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六年的時間(求打賞月票!)(1 / 1)

“我就去看一眼,就一眼。”

扶蘇已經長得和嬴政一樣高了,隻是不同於嬴政近年來越發臃腫的體態,扶蘇就顯得非常強健,身材頎長。

扶蘇一直跟在嬴政左右,嬴政心中莫名反感。

嬴政知道扶蘇的心思,他學了點兵法,想要出去帶兵打仗。說什麼就去看一眼,彆以為自己不知道他的心思。

夜色昏昏沉沉,鹹陽宮的深夜一向寂靜的可怕。

嬴政領著兩隊宮女、宦侍、郎衛一路上提著燈盞在廊道裡徐徐前進,在濃重的夜色下,這支隊伍顯得十分威武。

但是扶蘇一路跟著,處理了一天政務的嬴政忙完了還見到扶蘇這樣窮追不舍,那是要多心煩有多心煩。

嬴政停下來了,他望著扶蘇,恨鐵不成鋼道,“休想。退下。”

“君父,那就換我去押運前往燕國的糧草吧。這個我可以做到。”

扶蘇還是追著,他並沒有因為嬴政對他的不滿而心生失落,還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嬴政忍不住道,“你是寡人諸子之中,顏最厚的一個。”

扶蘇隻是訕笑,眼底始終掬著清亮,像是今晚的半弦月亮。

“君父,您都這麼說我了,總得給我個機會。”

暗夜裡,燈盞前,扶蘇的聲音微微低啞。

嬴政終於還是無奈的歎了口氣。

“先從巴蜀之地征收糧草,做好了寡人屆時再安排你去。”

“謝君父。”

“回去吧,這些天都不要來找寡人。”

“唯。”

扶蘇做個揖。

嬴政還是仗著他的長劍,晃著微微發胖的虎軀,微微搖擺著向前。

扶蘇一個人候在原地目送疲憊的嬴政在夜色下離開,他的侍官都在章台殿下台階處候著。

“恭喜太子,賀喜太子。”

扶蘇的郎衛官灌夫大跨步上前。

信也蓄起了髯,炯炯有神的雙目在夜色與火炬的照耀下十分明亮。

“信恭喜太子終於得償所願。”

扶蘇抬頭,望著漫天的繁星,在周圍郎衛的注視下跨步離開。

而另一麵,嬴政走回了他的寢宮,祈年宮。

從扶蘇動筆寫《金剛經》卷篇目開始,他就預料到未來可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可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嬴政自製力真的是遠超常人。

他竟然在自己十年如一日般研讀《金剛經》時,非但沒有沉溺於玄學,還始終保持謹慎冷靜。

這就是扶蘇最佩服嬴政的地方。

“太子,您在想什麼?”

說話的人,正是灌夫。

他是個十足的武夫,不識字,勝在一身武力,比扶蘇大個五歲,二十三歲。

如果非要說他還有什麼彆的優點,那就隻有他是自己親手從秦國新一批的郎衛之中挑選出來的。

他晃動著兩扇大膀子,走起來威武不凡。

“怎麼看您一臉竊喜的樣子,您終於能夠出宮了,這時候不應該仰天放聲大笑嗎?”

信抬眼望天,灌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從來不過腦子。

就是扶蘇聞言,他也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兩眼瞪天,“灌夫,你趕緊去讀書。我不在鹹陽的時候,你就去找淳於仆射好好請教。”

“太子,我在台階下守了您一天,滴水未進啊。我又犯了什麼錯,您居然要用這麼殘忍的方式懲罰我。”

“你沒錯,我有錯。我最大的錯誤就是挑選你做我的貼身郎衛。”

灌夫摸著後腦勺,“太子,您挑選我做郎衛,那是您慧眼如炬啊。這怎麼能是錯呢。”

郎衛們高高擒著火炬,護送扶蘇回到羽陽宮裡,殿內已經提前準備好膳食。

扶蘇的自然是比較精致,灌夫的則是一個烹飪好的豬腿。

信在一旁,慢慢地食用,他的年紀本來就和嬴政相仿,如今氣質越發沉穩,隻是在扶蘇身邊跟的久了,他卻顯得比嬴政還要年輕許多。

灌夫餓了一天,一邊吃著肉,一邊喝著渾酒,臉上冒著熱汗。

扶蘇則被宦侍盯著,無論是飲茶、喝酒、用箸,每一個步驟都要符合禮節規範。

否則這看著扶蘇的人,將要給扶蘇一戒尺。

他們會真的打。

扶蘇慢慢地吃著,信幾次想和扶蘇單獨說話。

粱則在一旁提醒扶蘇,明天該做什麼。

“太子,您該去看看王後了。您已經一個月沒有去拜見王後了,前天我遇到王後宮中的人,她們都說王後很想您。”

扶蘇答應了,“我明天就過去拜見。”

粱便趁機打開手書,在上麵記錄了一些字。

手書,是紙張所製。

以秦國的工匠質量和流水線生產規模,集思廣益鑽研造紙術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六年時間,造紙術已經漸成規模。

粱又問,“太子,仆射說他已經一個月沒有見過您了,說希望太子能夠按時提交功課。”

扶蘇對此沒有回話。

粱習慣性地劃掉此事。

“明日有騎射的課程,不知太子打算安排在什麼時候。”

“自然是先去打獵,抓回來幾隻野雞給母君煲湯。”

“唯。”

粱複低身,“太子,禦史蒼說他解出了您的題目,但是今天沒有見到您,說是改日再來拜見。”

“嗯,我知道了。有時間,我去找他。”

“唯。”

粱在問扶蘇好安排明天的行程時,灌夫卻在一旁大吃大喝,十分不雅觀。

但是沒有辦法,太子喜歡灌夫這樣的個性,想做什麼做什麼,不受禮法約束。

等到粱走了,灌夫摸著自己的大肚皮,他辭彆了太子,就去外麵值崗。

內殿,扶蘇的床榻帳前帷幕邊上,信坐在下座,是最後一個侍奉他的人。

“我看你席間有話想說很久了,直說吧。”

信邁步上前,“昌平君今日被罷相了。”

誰都知道,太子扶蘇背後是楚國。

因為他的太子之位是楚國貴族的秦國高官提議立下的,就算他現在沒有和楚國貴族保持密切的來往,可是在所有人眼中,扶蘇的背後就是楚國貴族。

昌平君被罷相這種消息,顯然對扶蘇非常不利。

扶蘇聽到了,隻是很平靜的說,“我知道了。還有彆的事情嗎?”

“這個時候去蜀郡,對您來說也許是好事。”

“你為什麼要對我說這個呢?”

信沒有回答。

扶蘇知道,這是信主動告訴自己的,和嬴政、趙高沒有關係。

“退下休息吧。”

“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提前殺了燕丹的緣故,很多事都變得不一樣了。

荊軻沒有刺殺秦王。

樊於期確實是逃跑了去往燕國。他在帶兵打仗的過程中犯下了錯誤,按照秦律,這是要被處死的,所以他畏罪潛逃了。

嬴政連坐了他的家人。

隻是在攻打燕國的戰事嬴政顯得沒有那麼急切,隻是單純地想把燕國的有生力量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