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1 / 1)

一枝春 橙與白 10090 字 11個月前

第二日一早醒來,喬棣棠推開窗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

外麵陰沉沉的,依舊下著小雨。

灰色的青石板漸漸變成了深灰色,如絲的細雨落入湖中,蕩起層層波瀾。

江南總是這樣,一到春日,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喬棣棠很喜歡這樣的雨,往年這時她都會和蘇羅幕找一處僻靜的山林彆苑,坐在窗邊看窗外的雨。山中空氣清新,環境幽靜,他們一住就是數月。

可如今,江南的雨依舊,身邊卻沒了陪她一同賞雨之人。

也不知羅幕如今究竟身處何處,是生還是……

喬棣棠眼眶微熱,喉嚨有些緊像是被堵住了一樣,她的目光不自覺地落向了京城的方向,眼底有化不開的悲傷。

“姑娘,咱們今日還出門嗎?”青兒出聲打斷了喬棣棠的思緒。

喬棣棠斂去眼中的悲傷,道:“去。”

她不能哭,也不能悲傷。事情尚未調查清楚,說不定羅幕正好端端在京城。

青兒低聲道:“奴婢昨日聽說京城來了一位欽差來查去年雲城災民暴動一事,幾位大人府中人心惶惶,怕是路上會不太平。要不咱們晚幾日等天色好了再回京?”

齊家是做布匹生意的,生意做得極大,在整個江南都是數一數二的,他們平日裡沒少與各位官員打交道,朝廷若有什麼動向,他們多少能聽到一些風聲。

喬棣棠垂眸思索片刻,道:“此事一則可能牽扯到帶頭鬨事之人,二則是賑災銀子的去向,這些事和咱們沒什麼牽扯。還是按照原定計劃照常回京,你去讓車夫準備車吧。”

這位欽差不知會在雲城待多久,這雨說不定要下上半個月,她等不及了。

見自家姑娘主意已定,青兒沒再多言:“是。”

喬棣棠:“對了,阿贇呢?”

阿贇,喬棣棠同母異父的弟弟,今年十一歲,如今在學堂讀書。

青兒:“少爺天不亮就去了夫子那裡。”

喬棣棠:“嗯,讓人提醒他多休息,彆太累了。”

阿贇酷愛讀書,一看書就入迷,時常忘記休息、忘記吃飯。

青兒:“是,姑娘。”

吃過早飯,喬棣棠坐上馬車去了城外。

父親去世後,母親生了一場重病,險些沒熬過那年的冬天。自那以後,母親身體大不如以前,人也憔悴了許多,一年中有大半時間都在城外的道觀中修行。她曾勸過多次,母親卻依舊如此。如今她馬上要去京城了,府中不能沒有主子,她得將母親迎回來。

上了馬車後,喬棣棠靠在車上休息。

她閉上眼,思緒紛雜,腦海中全都是關於蘇羅幕的事情。有從前的事情,也有近幾個月的事情。因為擔心好友,她反反複複看過蘇羅幕給她寫的信,那些信她幾乎可以倒背如流了。

信中幾乎都是日常瑣事,沒有提過旁的事情,無論她思考多少遍都無法從中看出來任何端倪。唯一能看出來的是羅幕的心情似乎越發不佳,字裡行間隱隱流露出來壓抑,尤其是初到京城那幾個月,年前那幾個月似乎又好了。

隻是那時齊家隔房堂叔爭奪父親留下的家產,她忙於應對家中的生意,並未察覺到這一點。

想到這裡,喬棣棠垂在身側的手緊了緊。

馬車出了城之後就朝著南邊的官道行駛,走了約摸兩刻鐘左右,在一個十字路口朝著東邊的路駛去。過了這一段路,再往南邊的樹林行去。穿過這一片樹林,再往前走一刻鐘左右就能看到道觀了。

就在即將駛出樹林之際,馬兒突然不安起來,發出來一聲嘶鳴,馬車也隨即停了下來。

喬棣棠蹙眉,雙眸緩緩睜開。

青兒掀開簾子,問車夫:“發生了何事?”

