,想要看看他們誰有結黨,從而一網打儘。
亦或者是皇上是不是吃錯了什麼東西?然後來故意嚇唬他們。
他們能夠做的也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做人謹慎點沒什麼,總比沒有了頭上那頂帽子要好的多。
可現在這都是些什麼?
【雍正最討厭的就是結黨營私,所以他對這種小團體打擊的十分嚴厲。
比如,在雍正二年,他親自撰寫《朋黨論》,用大量的篇幅來訴說允禩、允禟等人結黨營私,擾亂國事、貪婪不法、陽奉陰違等眾多罪行,分析說明朋黨的危害,來告誡臣下不能夠結黨,以此來宣傳宗室朋黨的危害。
並且在雍正四年的時候,將二人“削籍除名”進行囚禁。之後,又對其朋黨削籍除名。
但是,當這個人變成怡親王後,事情就變得格外不同。】
胤禟現在很不高興,雖然他是知道了他未來的結果,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什麼叫做他跟八哥結黨?兄弟之間的感情是用“結黨”來形容的嗎?還有那些罪名又是什麼情況?
他怎麼就擾亂國法、貪婪不法和陽奉陰違了?!未來的他乾什麼了?有本事你直接說出來啊!
胤禟覺得很委屈,他自認為不比十三差,待遇不如十三也就罷了,怎麼還被削籍了呢?!
越想胤禟越受不了,他朝著胤禛怒瞪而去。兩眼冒火的想要去找他理論,結果被在他身邊的胤禩拉住。
這讓胤禟的動作緩和下來,但是那股籠罩在心中的情緒無法平息。
他有點無法理解的看著身邊的人,怎麼也想不明白對方為什麼會如此平靜:“八哥,你就不生氣嗎?”
胤禩聞言,語氣平淡的問道:“生氣有什麼用?未來的事現在還未發生,即使去找四哥質問,你又能得到什麼?說不得最後還惹了汗阿瑪不痛快。”
何況,未知全貌,不予置評。現在衝動,若是接下來播放的內容呈現出沒有想到的情況,豈不是會讓局麵更混亂?
畢竟,誰也不能夠保證幾十年都不會發生改變。
就像四哥,不就變得如此奇怪?
*
康熙也是,雖然他希望兒子兄友弟恭,但有些事情還是得有明顯的界限存在。
比如,營私結黨。無論什麼身份,都不能忽視。
【怡親王本人對於營私結黨的事情相當避諱,然而雍正卻覺得他十三弟哪裡都好,對他百分之百的信任。
大家怎麼都不來找他十三弟?簡直沒有眼光。所以,為了讓眾人發現十三弟的好,雍正不僅親自下場幫助怡親王拉幫結派,建立勢力,還將自己管理的三旗交給對方。
這樣的行為,在瓦解年、隆集團時更甚,比如幫助其集團成員找新的後路,即怡親王。】
胤禟:???未免太區彆對待了!
都是兄弟,十三就行,他和八哥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