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貴女二十五(1 / 1)

夏默當仁不讓想要帶隊, 但這一次寧貞沒同意,“你留在這裡,這一次我去。”

賀哲第一個反對, “寧所,您怎麼能離開這裡!”

寧貞道, “我為什麼不能去, 庇護所現在沒什麼大事需要我來做決定,大家都做的很好, 何況這裡還有傅顧問在,你和燕妮他們都留下,協助管理就行。不瞞你們, 我其實很早就想四處轉轉,看看國家各地的風土民情, 隻是災難來的太快,沒了機會, 這一次就算成全我吧。”

寧貞還真的沒撒謊, 她本來是決定囤完貨就四處旅遊的, 這個國家是那麼的美麗, 她又不用被關在後宅, 自然想要出去看看。

可惜,災難來臨,打亂了所有的計劃。

而且寧貞深諳後宅規矩, 也就是自己的地位, 當初在高家,一開始婆婆也是給過她不少下馬威和絆子的,但是寧貞最後還是得到了婆婆的歡心,並且開始教導她如何當好宗婦。

她在第二庇護所的威望是很高, 但上頭不見得人人都喜歡她這樣,各地庇護所能成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央基地下撥了物資,但管理者們大多數都把這功勞攬到了自己頭上,在庇護所稱王稱霸。

寧貞並沒有這樣,她還要向中央基地展示,她所在的庇護所並不是她的私人王國,她離開也不會影響庇護所的發展。

這種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沒人勸得了寧貞,那就隻能照辦。

寧貞還道,“我們隻有一輛大卡,現在開走尋找儀器不是個好選擇,最好是我們確定找到了東西,然後大卡過來把東西拉走,這樣才不浪費燃油。”

也對,否則找不到東西還要浪費燃油,防凍燃油可是很貴很難得的。

那搜尋隊伍隻能步行了,也不算,是騎著三輪拉著雪橇。

遠途搜尋隊伍一共二十個人,朱建國帶隊,周小軍也在,他懂機械,到時候拆儀器要他動手。

裡麵十個人是中央基地給的士兵,他們帶著槍。

千萬彆覺得外麵太平,第二庇護所要不是有士兵駐紮,夏默帶著人不停巡邏,抓到了違法犯罪的人也毫不客氣的處罰,庇護所裡也是一片烏煙瘴氣。

法製和建房一樣,需要一磚一瓦砌起來,但崩塌卻很容易,破壞比建立速度更快。

寧貞當初救下唐少澤和季隊長,也是把兩人分開,確認他們沒有威脅才放心的。

寧貞還回到農莊和父母告彆,寧父寧母自然擔心,但他們也沒阻止女兒。

寧貞安排好一切,帶了一個衛星電話,然後離開了庇護所,傅顧問看著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

中央基地的壓力比地方庇護所大多了,權利鬥爭也激烈,甚至還有人反對抗旱作物的研究,想要研究室內種植技術。

室內種植和無土栽培之前就有,但這種技術種植麵積並不大,而且代價也不便宜。

那些人的意見就是不要管地方庇護所了,中央基地要集結有生力量,確保自己能生存下去就行,拖著那麼多庇護所,遲早自己也會被拖垮。

支持這種觀念的人也不少,他們甚至搞出了人才篩選標準,地方庇護所如果有人達到了這個標準,就能進入中央基地,剩下的人,自求多福吧。

他們稱之為斷尾求生。

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反對這件事,不過如果抗極寒農作物一直沒有眉目,庫存的糧食一直減少下去,地方庇護所管理混亂,人們不停的弱肉強食,中央基地裡讚同斷尾計劃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傅顧問是反對派,他自願過來地方庇護所當顧問,就是想讓中央基地的人知道,他們想要斷掉的尾,也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寧貞一行人出發了,得虧有地圖,否則根本找不到目標。

沿途見不到人,一片冰雪死寂,還有各種各樣凍僵的屍體,目睹這些,心情自然不會好。

大家看到超市店鋪之類也會進去搜尋一番,但基本沒找到多少吃的。

寧貞道,“災難來之前有過一段緩衝期,那時候市麵上的食物就沒多少了,除非我們能找到倉儲中心,否者就不會有大批量的食物。”