車夫聲音裡有幾分顫抖:“前……前麵躺著一個渾身是血的男子,不知是生是死。”

聞言,喬棣棠掀開了馬車一側的車簾,朝著外麵看去。雨依舊下著,城外的雨似乎比城內更急了些,打在樹葉上發出來啪嗒啪嗒的響聲。透過雨簾,一個身著月白色衣袍的男子正坐在地上,身子斜靠著身後的樹。

男子渾身上下都是血漬,經過雨水衝刷,暈染了整件衣袍。他的手中亦握一把帶血的長劍,看起來十分鋒利。男子衣衫微微敞開,露出來大片肌膚。雙目緊閉,濃眉緊緊皺著。他的臉上滿是血漬,看不出來本來的麵貌。

不過,從隱約的臉部輪廓來看,當是極佳的樣貌。

此刻男子臉色慘白,的確看不出來是死是活。

喬棣棠目光落在男子的衣衫上,道:“下去看看。”

護衛拿了一把褐色的油紙傘,朝著男子走去,還未近身,就見男子手中的劍突然動了一下。護衛連忙停下了腳步,看向喬棣棠。

這男子渾身浴血,想必和人有了衝突,手上不知是否沾了人命。

喬棣棠本不想惹麻煩,隻是礙於男子身上那熟悉的衣裳,道:“將他送去城中的醫館吧,再去通知一下宋夫人。”

這男子穿的衣裳是玉軒的,玉軒的主人是宋夫人。玉軒是一間雅室,富貴人家很喜歡去那裡聽聽小曲,看看舞。唱曲和跳舞的既有女子,也有男子。

喬棣棠這些年一直生活在江南,對雲城甚是熟悉。昔日她常與蘇羅幕一同去玉軒。因齊家和蘇家都是生意人,故而和宋夫人有些來往,彼此也算有些交情。比如男子身上穿的這一身衣裳就是出自他們齊家。

幸而今日她為了將母親的東西帶回府中安排了兩輛馬車,不然也不好安排這男子。

說罷,喬棣棠又補了一句:“悄悄送過去,莫要暴露了身份。”

她倒也不是怕了這件事,隻是她馬上就要離開雲城去京城,萬一惹上麻煩就得多停留兩日。

護衛跟在喬棣棠身邊多年,隱藏身份的事情沒少做,聽到自家姑娘的吩咐,立即應道:“是,姑娘。”

吩咐完,喬棣棠合上了車簾。

她沒注意的是,滿是血漬的男子突然微微睜開了一絲眼皮朝著她這邊看了一眼。但很快,因為體力不支暈倒在了地上。

馬車繼續朝著道觀駛去。

到了道觀,喬棣棠先去前殿拜了拜,這才去後殿尋母親。

喬棣棠過去時尉遲蘊正在做晨課,她等在了外麵。等了約摸兩刻鐘左右,晨課結束,尉遲蘊在林嬤嬤的陪同下從殿中出來了。

看到喬棣棠,林嬤嬤眼前一亮,提醒自家夫人:“夫人,大姑娘來了。”

尉遲蘊順著林嬤嬤的目光看了過去,看到了數日未見的女兒。

喬棣棠上前幾步,朝著尉遲蘊行禮:“女兒見過母親。”

尉遲蘊朝著女兒點了點頭:“嗯。”

母女二人在外麵並未多言什麼,喬棣棠代替了林嬤嬤的位置,扶著尉遲蘊朝著一旁日常休憩的小院走去。等到了屋裡,尉遲蘊坐下,這才開口詢問女兒:“今日下著雨,你怎麼突然過來了?”

她不喜旁人打擾,故而和女兒約定十日一見,此刻距離上次見麵不過五日。

喬棣棠看向母親,道:“母親,我想去趟京城。”

聞言,尉遲蘊端茶的手微微一頓,眼底流露出來一絲複雜的情緒。

“你之前不是說不想回去嗎,怎麼突然又要回去了?”

