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笑道:“長卿做的是靈性學問,我寫的是粗笨文章,卻不是一個路子。”
屠隆連說不敢當,但臉上也有濃濃的自豪神情。
屠隆這人是明史之中都留下名字的文人,也是個怪才。
他在萬曆五年就考上進士,而且擔任地方官的聲名十分不錯,因考績優良一直進入禮部,曆任禮部主事、郎中。
不過屠隆的另一麵卻是風流成性,他哪怕在當官之時也經常跑到勾欄瓦舍廝混。萬曆十二年,屠隆結交了西寧侯宋世恩,在京中成日同他宴飲。
然後屠隆就和宋的姬妾搞到一塊,事情做得實在出閣,最終因此被罷官回家。
屠隆回鄉之後照常肆意花叢,如今都五十幾歲了依舊死性不改。
他現在身體還好,不過長期放蕩的後遺症也很嚴重,如果按照曆史,再過幾年他就會染上花柳病,痛不欲生。
根據後世流行病史的研究,屠隆應該是中國第一個史有明載的梅毒患者。
好在王文龍知道梅毒不會通過共同吃飯而傳播,要不然今天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跟屠隆一起來。
“我深謝神的照拂,讓我今日能遇到二位先生。”仆人把黃酒放到桌上,利瑪竇就主動起身舉杯祝酒。
大家都喝了口酒,屠隆催促仆人道:“將菜品放上來。”
屠隆又對利瑪竇道:“我來時就同建陽說了,今日是你們教中的齋日,不能吃肉,專門要買的素菜。”
他的仆人將幾樣菜蔬從食盒中拿出,放眼看去,不是水果就是青菜。
利瑪竇點頭笑道:“多謝多謝。”
屠隆又看向王文龍道:“建陽也買了菜,一並放上來吧。”
這時兩人就見王文龍的隨從臉色古怪。
王平保拿著食盒到王文龍身邊小聲問了一句:“真拿出來啊?”
王文龍一臉微笑,小聲道:“放心拿就是。”
王平保頗為為難的點頭,見兩人嘀嘀咕咕,屠隆和利瑪竇都不明所以,屠隆問道:“建陽說什麼?”
“沒什麼。”王文龍笑著說。
然後屠隆就見王平保打開食盒,接著從裡頭拿出一碟醉蝦、一盤炸魚,最後還拿出了一盅紅燜甲魚。
瞬間餐桌上便葷香四溢。
“這怎麼……”屠隆眨眨眼睛,連忙對利瑪竇道:“西江莫見怪,是我傳達的意思不準,建陽也不熟悉貴教齋日習俗。”
他說完話就見利瑪竇也是臉帶微笑。
利瑪竇說道:“天主教的齋日是可以吃魚的。”
屠隆一臉懵逼。
天主教徒的齋戒分為大小大齋戒連續四十天,每天隻能吃一頓正餐,小齋戒可以吃三餐,但是不能吃肉。
這規矩對於傳教士來說也太過痛苦,所以歐洲天主教徒漸漸發展出一套替代方法。
首先定義“肉”為溫血哺乳動物的肉,那麼雞蛋自然不算肉,一切魚蝦蟹也全都不算肉。
至於喝酒就更沒有什麼好禁的了,修道院啤酒在中世紀時就已經聲名遠播,甚至教皇還表示過啤酒是很合適的“四旬齋餐飲代替品”。
聽了利瑪竇的解釋,屠隆目瞪口呆,第一次知道天主教的齋戒是這麼回事。
屠隆用筷子指著那一盅紅燜甲魚問道:“團魚亦可吃否?”
利瑪竇問明白“團魚”是什麼,點頭說道:“可吃的。”
此時歐洲的修道院中往往有巨大的護城河或者池塘,以供教士老爺每逢齋日不能吃肉而改吃魚的需求,烏龜甲魚等動物比起魚肉口感更接近雞肉,在許多喜歡吃禽畜肉的教士以為比魚肉更好吃。
利瑪竇卻是頗為高興,他在大明傳播天主教,還告訴了明人天主教每星期的齋戒規矩,不過許多明代人以為小齋之日他就要吃素,每逢齋日請他吃飯,都隻上素菜席麵,其實他真是不愛吃蔬菜,隻是礙於情麵不好說。
夾了一筷子紅燒甲魚,利瑪竇慢慢咀嚼,道:“這團魚味道不錯,下次齋日可以買來吃。”
屠隆見他大嚼甲魚,搖頭道:“貴教的習俗,在我們明人看來真是想象不到,在齋日卻是連團魚也入口的。”
甲魚在明代人心中以為是大葷,和狗肉一樣,明代許多不喜歡吃葷腥的人都不願意嘗試甲魚肉。
利瑪竇笑道:“我在大明生活許久,知道能夠讓人尊重的方式便是有一說一,不要隱瞞,我們教中就是這樣的戒律,沒必要故意迎合誰的意願,將它說的更好聽。”
“這話卻是灑脫。”王文龍誇獎道,利瑪竇的磊落性格的確能讓人生出親近感,這也是為何他在明朝傳教可以成功的原因。
“說起灑脫還是建陽先生的文字利害,”利瑪竇笑著說道,“建陽先生的《連城訣》寫的好看,那些高來高去的俠客人物才實在是灑脫得令人羨慕,雖然寫的是武人,但是那等俠客氣息卻是千古文人都追求的。”
“多謝誇獎。”
利瑪竇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還真不錯,完全能看出武俠的韻味。
三人推杯換盞,利瑪竇問道:“聽說建陽在福建推廣紅薯、賑濟災民救了不少人。不知這推廣之事現在進行的怎樣?若是有機會,需不需要天主教參與幫忙?”
王文龍問道:“耶穌會也想參與幫助賑災?”
王文龍不想讓耶穌會參與大員島開發,不過言語中並不避諱。
他知道耶穌會自己現在都要通過結交文人士大夫來擴展力量,自保都還成個問題,哪裡有能力去開荒?
耶穌會如果想參與幫忙在大明推廣紅薯種植,王文龍卻是樂見其成的。
福建的紅薯種植麵積已經不小,但是江南大多數地方卻還沒有引入這種作物,三一教在江南的影響力太弱,耶穌會的影響力都比三一教強,說不定可以幫忙推廣紅薯種植。
王文龍介紹了一下現在福建開荒和推廣紅薯的情況。
徐學聚上任福建巡撫之後,三一教和福建民間的推廣紅薯、移民大員島工作都獲得了全省支持,不過想要推廣新作物和開墾土地都是長期工作,再多投入也總是不足。
利瑪竇聽了之後很受啟發,道:“利用鄉紳和宗教為百姓辦事,這方法倒是和龍華民神父在廣東號召教眾共同幫助窮苦信徒修屋、扶老攜弱的辦法差不多。不過你們不止幫助本教信徒,還幫助教外的窮苦人,的確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