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民女五(1 / 1)

老夫人和婆婆憐惜她新婚沒過好, 又收了她的禮,也是一個勁給她送東送西,再叮囑不許欺負她。

鄭家看起來倒是一片和樂。

其實老夫人和婆婆那裡一直有耳報神, “少奶奶在整理嫁妝, 提了香草做一等丫頭,陪房暫且沒安置, 也沒多說什麼, 看著是個利落的,還打聽過有沒有收房的丫頭,說是要好好安置……”

聽得朱露白行事穩妥,並不浮躁,又冷眼旁觀著, 發現朱露白確實沉著冷靜,也不跳脫,鄭家後宅這兩尊大佛才慢慢接納她。

鄭伯爺的弟媳,也就是老夫人的二兒媳婦就笑道,“老鴰窩裡出來個鳳凰了,大嫂倒是好福氣!”

她的媳婦賠笑, 心裡其實很嫉妒朱露白,鄭家媳婦也不是個個都有那麼豐厚的嫁妝。

朱露白出身低, 但她有錢啊, 看看, 手裡有錢就能把婆婆和太婆婆馬屁拍的那麼好。

鄭家後宅女眷的月錢其實不多,朱露白也就五兩, 和閨中沒差彆,但閨中時她沒地方花用,鄭家就不同了, 花錢的地方多了。

伯夫人,也就是朱露白的婆婆,也不過十兩月錢,老夫人最多,二十兩。

小姑娘們二兩一個月。

這點錢放在平頭百姓身上是一大筆,但在鄭家,還真的有些不大夠。

朱露白是夠的,朱老爺子給了她五千兩壓箱銀,她便宜娘又塞給她一千兩,加上這幾年在朱家攢下的銀子,朱露白手頭很寬裕。

而且老夫人和婆婆把鄭欽的月錢也給了她,不多,也就十兩,但這樣一來,朱露白就不用動用自己的錢了。

吃喝穿戴可都是公中的,而且她也不用日日都當散財童子,新進門手麵寬些是打好基礎,以後就可以跟著婆婆行事了。

除了回門那日朱露白回了朱家,餘下的日子裡朱露白就沒提出過要回娘家。

她對朱家的貢獻在答應嫁過來且順利成親那天就結束了,餘下的就不是她的責任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朱露白薄情,但朱家既然是這樣利用女孩子的,也就彆指望女孩子對家人抱有深厚的感情。

沒有男主人的後院風平浪靜,鄭欽也沒有給朱露白留下通房丫頭,所以朱露白的日子在鄭家真的是最舒服的。

她不用管家,隻要管好自己的院子就行。

不用管理丈夫的女人,也沒有孩子要操心,隻要哄好了老夫人和婆婆,那日子就是個美。

朱露白甚至有心思去管一下她的莊子和鋪子。

莊子上的莊頭欺她年輕,報賬不老實,朱露白笑了笑,把這一家都退給了朱家,正好給自己的陪房騰位置。

鄭家沒職位安頓她的陪房,讓人去打雜朱露白也不願意,那就自己想辦法好了。

這樣一來,鋪子掌櫃也警醒不少,對著朱露白恭敬起來,最起碼不敢光明正大糊弄了。

陪房知道朱露白的脾氣,倒是認認真真地管著莊子,從不對著朱露白指手畫腳。

朱露白小日子過得滋潤,而且她發現嫁入鄭家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她有交際了。

鄭家好歹是勳貴,來往的都是門當戶對之家,加上鄭家父子兩人都去打仗,京城的官員們肯定要和鄭家人保持一定的來往。

連皇家也會籠絡一二。

朱露白跟著婆婆參加了幾個宴會,收獲了一致好評。

其實很簡單,隻要安安靜靜就好,見人就笑,跟在婆婆身邊不亂跑,人家就覺得鄭家這個小媳婦人不錯。

鄭家也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朱露白妯娌有不少,親的兩個。

鄭欽的大哥瘸了腿,一天到晚悶在家裡,大嫂因為沒了指望,眉梢眼角也是不甘的多,還擔心丈夫不能繼承爵位,對朱露白頗有敵意,因為伯爺隻帶了鄭欽上戰場,如果鄭欽有了軍功,她男人還有什麼?