正月裡尉遲蘊在府中,那時伯府陸陸續續來了幾封信催女兒回京。

見母親誤會了,喬棣棠忙解釋道:“女兒去京城不是想回伯府,我想去見羅幕。”

尉遲蘊詫異:“見蘇家那個小姑娘?”

喬棣棠:“對。年後女兒給她寫了幾封信都不曾收到回信。羅幕說過年忙,正月裡不得空回信,二月裡就得空了,可如今已經三月了,女兒不僅沒收到回信,還有一封信被人退了回來。”

尉遲蘊突然明白了為何最近見女兒時總覺得她神色不對,她原以為是家中生意出了問題,讓身邊人去尋鋪子裡的掌櫃的問了問,得知生意沒問題才放心了,沒想到竟然是因為蘇家的丫頭。

她琢磨了一下,問:“你可有問過蘇老爺?”

喬棣棠:“問過了,蘇家伯父說羅幕一切安好,並未與我多說什麼。”

尉遲蘊:“或許她還在忙不得空給你回信?”

喬棣棠:“女兒讓阿福去了一趟京城,結果羅幕給的住處早已人去樓空。”

尉遲蘊微訝:“人去樓空?我記得蘇老爺說她嫁的人是王侯之家,怎會如此?”

喬棣棠:“羅幕說府中信件查的嚴,不喜她和商戶來往,她怕信件被扣留,就讓我寄到了彆苑。”

尉遲蘊:“阿福可有去府中查探?”

喬棣棠搖了搖頭。

尉遲蘊:“為何不去府中問問?”

喬棣棠:“女兒從前問過羅幕她所嫁之人是什麼身份,她說的語焉不詳的,我怕她覺得做人側室難以啟齒,就沒好意思再仔細問問……都怪我,要是我當時多問幾句或許就知道了。”

見女兒臉上流露出來愧疚的神色,尉遲蘊拍了拍她的手,安撫道:“這也不能怪你。不過,蘇老爺應該知道女兒嫁去了哪個府中。”

喬棣棠:“女兒去問過了,一開始蘇老爺拿話搪塞我,話裡話外怕我去占羅幕的便宜,後來以生意繁忙為由,不肯再見我。”

聞言,尉遲蘊眼底流露出來幾分擔憂之色。蘇老爺應是知曉內情的,他這樣的態度很明顯這裡麵有問題。她畢竟在京城生活多年,對王侯之家的處事作風有些了解。蘇家丫頭怕是遇上麻煩了。

“蘇夫人呢?”

喬棣棠:“蘇夫人回嶺南娘家了。”

尉遲蘊喃喃道:“竟這麼巧……”

喬棣棠:“女兒也覺得太巧了。自打過了年,蘇家的生意就越發好了,單是正月裡出的貨就快抵得上去年半年的量了,聽說蘇老爺在京城又開了一間鋪子。蘇家生意好,家中想必十分繁忙,蘇夫人卻在此時回娘家了。女兒給她寫了一封信,尚未收到回信。”

尉遲蘊越發覺得此事透露著怪異,想到女兒和蘇姑娘關係極好,她道:“棣棠,此事怕是不簡單。”

喬棣棠:“女兒知道,正因為如此女兒才決定去京城尋她。”

尉遲蘊想要勸女兒不要親自去,但見女兒眼底的堅定,又放棄了。人生短短數十年,彈指一揮間,總要有些在意的事情,在意的人。有些事情若是不去做的話可能會抱憾終身。

“好,多派些護衛跟著。”

喬棣棠:“多謝母親。”

尉遲蘊頓了頓,又道:“若你……若你想回伯府,也不必顧及我,去便是,那畢竟是你的家。”

喬棣棠看著母親的眼睛,認真說道:“女兒隻有一個家,這個家在雲城。待尋到羅幕,確認她平安,女兒便會回來。”

女兒還是太天真了,又或許不願承認那樣的結果。

尉遲蘊:“兵部尚書龔嗣年曾是你外祖父的副將,你若遇到了麻煩可以去尋他的幫助。他為人正直,關鍵時刻定會幫你。”

喬棣棠:“女兒記住了。”

