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1 / 1)

天予朕妻 雲東曼 3455 字 11個月前

忙時日子總過得飛快,事情一件接一件的。

近來瑜家捅了媒婆窩了,瑜生考上秀才案首後,本來無人問津被村裡村外嫌棄的瑜三郎,瑜生的跛腳三哥突然有人說媒了。

前頭來了倆媒人,一個說隔壁村的,另一個說本村的,趙氏自然高興,但她私底下一打聽,才知道介紹的姑娘都不如何,各有各的毛病。

隔壁村那位姑娘老大不小了,年紀二十有一還沒嫁出去,雖說她家三兒年紀也有二十幾,比人家還大幾歲,年紀是相配的,但那姑娘之所以許不出去是因為人家心氣高,心裡有個當官太太的美夢。

她有個長姐因容貌生得不錯,許給縣太爺家的庶子當妾,她見過聽過長姐說當官人家裡如何如何,往來見識何等富貴,自己也生了盼望,又不願意如姐姐一樣給人當妾,就想找個日後能高中當官的書生嫁了。

隻是這姑娘一容貌沒有長姐貌美,二也無背景才華,萬般不突出又挑剔,於是就這樣拖到二十一,人家原本是看上的瑜生,聽說他是文曲星下凡讀書的好苗子,又是三中案首,縣太爺都屢誇不止,說隻要好好考下去,以後高中的概率比其他人大多了。

後來一打聽,知道瑜生已經有了個少時就一塊長大還住家裡的小青梅未婚妻,家裡人就勸她退而求其次,嫁給瑜生的三哥,日後若是瑜生高中當官,不也是一樣雞犬升天,榮華富貴?說出去那也是家中當官的。

這姑娘可能意識到自己年紀不小不能再拖了,看來看去,瑜生高中的希望最大,嫁他三哥就三哥吧,反正都是親兄弟。

趙氏不知道上哪兒打聽的這種內幕消息,說出來把一家人雷得不輕,今穠也沒想這裡還有自己的事兒。

她覺得人天生是一種想往高處走的生物,有這種想法無可厚非,誰不想嫁得好點,投個好胎,一輩子榮華富貴?她不覺得這姑娘追求這種是錯的,但原先想許的人因有未婚妻不能說媒了,就想許給人家的兄弟,這未免太微妙了些。

趙氏怒笑不得,“這家人咋想的?”

她是最疼小兒子沒錯,但三郎也是她掉下來的一塊肉,尤其他當年受傷生病,因家中無銀錢醫治才落了跛症,她總覺得對不住三郎,又怎麼可能讓三郎許這樣的貨色?

三郎看似安安靜靜,什麼話也不說,可她知道,他因自己跛腳,自尊心比誰都高。

撿看上兄弟沒成的姑娘成親,這話傳出去,以後三郎都不要做人了。

於是這個姑娘,她想也不想回絕了,還把媒婆罵了一頓,都顧不上臉了。

第二個姑娘,本身沒啥大毛病,就是有一屋子的極品家人,各個好吃懶做,全是自私自利的吸血鬼,光靠那姑娘一人忙裡忙外養著,才十六七歲的姑娘熬成了又黑又黃的模樣,讓人看了就覺得心疼。

但是心疼沒法當飯吃,成親是兩家人的事,不是光一人兩人就行。這兩門親,三郎自然更傾向於後者這個姑娘,他覺得人隻要勤快心好不嫌棄他就行,家人是家人,又不是人姑娘。

但趙氏考慮得多,她覺得將來四兒沒準是能考上的,是能當官的料子,萬一要是成了呢?有這麼一窩子親家,打腳後跟想,都知道往後一堆的麻煩事。

三郎又不是娶不到媳婦了,非人不可了,不能冒這種可以預見的風險隨便結親,她也是個聰明的,四兒考上秀才,他三哥就有人說媒了,再往後明年他要是考上舉人了,說不定他三哥能說上更好的姑娘,這麼多年都等了,不急一年半載,再往後看看。

趙氏就這麼拍板決定下來,誰知道沒多久又有媒婆上門。

這回說的不是瑜三郎,是給瑜生說親的。

縣城裡有個本地富商,姻親關係強大,縣令夫人是他家的姑奶,還跟蔡家也有姻親關係,好像蔡家哪個姑娘嫁給他家嫡子,來來去去姻親一大堆,雖是商戶,人脈卻很廣闊。

人家指名道姓要讓瑜生做他們家的金龜婿,說他們夫人唯一嫡出的姑娘剛及笄,出身樣貌配瑜生綽綽有餘,且承諾要資助瑜生科考,替他包辦所有所需銀兩、筆墨紙硯書籍都是上等,還會幫忙尋找有名望的老師指導,提供一切幫助。