對於這一點,朱露白也無奈,鄭欽很有可能戰死沙場啊大嫂,你彆這麼快就杞人憂天了。

鄭欽二哥癡迷功名,一直在苦讀,就是毫無進展,二嫂雖然臉上帶笑,朱露白也看到了笑容底下的無奈。

不過爵位這個事他們反正是左右靠不到的,二嫂不因為這個對朱露白有成見,但她也很嫉妒朱露白的有錢。

朱露白理清這些複雜的關係後也沒辦法解決,因為這是人的本性,她可以改變自己,但改變不了彆人。

不過高門大戶的媳婦都要臉,不會當麵對朱露白說什麼做什麼,這就足夠了。

這天,婆婆把朱露白叫去,“十一月二十六是欣樂公主的壽辰,我們要去賀壽,你準備準備。”

朱露白連忙應下。

說起來她很想哭一哭,穿越到現在,人都嫁了,她還不知道現如今是什麼朝代,皇帝多大,有幾個兒子。

原主腦子裡那時候裝的都是怎麼對付唐婉兒,什麼有用的信息都沒有,當然,朱露白來的時候原主也不大,剛剛初中生的年級,讓她記國家大事也是難為她。

婆婆讓朱露白做準備,其實也就是準備一下衣裳首飾。

準備好了也要給她過目,去公主府參加宴會,可不能出紕漏。

朱露白挑選的衣裳首飾都是中規中矩的,甚至還有點老氣,卻讓婆婆伯夫人點了點頭。

鄭家不是頂級勳貴,往日裡也沒資格參加公主設的宴,如今是鄭家父子都在給朝廷賣命,所以欣樂公主才會邀請鄭家女眷來赴宴的。

而賣命的鄭欽是朱露白的丈夫,所以朱露白也得以赴宴。

從婆婆那裡得知,欣樂公主很得皇帝寵愛,公主唯一的女兒也被破例封為郡主。

婆婆再叮囑朱露白,“公主府可不是彆的地方,一言一行都不能出錯,寧可被人說木訥,也彆引人關注。”

朱露白認真傾聽,也認真點頭。

因為帶朱露白參加過幾次宴會,婆婆知道這個小媳婦是個穩重的,因此也比較放心,如果朱露白表現不怎麼樣,那公主府的宴會婆婆肯定不會讓朱露白參加。

回到自己院子,朱露白心想,不知道這一次去公主府,能不能知道唐婉兒的消息,這麼些年了,她連唐婉兒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不過朱露白也明白,她不能直接打聽唐婉兒的下落,隻能讓小菊見機行事。

鄭家也有不少女眷很想參加公主府的宴會,但公主府隻邀請了個人,老夫人,伯夫人還有朱露白。

老夫人可以帶個孫女過去,多了就不行。

朱露白就看著鄭家人為這個名額開始明爭暗鬥。

二嬸娘腦子不清楚,居然說讓朱露白留下,換她的女兒去。

朱露白看了婆婆一眼,低頭道,“我一切聽長輩地吩咐。”

蠢貨!

老夫人看都不想看這個媳婦一眼,“沒你說話的份,我帶曼娘去,露白也得去。”

曼娘是朱露白的小姑,房的女孩子。

人選定了下來,大家也都安靜了。

老夫人也看了一下朱露白的穿搭,把她的狐狸毛鬥篷換成了貂毛鬥篷,這個鬥篷是老夫人給她的。

到了那日,朱露白和婆婆一輛車,老夫人帶著孫女一輛車,在加一些家丁就出發了。

公主府自然富麗堂皇,曼娘都忍不住小幅度轉著腦袋四處看,朱露白跟在婆婆身後,楞是沒轉一下腦袋。

接著就是拜見公主,欣樂公主看起來很和藹,和夫人們親熱地打著招呼,等朱露白上前行禮,她身邊的丫頭低聲說了幾句話,公主就笑道,“快起來,原來是鄭校尉的小媳婦,長得很標致,來,讓我看看。”

朱露白露出恰到好處的羞澀微笑,上前給公主觀看,公主點點頭,立馬有人送了表禮上前,公主還從手上褪下一隻鐲子給朱露白,“好孩子,以後常來玩。”

朱露白接過賞賜,給公主行禮道謝,她可不覺得公主是真的一見就喜歡她,這也是籠絡示好的手段。

接著公主就和其他人談笑風生了,朱露白安安靜靜地待在婆婆身後,並未因為公主的賞識就顯得格外興奮。

這裡有幾個夫人家應該和鄭家一樣,欣樂公主也表達了好感,送了禮物,有兩個小姑娘就變得格外歡喜了。

旁觀的夫人們都發現隻鄭家的那個小媳婦最穩重。

曼娘有些羨慕,低聲問朱露白,“嫂子,公主給的鐲子能給我看看嗎?”