當日下午,喬棣棠和母親一道回了城中。

第二日一早,天色雖然依舊陰沉,卻沒再下雨,算得上近幾日難得的一個好天氣。

尉遲蘊看著天色,道:“今日難得沒有下雨,路上定要注意些,不要為了趕路走小道,一定要走官道。”

喬棣棠:“女兒記住了。”

尉遲蘊又交代了女兒幾句,見東西已經搬上馬車,道:“雲城的天說不準的,快些上路吧,免得路上又要下雨。”

喬棣棠:“好。”

喬棣棠踩上馬車前的矮凳,扶著青兒的手踏上馬車。就在這時,院子裡傳出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阿姐!”

喬棣棠停下動作,轉身看向了來人。

少年約摸十一二歲的模樣,麵容清秀。身著寶藍色長衫,黑色皂靴,身形消瘦。不多時,他來到了門口。因為跑得比較急,白皙的臉上微微泛著紅暈。

瞧著熟悉的人,喬棣棠原本布滿愁緒的臉上流露出來一絲笑意。她鬆開青兒的手,轉身朝著少年走去。

“長卿,你不是去夫子那裡讀書了嗎,怎麼跑過來了?”

喬棣棠的語氣裡滿是溫柔。

弟弟年幼,又整日沉浸在讀書中。她並未告知他今日她要出遠門,怕他會多想。

齊長卿瞥了一眼門口的馬車,眉頭皺了起來:“阿姐這是要出遠門嗎?”

為何家裡人都不告訴他,要不是他剛剛想去長姐那裡借一本書看,他都不知道長姐要離開了。

喬棣棠:“嗯,北邊有些生意出了問題,我去看看。”

齊長卿眸光瞬間黯淡下去,他看著麵前的長姐,道:“阿姐可不可以不要去?”

他的語氣裡帶了幾分祈求。

當年父親就是出門去做生意了,一去不歸。

他怕自己會失去長姐……

瞧著弟弟對自己的依戀,喬棣棠心裡亦有幾分不舍,她忍住心中的酸澀,道:“你不用擔心,阿姐很快就會回來的。”

齊長卿袖中的拳緊緊握了起來,垂著頭羞愧地說道:“都怪我沒用,不通商賈之道,不能為阿姐分憂。”

身為家中唯一的男丁,外出做生意的事情本應該由他來做。

喬棣棠見不得自家弟弟這般模樣,抬手輕輕揉了揉他的頭,笑著道:“你怎麼會沒用呢?阿姐現在之所以承擔家裡的事情是因為阿姐比你年長幾歲,等你到了阿姐的年齡也會承擔自己的責任。想要為家裡分憂並非隻有商賈一道,夫子說你書讀得不錯,將來定能在彆的方麵為家裡遮風擋雨。”

聞言,齊長卿收起眼底的沮喪,抬眸看向長姐:“阿姐,我定能考中的,將來你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喬棣棠笑了:“好,阿姐等著。不過,也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狠,即便不能考中,你也可以為這個家做彆的事情。”

說著,她看了一眼母親的方向,轉移了話題:“母親身體不好,阿姐離家的這段時日你要為阿姐照顧好母親。每日記得去母親院子裡晨昏定省。你自己也要好好吃飯,多休息,莫要讀起書來就忘了時辰。”

齊長卿:“嗯,我記住了。”

喬棣棠又交待了幾句,見天色不早了,便和母親幼弟分彆了。

喬棣棠這次出門運氣著實好,一直到離開江南都不曾下暴雨。不僅如此,路上也十分太平,並未因欽差來到了雲城就發生什麼事。

越往北,天氣越發好了。過了水路走陸路,一行人走了約摸七日左右,終於看到了京城的城牆。

喬棣棠來到京城這一日天陰沉沉的,下著雨,紅磚的城牆變成了深紅色,整個京城透露著一股壓抑又沉重的氣息。這和她記憶中的京城差不多,隻不過如今顯得舊了些。

瞥了一眼熟悉的城牆,喬棣棠合上車簾:“去齊家彆苑。”

車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