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有點想要上前去說什麼,然而身邊沒有空餘的位置讓他去行動。
這樣的情景無疑讓他更為生氣,也讓他更想要知道胤祥到底是什麼時候過去胤禛那邊的?又是怎麼過去的?
要不然為什麼會突然間就從一個方向轉移到另一個方向了呢?難道就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動作嗎?!
胤祉越想越覺得不太對勁,他開始打量四周,試圖從中找到痕跡。可看來看去,也沒有辦法在不驚擾大家的情況下到達胤禛的身邊。
在他不遠處的胤俄看到他的動作,撓了撓頭。似乎是想不明白他怎麼了,尤其是在跟著他的動作左顧右盼後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當胤禟側過頭看向他的時候,就見到他眼神迷茫的樣子,忍不住問道:“我說你不看水幕,在這動來動去做什麼?”
要不是感覺到周圍好像有什麼乾擾,他才不會放棄掉任何寶貴的時間。誰知道那會不會是接下來他能否進行操作水幕的機會。
胤俄聽見他的問題,看出他眉眼的煩躁,也就沒有將實際情況說出來:“沒什麼,就是想要知道這部分內容什麼時候結束?”
講著這話的時候,胤俄沒有覺得他是在騙胤禟,最多是沒有將全部的內容說出來而已。
畢竟,他也真的是想要知道眼前的一切什麼時候結束?如果這樣持續下去,豈不是要在這裡站很長時間?那跟罰站有什麼區彆呢?
想到那個可能性,胤俄就覺得有些煎熬。
沒察覺到他小心思的胤禟將視線落到還在播放著畫麵的水幕,很自然隨意的說道:“短時間裡應該不會結束吧。”
“啊?”雖然想到會是這個可能性,但真的聽到,胤俄還是會受不了。
語氣裡明顯的失望,胤禟再不注意,也能夠發覺。
胤俄似乎也知曉自己的反應有些過度,便打起精神來表示他沒關係。
但胤禟並不相信,隻是他也清楚就這樣直白的去問對方,胤俄也不會說,就佯裝無礙的相信了。
可實際上,胤禟在接下來觀看水幕的過程中,眼角還不自覺的觀察著胤俄的動作。
直到最後胤俄沒有表現出來什麼問題也就將注意力慢慢的轉移到了水幕。
*
此時水幕裡正進行著新的劇情,依然是有關於胤禛和胤祥的。
【沒過多久,雍正又下了一道令,“命怡親王為總理大臣,並加封為和碩怡親王。”
聽見這道命令,在場的朝臣都感到瞠目結舌。
彼此懷疑他們是不是聽錯了,要知道在昨日的時候,怡親王才被冊封為“鐵帽子王”,本就不合規矩。現在又這樣……
然而,雍正沒有管他們的想法,堅持下達旨意。不僅如此,還將對方的親王儀仗翻了一倍。】
麵對這樣的情況,在場的康熙、胤礽、胤禔、胤禩等皇子和朝臣們無語凝噎。
每當他們以為一件事情到達極限的時候,它總會出現告訴他們,其實還可以突破下限。
晉升胤祥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隻是基本操作。
在此前他們不就該習慣了嗎?為何還能夠如此驚訝呢?
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和碩怡親王?鐵帽子王?都不算什麼,或許還有什麼他們沒有觸發到的點。
可是隨著他們又從展現出來的劇情中看到胤祥成為議政大臣、總理戶部、會考府管錢糧。
其中,會考府是「雍正」下令設立的一個專門審計國家財政經費事項的機構,將此交由胤祥管理,相當於國家的財政掌握在對方的手中。
如若想要使用經費必然是要通過對方的審批,這種行為就真心覺得也沒有任何的問題嗎?
一些腦子裡很是覺得不可思議的朝臣不由得朝著胤禛的方向看去,卻見他的臉上沒有什麼波動,似乎真的不將此事放在心上。
這使得他們忍不住皺起眉頭,甚至假設起來如若這種機構設置在現在,絕對是不行啊!
但胤俄、胤裪等人卻是忍不住在心裡感歎:未來四哥當皇帝竟然這麼好啊!十三未免太讓人羨慕了。
雖然他們也清楚胤禛在未來成為皇帝的事情有些不對,可他們也清楚胤祥的狀況真的是讓人嫉妒啊!
晉升速度快的簡直是讓人不可置信,這是合理存在的嗎?
