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造勢和輿論(1 / 1)

馮子軒等待了一刻鐘,船要到時那書客才急急忙忙跑回來,馮子軒看了報紙的期數沒錯,於是付了錢,他將《紅山玉講稿》放入背囊中,報紙則卷在手裡,準備上船之後翻看。

坐上夜航船,時間還是下午,船東要等客滿了才開船,馮子軒便找了個靠裡的位置,蜷縮在角落中,一邊啃乾糧一邊看報。

馮子軒喜歡看文藝類型的內容,所以看報是從文藝版往前翻的,看了些時文,等到船隻離港,他終於才讀到劉德天那篇采訪,采訪讀到七成,馮子軒忍不住怒道:“對於此等忠勇邊民,如何能夠這樣歧視!”

他的一聲抱怨自然引來船中眾人的側目,馮子軒這才發覺自己失態,有些不好意思,整理了一下姿勢,他左右看看,就見邊上一個僧人正笑著看他,馮子軒也對他一笑,發現這僧人手中也拿一份報紙卻是蘇州有名的《蘇評報》。

見著報紙就知道這僧人是認字的,夜航船上時間漫長,正需要有人聊天,馮子軒是讀書人,自然願意同稍有見識之人交談。

馮子軒主動挪過去,僧人也打個稽首,互相介紹了一下,馮子軒這才知道對方是個小僧官,正要到下麵州縣去給人做法事。

“我這份《蘇評》已經看完,不知馮君的報紙看完沒有,不如我們互換?”那僧人主動說。

“這樣最好,”馮子軒笑道:“剛好我這份《旬報》看完了。”

兩人換了報紙,馮子軒將《蘇評報》攤開這才知道為何之前這僧人看著他笑,這期《蘇評報》頭版文章赫然就是《遼地遼人之於國》:

“遼東之地於我朝意義極重,此地之地理位置正處山海關咽喉,由山海關一路去往遼東,便是古稱遼西走廊之地帶,往東可以勾連朝鮮、日本等國,同時又可以防範戎狄之入侵……遼東在手,則大唐可以聯新羅滅百濟,遼東若在於他人之手,則隋煬帝三征高句麗,費儘糧餉損耗人力而不可得華北之安寧……今日甲骨研究會於成立典禮之上特設粗食待客,實乃提醒眾人遼東之重要,警示眾人而今遼東百姓生活之艱苦也。”

“年年漕運皆有輸遼之份額,且山東一省還可以內部調撥,而遼地邊民卻隻有粗食豆醬,甚有數年不見葷腥者。則數萬之糧餉輸往何處耶?以高粱豆醬待邊軍,則何以使此軍民而抗蒙古耶?此誠哉大問……”

《蘇評報》麵向的讀者群體比較高端,討論的內容也更加深入,試圖從一個現象而顯露出邊境治理的問題。

馮子軒完文章,默默的放下了報紙。

他對麵那僧人見他讀完這文章,主動說道:“此消息真個震驚,若無王建陽等人發現紅山玉器,且在甲骨研究會典禮上細數遼東人之情況,貧僧甚至不知道遼東人如今是這樣情形。”

馮子軒說:“在下所難以忍受的乃是內地人,於此情形之下,居然對於遼人還份外歧視。山東一地與遼人血脈相通,然而卻以為那些遼東軍戶乃是胡虜一類。遼東軍戶子弟在此情形下還能夠讀書入關參加科考,可見都是心向我大明的真正文人,然而到內地卻廣受歧視,甚至被人趕出本地,不讓在本地考試。”

“這情況的確驚人,如此對待遼東之人,長久了會離心離德的,”僧人問馮子軒:“你看過王建陽在開原會講的《紅山玉講稿》嗎?”

馮子軒道:“我今日買了一份,正準備回家去呢。”

那僧人推薦說:“你應該快看此講稿,讀完這講稿便知曉遼東實乃我中華祖源之地,內地人以為遼東地處邊比是蠻荒所在,其實都是古板思想。看了此講稿便更能理解歧視遼東人思想的無稽了。”

“果真如此?那我便看看。”此時夜色已晚,床上許多人已經早早睡下,馮子軒從背囊中掏出那本《紅山玉講稿》然後弓著腰向前爬行,一路上他要小心彆踩到旁人的腿,擠擠挨挨湊到船頭,他這才掏出書本借著船燈開始。

《紅山玉講稿》本來就是為了給那些對於紅山文化沒有任何了解的讀者科普用的,王文龍寫的深入淺出,馮子軒哪怕金石學功底不算強也很容易能夠看進去,他很快就為王文龍那縝密的推理給折服。

一直到半夜,馮子軒才把這講稿看完,仿佛是在書院中聽了一日的會講,腦中還在回味。

正如同那僧人所說,馮子軒在讀完《紅山玉講稿》之後對於遼東的文明地位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再聯想到遼東人的遭遇,遼東明明是中華文化的祖源之一,遼東人卻被歧視認為是蠻夷,馮子軒心中更加覺得同情。

且在同情之外,遼東的地緣位置如此重要,遼東人卻被如此對待,也讓他感到十分危險。

甲骨文研究會的成立是今年文壇上一件大事,王文龍借助這次典禮對遼東進行的宣傳也十分成功,天下人說起這成立典禮,就必須提到王文龍給公卿們上的那些粗糧飯,以及背後遼東人的故事。

事情有了熱度,王文龍趁熱打鐵,又寫了一篇文章發到下一期的《蘇州旬報》上,文中他提出應該立刻開展紅山文化相關的考古研究,王文龍提出幾種模式,一是讓甲骨文研究會主導,若是甲骨文研究會行無餘力,則可以廣邀天下有能力之士,或是出錢或是出力,遠赴遼東,就如同當年安陽的甲骨發掘一樣,在遼東也進行考古活動。

王文龍這一倡導肯定能吸引一些人去遼東,一來可以更好的進行考古活動,二來也能活絡去往遼東的道路。

不說像安陽甲骨一樣,吸引整整一個甲骨社的文人去往鎮夷堡,哪怕就是去十幾個人那也能組成一支商隊了,鎮夷堡一年也就能去五六支商隊,如果每年多一支商隊,是真能降低往鎮夷堡運送物資的成本的。

王文龍的這一提議果然獲得天下文人的稱讚,許多文人都表示朝廷應該立刻改善遼東的情況,有些府縣學的文人為此搞出聯名上疏。

還有不少文官也跟著蹭熱度,要求嚴查遼東軍輸問題,朝廷明明撥了那麼多糧餉,怎麼邊關的軍戶還在吃粗糧豆醬?

朝廷方麵也給出態度,彆的問題好還有待解決,但能做的事情先做了起來,一個月後萬曆皇帝明發上諭,要求順天府每年專撥五個鄉試名額給遼東舉人。

這到底讓王文龍有些欣慰,雖然他知道內地人對於遼東百姓的歧視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消失,但情況起碼好了許多。

不像原本曆史上一樣,原曆史上此時大明的輿論簡直像是在逼著遼東人去投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