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秦女帝(一百零九)(1 / 1)

“駕…………。”

一道靚麗的紅色身影騎馬駛入百家學宮,學宮門口的守衛見此連忙把門打開以便馬兒進入學宮。

之玉縱馬一路直接到百家學宮中墨家所在山院。

“下官見過太女。”

“學生見過太女。”

一身紅衣張揚似火的之玉下了馬後直奔目的地,此時已有不少墨家農家之人聚集在此,見之玉前來,眾人連忙對之玉行禮。

之玉擺了擺手,“諸位免禮,本宮聽聞諸位製出了可引水灌溉農田的東西,不知在何處?”

聞言墨家學院的院長王明連忙站出來引之玉去後山。“太女,此物如今還在後山試用,請太女隨下臣來。”

聞言之玉微微頷首,笑道:“那便勞煩王院長帶路了。”

王明淡淡一笑,帶著之玉便往後山而去,想不到太女對農桑一事竟如此上心,他前腳剛把消息傳出去,後腳太女便來學宮了。

百家學宮是李斯耗費了大量心血建成的,考慮到不少學派需要用到寬廣的場地,他修建時特意為各家都留了不少場地。

兵家的練武場,農家的農田,醫家的藥田,這些在修建學宮時李斯都有考慮到,學宮裡麵所有東西一應俱全,各學派對於百家學宮自是滿意非常。

王明引著之玉去了農家所在的一段河流邊,指著正在運行的機器對之玉道:“太女請看,這就是能引水灌溉農田的工具。”

“當日聽太女描述後我們眾人研究了幾個月,總算是把這能自動引水入農田的工具做出來了。”

之玉上前仔細觀察了一番,見這工具的性能如她前幾世所見到的差不多,不由得高興的道:

“是此物沒錯,賞,參與研發此物的所有人都賞,主要研發之人升官兩級,其餘人升一級。”

聞言眾人眼前一亮,連忙對著之玉跪下齊聲道:“謝太女。”

之玉擺了擺手,對王明吩咐道:“此物利國利民,若是我大秦各地都有此物,來年我大秦會豐收。”

“王院長,你把此物的製作圖紙交給製作部,本宮要來年開春我大秦遍地是此物。”

大秦製作部是之玉專門開設的一個部門,裡麵人數眾多,大多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專門用來製作大秦有大量需求的東西。

聞言王明哪有不從,連忙恭敬的拱手道:“是,太女。”

“太女 ,此物如今尚未有名,不若太女給它賜個名,如此也好分辨此物。”

“哦?你們要為何物賜名。”

王明的話音剛落,便聽道氣勢磅礴的聲音響起。

眾人聞聲看去,便見一身黑色華袍的嬴政正大步而來。

“臣參見陛下。”

“兒臣拜見父皇。”

見嬴政前來,眾人連忙跪做一團,對嬴政恭敬的行禮道。

嬴政心情頗好的看了眾人一眼,最後視線落到了正在自動引水的工具上,“都起來吧。”

“太女怎會在此?”

嬴政把視線移到一身紅衣的之玉身上,挑眉問道。

之玉聞言恭敬的拱手會回道:“回父皇,孩兒聽聞墨家之人製作出了能自動引水灌溉農田的工具,便前來考察一番。”

聞言嬴政點了點頭,“朕也是聽聞了此事才前來此處的。”

說罷嬴政點了點頭點評道:“此物實在不錯,該量產。”

“若是我大秦各地都能用上此物,我大秦的黔首定然不會出現餓死街頭的情況。”

之玉點頭,“父皇,孩兒已讓王院長把製作圖紙交給製作部,想來明年開春之前我大秦各地定能用上此物。”

聞言嬴政欣慰的點了點頭,“如此便好。”

之玉指著工具笑道:“父皇,此物如今還沒名字呢 ,父皇可要為其賜名。”

聞言嬴政倒也沒拒絕,看著正在不斷翻動的工具思考了片刻後道:“此物既能灌溉農田,便叫灌溉車吧。”

“謝陛下賜名。”

聽到嬴政親自給此物賜名,墨家和農家之人連忙恭敬的高呼道。

嬴政揮了揮手,“諸位愛卿辛苦了,如此利國利民之物,於我大秦來說乃是良器,諸位實在該賞才是。”

“所有參與研發此物之人,全部賜黃金十兩。”

聞言墨眾人連忙跪下來謝恩,之玉則在一旁肉痛,黃金十兩啊,這麼多人,大秦國庫得損失多少錢……………

老祖宗還真是不當家不知知柴米油鹽貴,他不問政務,不知道大秦窮,現在的大秦已經快窮得揭不開鍋了好嗎?

在墨家學院待了沒多久,觀察了一會灌溉車後,嬴政便讓之玉陪他去逛百家學宮。

這是嬴政第一次來百家學宮,看著各家學派相對獨立又有聯係的布局,嬴政不由笑道:“李斯修的這學宮倒是不錯。”

之玉聞言心中微歎,能不好嗎?修這學宮可花了不少錢…………

“父皇說得是,把學宮修成這樣,李大人也算是用心了。 ”

嬴政淡淡一笑:“如今學宮已修成,不知我兒對學宮的定義是什麼?”

之玉眨了眨眼,“當然是為我大秦培養人才了。”

嬴政淡淡的看了之玉一眼,“怎麼?我兒對朕說話也有所保留?”

之玉聞言擺了擺手,“父王說的哪裡話,孩兒對父皇怎會有保留。”

“孩兒隻是怕父皇知道孩兒的想法後會罵孩兒而已。”

聞言嬴政倒是起了幾分興趣,“哦?我兒竟怕朕罵你?看來你的想法定然驚世駭俗。”

聞言之玉淡淡一笑沒有否認,“父皇,孩兒想在我大秦各地建學堂,為我大秦子民啟蒙。”

聞言嬴政微微皺眉,“如此怕是不現實。”

“而且……,人知道的多了,想法便也多了,若是讓我大秦子民都啟蒙,他們怕是不好管理。”

之玉搖了搖頭,“父親,孩兒覺得,愚民固然好,但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

“如今天下一統,我大秦無需愚民,而是要聚集大多數人的智慧發展我大秦。”

“孩兒想在各地辦學堂,專召七歲以上的孩童讀書啟蒙。”

“若這些孩童有讀書的天分,經曆重重考試他們便可入我大秦的百家學宮。”

“入學宮的學生,可成為我大秦朝堂官員的後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