說白了,是看上瑜生的潛力,想趁機投個半開的玉石,倒像是商戶做派。

媒婆上門的時候,今穠是在家的,她在院裡和兩個小丫頭給菜澆水,屋裡說的話,開頭幾句她聽見了,逐漸就停了下來。

四五歲的小丫頭還不太懂,蹲在一旁手指玩著水,八歲的二寶已經很懂了,聽了會兒,自己跑到門口站著偷聽,聽完了回來告訴今穠:“奶沒說話,都是那個媒婆一直在講,什麼城裡大小姐什麼家裡銀錢糧食多得堆放不下……四叔叔不會喜歡這樣人的,四叔叔隻喜歡穠穠哦。”

今穠搖頭淺笑,“年紀小小,操心不小,大人的事,小孩不懂。”

二寶現在在今穠麵前總是膽子很大,哼了聲,“誰說不懂,小嬸嬸已經許給四叔叔很多年了,要不是四叔要科考,你們早該成親了,村裡如你們這個年紀的哥哥姐姐都已經成親生娃了。”

今穠淺歎了口氣。

她不擔心生哥如何,隻是不想擾了家中安寧。

那日從府城回來,她聽說生哥考中院試案首的消息傳回來後,家中也是熱鬨過一陣子的,認識的不認識的親戚都來送禮串門,連一些富商都隨禮慶賀。

趙氏是心動,但沒敢瞎收禮,怕壞了四兒名聲,還為自己的堅定和遠見好生炫耀了一番。

當時今穠就已經有了預感,隻是一個秀才案首就鬨成這樣,往後隨著生哥越走越高,自然也會有人把目光放在他身上,而婚姻則是最好的綁定關係的一種方式。

隻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她深知自己隻是一個來曆不明的女子,沒有記憶沒有身家背景,空有婚約在身,旁人不放在眼裡是正常的。

話本裡多少書生高中後就拋妻棄子另娶千金的?何況現實。

瑜生若解了婚約,另娶他人,隻是名聲稍微有點瑕疵,到底不妨礙什麼……

兩三盞茶後,媒婆離開了瑜家。

今穠沒進屋,就隻聽見了開頭,不知道後麵趙氏如何回應的,趙氏也沒說,她自己不好詢問。

因為這事兒,今穠心裡難得低落下來,她知道生哥不是那種人,她與生哥之間的感情默契從來堅定不移,不是世俗可以打破的。

隻是難免心情受到影響,哪怕收到了府城那邊來的信,一連數天也不想回。

小花貓與雞腿就這樣深藏在了床頭的小篾箱裡,沒有得到主人的回應。

天子等書呆子把信件寄出去後,滿心的期待,有時上朝聽大臣說話時都會走神,想起那封信,穠穠會回什麼?

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姑娘?

她會不會在信中提起那根多餘的雞腿,然後和書呆子一核對,發現了異常?

天子滿心的期待,一直等啊等,書呆子那匣子書信都被他翻包漿了,心底裡一個叫穠穠的姑娘空有輪廓,不見實影。

天子難得有這樣,像毛頭小子一樣,抓耳撓腮,急著等人回信的感覺。

他覺得這樣不正常,就按住自己亂飛的心思,把注意力集中在朝政上,一時處理了不少貪官汙吏,朝政效率也飛快提高,朝野之間苦不堪言,都說皇帝又怎麼了!

早先不時不高興一陣子,現在改了,改成精力旺盛,天天盯著文武百官乾活兒?您老人家歇歇吧,您不累?

隻是注意力再掐也有時限的,天子自己算了算,書呆子一連一月半都不曾收到回信,書呆子急壞了,他也急壞了。

往常半月就能收到一封,最遲不過一月,是不是家裡出什麼事了?還是她出什麼事了?

天子思來想去,也找不到辦法,他總不能派人去那邊查發生什麼事?他知自己身為皇帝,一舉一動皆惹人眼,若這樣做了,到時引來麻煩無數。

最後隻得在雲州府知府的請安折子裡,批了這麼一條:“朕聞,雲州府金誠縣有一三元秀才,其家境貧困,人才難得,官府應關懷之。”

天子不知道那知府能不能意會他的意思,派人去書呆子家中調查一番,看他家裡是個什麼情況,假若出事了,知府既知他提起,應當不敢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