朱露白也低聲道,“回家給你看,在這裡不行。”

老夫人看了孫女一眼,曼娘趕緊縮了脖子。

婆婆捏了下朱露白的手,表示讚賞。

一開始以為這個小門小戶出生的媳婦上不了台麵,現在倒是很給她帶來驚喜,最起碼帶朱露白出門,從來沒有丟過臉。

不能說格外出彩,但也從沒出錯。

想想朱露白的出身,做到這一步,伯夫人已經很滿足了。

拜見了公主,大家就坐下說話,小姑娘們被欣樂公主的女兒帶去玩耍,夫人根據熟悉程度聚在一起說話。

朱鷺白牢牢跟著婆婆,伯夫人憐惜她,“你去看看曼娘,彆讓她淘氣。”

這是讓朱露白也去玩一玩。

朱露白搖頭,“有郡主照顧,曼娘肯定沒事,我跟著母親。”

小姑娘們說話有什麼好聽的,聽一下夫人們的談話我還能知道一些基本信息。

朱露白示意小菊去打探一下唐婉兒的事,她和小菊說好了,不要多問,隻要知道唐婉兒是活著或是死了就行。

小菊悄悄退下。

果然,夫人們雖然大多數講的還是家長裡短,但朱露白也知道了一些信息。

比如這裡是荊朝,現今是康明四十六年,皇帝已經老了。

康明帝沒有太多子嗣,攏共個兒子,大兒子就是太子,現在幫著皇帝處理朝政,二兒子體弱,天兩頭叫太醫,小兒子喜歡捧戲子。

公主也有個,大公主嫁人生孩子後沒了,二公主七八歲上沒的,欣樂是公主,又是碩果僅存的公主,所以皇帝格外疼愛。

唐婉兒嫁的禮郡王家,就是康明帝的兄弟,朱露白不知道是哥哥還是弟弟。

不過禮郡王連個親王都不是,看樣子和皇帝的關係也一般。

就按照目前的情況看,荊朝沒有奪嫡的危機。

但這些也不能肯定,誰知道二皇子和皇子是不是藏拙呢,想到最後來個一鳴驚人。

表麵上朝廷是很和睦的。

然後朱露白也聽到了負責這次打仗的主要人物,薑大將軍。

薑家幾代鎮守邊疆,薑家軍驍勇善戰。

這次打仗的主力也是薑家軍。

以朱露白不算見識的見識而言,隻要冠上了某家軍,那多半會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個薑大將軍,說實話朱露白並不看好,多半會被皇帝卸磨殺驢。

不過這種事也不用朱露白擔心,她就是鄭家後院一個靦腆的小媳婦。

很快就開宴了,夫人小姐們紛紛落座,公主府的菜肴自然色香味俱全,朱露白基本也是跟著婆婆行事。

吃了飯,夫人們開始抹牌休息,伯夫人見朱露白跟了她半天,就道,“我要歪一會兒,你去玩玩吧,公主府的花園子聽說很不錯。”

朱露白應下,帶著小菊去逛花園。

小菊告訴朱露白,“禮郡王妃帶著媳婦和孫女都來了,我悄悄打聽了一下,表小姐過的還不錯。”

朱露白道,“你沒有直接問吧?”

小菊道,“那哪兒能呢,我就是問一下麥子怎麼樣,說她是我的小姐妹,跟著主子走後沒了消息,就打聽一下。麥子過的還行,表小姐肯定也不錯啊。”

朱露白笑笑,“不錯,挺機靈,回頭賞你。”

小菊高興地笑了。

主仆兩人在花園子裡逛著,欣樂公主花園子裡此刻盛開的是茶花和芙蓉花,景色很美。

也有小姐們兩兩在花園子裡遊玩。

走了一會兒,朱露白依稀聽到了貓叫,她問小菊道,“你聽到什麼了嗎?”

主仆倆側耳凝神細聽,果然聽到了細細的貓叫聲。

兩人在花樹間尋找,小菊突然道,“少奶奶少奶奶,這裡,這裡!”

朱露白看過去,原來是一隻小橘貓,看著不過半歲左右,被一根緞帶纏繞在花樹樹枝上掙脫不了,因此一個勁叫喚。

朱露白趕緊和小菊把貓小心救下來,貓身上都勒出了印記,朱露白看到小橘貓脖子上有項圈,項圈上打了一個小金牌,就知道這貓多半是公主府哪位貴人養的。

朱露白抱著小貓和小菊出來找人。

公主府的下人也很好找,她趕忙接過貓,“多謝夫人了,這是郡主養的貓,剛才就在找了。”

朱露白見旁邊還有幾個下人,她們都看到了,這才把貓交給那人,“那你抱好,彆讓它亂跑了。”

這不過是個小小的插曲,但沒過多久,就有丫頭過來請朱露白,“郡主邀請少夫人過去。”

那隻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