水幕中的他們,未來也能夠像對方那樣嗎?
內心裡飽含著一絲連自己都沒有注意的期盼,他們很想要快點看看自己的情況怎麼樣?
可惜的是,水幕裡對於胤祥的事情似乎還沒有播放結束,繼續向大家說明著「雍正」對他的信任。
【在命怡親王掌管戶部的三大庫:銀庫、緞匹庫和顏料庫後,雍正似乎覺得這還不夠他十三弟-怡親王的身份,於是又下令讓其掌管內務府。
除此以外,雍正又對怡親王委以其他重要職務:造辦處的負責人,負責皇宮的使用的物品,還有參與西北部的軍事運籌和辦理與外國傳教士有關的事物。
到達雍正二年,雍正又設立圓明園護軍。下令怡親王掌管八旗禁軍圓明園兼管漢軍侍衛,佐領旗兵。
由於雍正時常在圓明園工辦公,這支八旗禁軍相當於他的親衛隊,意味著他將自己的安全交托於對方。
雍正三年,年底,會考府解散,怡親王卸任了總理事務大臣的職務,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其他職務。
雍正不僅任命他為議政大臣,還讓他總理營田水利,負責雍親王府邸、陵寢事物,以及臨時交辦的審斷案件、代行祭祀等多方麵的差務。】
“這已經多少項目了?”胤俄忍不住張大了嘴?這真的是可以一個人負責的事情嗎?!
聽起來已經不是一件小事了,胤禛也忍不住皺起眉頭:“這麼多的事情交給十三弟,他的身體能夠受得住嗎?”
如果隻是一兩件事務也就罷了,但是從水幕中呈現的畫麵去看,這是連續幾件加在一起,甚至是十幾件。
完全可以看出來背後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難道當時我和老二他們都已經死了不成?”否則怎麼會全部由十三代勞?
胤禔開始懷疑先前提到的胤祥病重還跟他過度勞累有關。
再然後,他回想起來遊戲最開始出現的畫麵,「雍正十三年」,那豈不是說……
“老四跟十三最後都是累死的不成?!”胤禔很不想朝著這方麵去思考,可瞧著水幕上胤祥的職務,不能不去想。
固然胤祥的身份繁多負責的事情也多,他也確實很羨慕,可是胤禔覺得事情不能看得太過簡單。
胤礽也認為事情不能夠看得太過簡單,不過他也清楚如果未來的他沒有繼位,那麼就算他能夠做事,胤禛也不一定可以放心。
但是就算如此,也應該還有其他人吧?總不能是隻有胤祥一個人可以用吧?!
*
胤禩、胤禟等人也想到這點。甚至,除卻這點以外,他們想得還更多。
比如,十三負責那麼多的事情,十四作為同母弟弟,總不能什麼職務都沒有吧?
想到這裡,他們緊盯著水幕,希望能夠快點展現。
誰知,水幕仿若沒有感受到他們的想法,還在介紹著胤祥的事情。
【因為怡親王的辦事能力出眾,雍正便委托他來管理教育其他皇子,充當他們的老師。
在接到這樣的任務後,怡親王沒有拒絕。實在是以他四哥的態度,也是沒有辦法拒絕的事情。
於是,就按照情況,怡親王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幾位皇子上課。
……
雍正七年,雍正又授權怡親王處理三品武官以下的任職。】
等等!這個是不是太過了?選取武官不是兵部的權力嗎?就這麼交給「怡親王」,未來的十三阿哥真的沒有問題嗎?
在場的大臣發現,每當他們以為自己的接受程度夠高的時候,四貝勒總能在他們的接受範圍內突破下限。
要知道那可是選取官員啊!即使是三品官吏以下,那也是選官啊!
更不用說前麵什麼內務府、禁軍、管理教育皇子……這真的是把皇位分一半給十三阿哥了。
真的怪不得被稱為常務副皇帝!
果然是他們的見識太少了,竟然不知道皇家居然存在這樣真摯的兄弟感情。
不是太子與其他皇子,而是四貝勒跟十三阿哥之間!
不行,實在是受不了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些受不了。
其中,朝臣們看著還沒有結束的畫麵,心裡麵忍不住咯噔:它應該沒有了吧?!
他們覺得這已經夠了。
足夠他們了解未來的四貝勒跟未來的十三阿哥是怎麼樣深厚的感情。
接下來應該可以變成其他阿哥的事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