各地政府的糧倉也在災難一開始的時候用的差不多了。

又過了這麼久,幸存者也把能找到的食物都拿走了。

但寧貞等人也不是一無所獲,急凍死了一大批人,有些地方乾脆成了無人區,大批量的食物沒有,進入民居,特彆是鄉下,還是能找到糧食的。

大家隻要能帶就都帶上。

偶爾也會見到活人,雙方都很警惕,隻要對方沒有惡意,寧貞會給一些糧食,告訴他們最近的庇護所在那裡。

有人問他們來自哪裡,寧貞也會畫一幅簡單的地圖給他們,何去何從都看他們的意願。

不過寧貞等人沒有去任何庇護所,他們全是繞著庇護所前進,現在各地庇護所都是各自為政,要不是對中央基地還有所求,有些庇護所連中央基地都不想理會。

抱團排外並不稀奇,寧貞等人進了個不知底細的庇護所,就怕有的進沒得出。

想當初唐少澤都差點死在梧桐市第一庇護所。

寧貞他們手裡還有不少武器,特彆是槍械等物資,隻要有人眼熱,就會給他們帶來危險。

食物足夠的情況下,繞開庇護所是最佳選擇。

走了半個多月,終於來到了唐少澤告知的地址,是一家研究院,大門敞開,門窗全都破損了,應該有人來搜尋過物資。

屋內也是一片狼藉,還有一些屍體,好在機器看著是完好的,至於能不能用不知道。

寧貞找出清單,把找到的儀器劃掉,同時給庇護所打電話,讓他們開車來把機器帶走,寧貞還要去下一個地方確認。

到了下一處,運氣不怎麼好,房子都被燒了,裡麵的東西自然也一塌糊塗了。

有人實在忍不住,“找東西就找東西,為什麼放火?”

寧貞淡淡道,“絕望之下就想要毀滅一切吧,行了,走吧。”

他們最後趕到集裝箱港口,沒有意外,集裝箱基本都被撬開了,有用的全都沒了,剩下的全是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禦寒的東西。

大家的心都揪了起來,那些試劑,最好沒被毀掉。

集裝箱港口很大,沒有庇護所那人畫的圖,眾人想要找到裝試劑的箱子也不容易。

不過萬幸,裝試劑的箱子居然是完好的,大家臉上露出了笑容。

寧貞打電話,讓卡車來港口。

接下來大家就再把這裡搜一下,那些沒打開的箱子也打開看看。

寧貞也跟著搜尋物資,她發現了一個被砸壞的集裝箱,裡麵的東西自然都毀了,連集裝箱也四分五裂,箱壁扭曲,殘破焦黑,地麵還被砸了個坑。

周小軍喃喃,“這是遭到了導彈打擊嗎?”

立馬有人反對,“導彈的話,這個港口都毀了,是不是飛機掉了下來?”

眾人七嘴八舌,“飛機掉下來範圍也很大,這裡破壞的範圍並不大啊。”

“我看過一個電視,是不是飛機上的尿掉了下來?”

“嘔,你好惡心!”

有人遲疑道,“這個,會不會是隕石坑啊?”

寧貞立馬想起彗星的新聞。

眾人都覺得是。

寧貞很感興趣,天外之石啊。

她道,“能不能取出來?”

周小軍道,“要它乾嘛?”

和平時期,隕石或許還能當個收藏品,現在沒有一點價值。

寧貞笑道,“我還沒見過隕石呢,就想看看,小的話就帶走,大的話就不要了。”

其實這些人都沒見過隕石,於是就有人跳了下去,從坑底撿到了一大一小兩塊隕石,也就拳頭般大小。

眾人都好奇圍上來觀看,黑黢黢的,表麵麻麻賴賴,手感挺沉,沒發現什麼特彆,好奇過也就算了,寧貞把兩塊石頭放好,眾人繼續去尋找物資。

兩天後,卡車來到了港口,大家把試劑搬上了車,把找到的其他能用的物資也帶回去。

回到第二庇護所,寧貞馬不停蹄帶著儀器和試劑去中央基地,這些東西也得換些物資回來,不能白送。

寧貞還是第一次來中央基地,這裡地處北方,更加寒冷,冰雪也更厚。

冰雪的厚度達到了十幾米,兩層高的建築全在冰雪下。

然後寧貞見識到了冰雪下麵四通八達的通道,全是人們挖出來的,為了預防坍塌,通道還做了加固。

這些通道比蜘蛛網還密,非常複雜,沒人帶路的話肯定會迷路。

據說也有人提議在雪麵上搭建通道,有人道,“如果繼續下雪,我們搭建的通道很快也會被淹沒,不如從底下挖,雪下得再多,通道也不會被影響。”

最後就采納了這個方法。

寧貞看到大的通道還能開車。

唐少澤親自接待了她,看到這麼多儀器和試劑非常高興,寧貞道,“能不能用還不知道呢。”

唐少澤道,“我看過了,基本都是完好的,有點小問題也沒關係,隻要能修就行,你幫了我們大忙。”

