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1)

窺風月 肆清酒 2738 字 11個月前

第二日,為了見謝蘊,李節鮮少的換上了一身在蜀地李氏家中所著的錦衣。

李節的五官柔和,容易讓人忽視他的外貌亦是端正俊朗,當他換上蜀地所著的錦衣華服之時,便叫人驚豔的移不開眼。

被人問及他今日可是有什麼喜事,方才清醒了些,懊惱他竟然少年心性,實乃在謝蘊麵前太過不自信,方才想用外貌修飾。

想清楚了這些,李節卻也沒有換下華服,他尋回自信,自不用被外形所束縛,故在連融問他是否是要去見謝蘊之時,李節坦然承認。

雖尋回了往日的自信與穩重,但當臨近午時之時,卻還是覺得日晷偏移的太過慢,他迫不及待想要去見到謝蘊。

登上馬車的李節察覺到自己又有些急躁,平複了幾番心緒,方才吩咐車夫道:“望江樓。”

謝蘊不知李節心中的百轉千回,在周母勸她宴請李節這樣的貴客換上隆重些的衣服之時她仍舊是尋常打扮,隻較於往日多簪了一隻發釵便出發。

***

望江樓是南郡最為有名,也是最為熱鬨的酒樓,一樓大堂擺放著十幾張方桌,接待往來客人,小二與客人穿梭其中,吵吵嚷嚷好不熱鬨。

二樓設了雅間,隻接待提前預定了的貴客,謝蘊早早定下了二樓靠窗的雅間,李節的身份不宜出現在一樓嘈雜之地。

謝蘊猜測李節下了值才會出發前往望江閣,便掐好了時辰點菜,待到小二上樓通傳說菜做好了之時,正好看到街上掛有“李”字樣燈籠的馬車出現。

謝蘊吩咐小兒上菜,她帶著周母幾人下樓迎接,待到她們走到樓下門口之時,李節的馬車剛好在望江樓大門前停穩。

隻一眼便能看出,謝蘊是在迎接馬車中的客人。

望江樓是荊州七郡最為出名的酒樓,每日行人如織,其中不乏世家大族的貴人前來,她們見謝蘊一個女子不戴帷帽的出來迎接客人,不禁投去目光。

謝蘊也察覺到了那些打量猜疑的視線,她端正身姿,朝著馬車開口道:“承蒙李大人多日來的照顧,雖李大人出於顧念與亡夫周懲同僚之情,但已然讓民婦阿家與幼妹繼子感激不儘,無以為報,隻得今日設宴聊表謝意,還望李大人不棄。”

說罷,謝蘊不等馬車之中的人回答,做出了請的姿勢。

剛剛掀開簾子的李節,臉上的笑意頓時僵住,他忽而看向謝蘊,隻刹那便明白了她的目的,李節的目光掃過四周的人。

這是謝蘊逼迫他不得不認下他對她們的照拂,是顧念昔日同僚的情分,他偏不認下的念頭隻在腦海裡閃過一瞬,便很快被熙熙攘攘熱鬨的人聲驚醒。

他若是不認下,謝蘊日後將無法自處,他的名聲也儘是毀了,為了與他劃清界限,她竟然不惜做到如此地步。

李節隻覺胸中一痛,卻終究無可奈何,慘然一笑:“多謝周夫人。”

隻這一聲,便不得反悔了,謝蘊沒有給他和她自己留下絲毫餘地,明明麵上掛著笑意,卻似沒了隻覺,隻看著引他上樓的側顏,滿口苦澀。

***

二樓中一個安靜雅致的廂房中,將這出好戲儘收眼底的玄衣公子,看著對麵坐著的人,刻意道:“本以為這二人中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關係,卻不料竟是這般光明正大,公子覺得他們二人的關係如何?”

對麵的人淡淡瞥了一眼已經上了樓的一擠人人,語氣淡漠:“不知。”

骨節分明修長的指節,端著青玉骨瓷茶杯,茶水冒著的熱氣嫋嫋娜娜,猶如天上的謫仙下凡,對著人世間的一切皆毫不在意。

最先開口的人卻兀自繼續,他興致勃勃不管對麵的人是否在聽:“那二人中,有一人是荊州主簿李節,李節是蜀中望族出身,在蜀地始終平衡著褚紹與蜀中望族的關係,還替蜀軍奔走綢繆糧草,可謂是褚紹身邊很重要的人物,若是將其拉攏在我們這邊,便不懼褚紹有二心。”

“是他?”說到李節的名字,對麵的人似乎終於提起了些興趣。

見對麵的人被打動,於是更進一步道:“若是這二人關係非比尋常,我們或可利用這女子策反李節。”

這個提議,終於讓對麵的人有了些尋常人擁有的情緒,他略微厭惡:“本殿所謀之事,還無需利用一介婦人。”喧鬨的酒樓,說話之人暗含冷意,他對於利用女子達成目的的手段不屑鄙夷。

聞言袁斐不置可否,從善如流未再提及,隻說了“是”字,卻不知他心底到底如何想的,二人不再關注那已經上了二樓的一行人,目光落在桌上的棋局之上。

***

李節在進入雅間之後,臉上的笑意方才維持不住,他露出一個苦笑,看向謝蘊有些不甘心自嘲道:“周夫人苦心孤詣,可是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他素來溫文儒雅,少見這般尖銳,謝蘊卻鄭重的行了一禮。

今日謝蘊想要的結果便是與李節劃清界限,她尚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求不枉費她這麼多心思,隻這卻不知該如何回答李節,今日算得上利用了她,謝蘊隻得這般表達歉意。

她頓了頓,略微歉意:“民婦今日宴請李大人不過是為了答謝李大人這些時日的相助之恩,不為得到什麼。”

謝蘊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是為了推開他,思及此,李節嘴角的苦笑更甚,他沉默了片刻,素來養成的君子風度讓他說不出什麼重話,隻勉強露出一抹笑,道:“這一處酒樓很難定吧,周夫人花了多少銀錢,李某來付,你們來南郡的這些時日,作為周懲的同僚,理應設宴招待你們,是李某疏忽了,今日便當李某為伯母與嫂夫人接風洗塵。”

此言一出,令跟在謝蘊身後的周母與周嫻有些不知所措,她們不明所以的看向李節又看看謝蘊,想知曉明明往日春風和煦的李大人,今日為何突然轉變了態度。

鐘玄與謝蘊卻聽明白了李節的意思,謝蘊知曉她的的目的達到了,今日既然已經利用了李節,如何還會再受他這番好意,婉拒道:“民婦代亡夫多謝李大人,實蒙李大人相助甚多,若是今日不讓我們做東,心實難安,還望李大人體諒。”

聞言,李節不再說什麼,他走到桌前,看著一桌豐盛的菜肴,拿起麵前的著子,將每一道菜都碰了一下,而後起身朝著謝蘊告辭:“多謝伯母與嫂夫人款待,府衙中還有諸多事情等李某回去處理,便不多留了。”

說罷,他轉身向外走去,走到雅間門口時,他在那處頓了頓,而後打開門不再猶豫,大步離去,李節的驕傲與自尊不允許他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