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皇上看您隨便給點賞賜吧(1 / 1)

大唐之盛世大柱國 流局 4459 字 10個月前

那時,貞觀之治雖初露端倪,但國家仍處在建設之中,西北、東北等地仍有局部戰事待平。為了防止內外交困的局麵出現,確保國內安寧成為李世民的首要重任。然而大唐因武立國,尚武風氣極為盛行,多數人仍堅信“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因此推動學習文化的任務異常艱巨。

即便是國子監的學生,當時也有不少沉迷於靡靡之音,甚至有不少人對明經科舉考試持有輕視態度,反而覺得參軍更能快意人生。

李世民長期為如何推廣教育而煩惱,時常與齊遂良、魏征等文官共同探討策略。

此刻,何樂為 提供了一個答案!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這十字真言猶如熾熱熔岩滴落雪白羊脂之間,瞬息間便可能穿透桌麵,直達地心深處。

不論鑽研文學抑或武術,終究都需服務於國家,而何樂為 把國家的概念具體化為了皇家,無疑會令這些人對皇室更加忠貞不渝!

確實正如何樂為 所述,這其中蘊含著市井商人般的精明算計,將成果奉獻給皇家就如同商品交易,自己並不會受損,宛如一場雙贏的買賣。

許多人嘴上喊著為國捐軀,實質上也在為自己謀取利益,隻是鮮有人能如此坦蕩直言。

然而,若君王鼓勵這種做法,讓人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那麼不論是即將步入官場的新人,還是久經宦海的老練官員,都會竭儘全力地付出努力。

李世民緊握顫抖的手,對齊遂良吩咐道:“將此句書法送往國子監,作為今年科舉的勵學之語,製成牌匾掛起,我要讓天下人都看見這句話!”

齊遂良不敢再挑剔何樂為 的書法不佳,急忙派人將這幅字妥善收起。

李世民似乎卸下了一塊心頭巨石,深深地舒了一口氣,暢快笑道:“今晚朕可以安心入眠了!”

他極少在私下場合使用“朕”這一自稱,除非是在朝廷議事或是頒布聖旨之時,足見這幅字再次點燃了他的雄圖壯誌,因為他追求的目標仿佛又拉近了一些。

長孫皇後含笑詢問:“聖上打算如何嘉獎何樂為 這孩子呢?”

何樂為 對長孫皇後的喜愛之情瞬間倍增,因為她的話說到點子上,李世民斷然不會吝嗇對他的獎賞。

“何樂為 ,你想要什麼樣的獎賞呢?”

對於臣子來說,皇帝的任何賞賜都極為崇高,往往象征意義大於實際價值,而且通常是由皇帝決定賞賜什麼,而非由臣子自行提出要求。

這就如同皇帝親自開啟國庫寶箱,任由你挑選珍寶一般。

何樂為 心中激動不已,脫口而出:“我能請求一塊免死金牌嗎?”

李世民啼笑皆非:“你知道現在朝廷之中還有哪位重臣持有丹書鐵券嗎?”

何樂為 立刻感到失望,但也明白,僅憑一幅字就想換取免死金牌,實在過於理想化。

按照新舊唐書的記載,李淵登基後曾頒賜過免死金牌,其初創功臣中有十七位獲得此殊榮,其中三人可免兩次死罪,十四人可免一次死罪。到了李世民時期,其中有六位被納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

然而,其中有些人已不在人世,也就是說,現今尚存的諸如李靖、徐世績、程咬金等無論何樂為 思及的英雄人物,無一人手中持有免死金牌。

由此可知,何樂為 想要得到免死金牌,無疑是夢幻泡影。

“既然無法得到免死金牌……那是否可以賜予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呢?”

李世民幾乎動怒,瞪了何樂為 一眼,甚至懶得再搭理他。

何樂為 想要提議是否可以借用一下懲罰工具震懾那幫時常欺淩自己的無名鼠輩,但轉念一想,終究未能鼓起勇氣開口。

“我心裡想要的賞賜又覺得過於珍貴,bixia您還是隨意賜予一些就好,不必太過破費……”何樂為 表現得頗為稚氣未脫,這番話倒讓李世民忍俊不禁,仿佛是在暗示他這位huangdi太過吝嗇。

“你這是擔心受人欺淩,朕便賜你一項特權,從此之後,再無人敢欺侮於你。”

“bixia您是要收我做義子嗎?好的呀,爹爹大人!”

李世民一臉困惑:“????”

長孫皇後聽聞此言,不禁輕笑出聲,李世民則輕輕拍了一下何樂為 的後腦勺,訓斥道:“休得胡言亂語!”

長孫皇後笑著笑著,眼圈竟微微泛紅。李世民勵精圖治,政務繁忙,兒女們也已長大成人,那種久違的親子間的親近互動,已多年未曾目睹。

儘管何樂為 表麵上插科打諢、嬉笑胡鬨,甚至顯得有些失禮,但在李世民與長孫皇後心中,卻都不禁泛起一絲酸楚。兩人互望一眼,彼此心意相通,也許不久後應設一場家庭宴會,增進與孩子們的感情。

“光靠身外之物無法長久護你周全,朕為你尋一位名師,自此日起,你須每日習武,如此便可免受他人欺淩。”

何樂為 心中暗笑,嘴上卻道:“多謝bixia大恩大德,真是感激涕零啊!本來還想借機撈點好處,沒想到反而給自己找來麻煩。”

儘管何樂為 曾動過習武的念頭,但在現代見識過所謂“閃電五連鞭”一類的所謂武術大師後,他對習武的熱情已然消減許多。

“武學之道需從小積累,恐怕我已錯過最佳時機,bixia不如賜我一名絕世高手保護如何?”

李世民微微眯眼,笑道:“討賞還敢討價還價?這是朕的旨意,自明日開始,若敢偷懶不練,便是違抗聖旨!”

實則李世民有意培養何樂為 ,期盼他能文武兼修,將來報效國家。隻因眼前的何樂為 太過世俗圓滑,滿身銅臭的市儈氣息讓他頗感不滿。

“bixia,可否讓我自己選擇師父?”

何樂為 心中思忖著,像軍神李靖這般的人物才是最佳人選,據說他精通易筋經,或許真能成就一番絕世武學。

然而李世民早已洞悉何樂為 的奸猾本質,果斷搖頭,並指向紇乾承基:“你的師父就在這裡,何必另尋他人。”

紇乾承基:“是我嗎?”

何樂為 :“是他?”

“bixia,小基基總是欺負我,您若能將他調走,便是對我最大的恩賜了!”

紇乾承基:“小……小基基????”

李世民嚴肅道:“休得多言,紇乾承基曾是tujue的第一勇士,僅憑拳腳功夫,即便不比兵器,也無人能敵。再者,李靖、程知節等人都身居國公高位,或領兵征戰,或為國排憂解難,讓他們教你武功,倒不如直接賜你一塊丹書鐵券。”

“感謝bixia的隆恩!”

“???”

“禦賜文書啊禦賜文書!”

李世民:“……”

李二不禁回想起往昔教訓孩童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