寧貞道,“那為什麼不讓地方庇護所幫著尋找這些東西呢?中央基地開口,地方庇護所不會不答應的。”

唐少澤苦笑,“這種事情,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們隻是一群書呆子,調度分配管理這些我們也不懂,也不會讓我們插手,我們想要什麼隻能打報告,等待上頭批複。”

答不答應兩說,答應了什麼時候辦到也是個未知數。

寧貞懂了,她安慰唐少澤,“國家也有困難,我們也要體諒,行了,反正我閒著沒事,你以後需要幫忙的儘管開口。”

唐少澤感激地看了寧貞一眼,“那個,我們院長也想謝謝你,還想請你吃一頓飯。”

這批儀器和試劑真的讓他們精神一振,停滯的研究終於能繼續了。

大家都說要謝謝寧貞,還都誇唐少澤好樣的。

唐少澤十分不好意思。

寧貞見到了不少科研界大拿,好幾個老人親自向寧貞道謝,寧貞站起來不敢受,“太客氣了,受之有愧,你們的研究是為了大家,幫你們是應該的。”

還有其他項目的研究人員眼巴巴看著寧貞,很希望她也能幫幫他們的忙。

一頓飯下來,寧貞又收到了厚厚一疊拜托。

她也有些哭笑不得,但看著那些殷切的眼神,她也無法拒絕,好在這些人並不是逼著她一定做到,而是,“如果方便的話,恰好看到的話,那就請幫一下忙。”

待吃完飯,唐少澤送她去招待所,一路上很是窘迫,他低聲道,“做不到沒關係的,我們都知道這很困難。”

寧貞道,“也就是按照地址尋找一下,算不得特彆麻煩,再說,找到了東西也能交換物資,我們不吃虧。”

唐少澤心下稍安。

他把寧貞送到招待所,在大廳見到了常舒,常舒明顯早就等在這裡了,唐少澤眉頭皺了起來。

常舒,也就是高長書,他憑借手裡的物資在災難來臨時站穩了腳跟,之前是他要仰仗方家,災難來臨時是方家要依靠他。

高長書的嶽父是個生意人,災難來臨時腦子裡還沒轉過彎,隻想要借機發一筆大財,高長書卻發現了自己進入仕途的捷徑。

他了解過在這個社會裡怎麼才能當官,後來遺憾的發現,他想要入仕途有些困難,這裡入仕途的第一步是公務員,他也能考。

但是,如果考四書五經聖人言策論什麼的他在行,公務員考試,嗯嗯嗯,他好像不行。

常識他好些都不知道,還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偉人理論,完全顛覆了他的三觀。

從這條路做官是辦不到了,基本上高長書在這裡是當不了官的,但他也發現,這個社會商人的地位並不低。

甚至隻要你足夠有錢,你也能撈個代表當當。

所以高長書並不排斥和方音結婚,災難來的時候他和方音的女兒剛剛出生。

高長書勸老丈人不要鼠目寸光,錢隨時隨地能賺,提高階級才是最重要的。

高長書做官可是一把好手,他利用手裡的物資和老丈人的資源在中央基地站穩了腳跟,還搭上了一個大領導。

急凍後中央基地也傷亡慘重,高長書卻如魚得水,終於一步步高升,如今,他也是手裡有權的人了。

他是斷尾計劃的支持者,也是推動者。

上輩子做官稱之為放牧民眾,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官是比民高一等的存在。

而在這裡,不管實際如何,做官是為人民服務,基調就不一樣。

高長書一點都不認同這種理論,人就是要分三六九等,愚民隻配給上層輸血。

其實寧貞一開始也有這種思想,但她本身也是被封建男權壓迫的一員,她管理內宅中饋的時候要和掌櫃,莊頭,外管家,管家媳婦等人打交道,她知道這些人並不愚昧,都很狡猾。

她處在剝削彆人,也被人壓迫的地位,來到這個世界後反思就比高長書深刻。

她在季隊長的建議下成立第二庇護所,在幫助災民的時候也在學習,學習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放下自己無形中的傲慢。

而高長書並未反思過,他隻想攫取更多的權利,重新成為人上人,之前做的一切,隻是為了獲得政績,為自己的仕途鋪路。

上輩子,某地發生了災難,朝廷撥下賑災銀子,假如有十萬兩,災民可能一萬都用不到,官員和當地鄉紳地主全瓜分光了都有可能。

那災民怎麼辦?

那有什麼的,管他們去死,為了錢,把災民乾掉都有可能,武將為了功勳,殺良冒功的都有。

又能如何?你自己身份低賤,就隻能被踐踏。

民告官還得先挨一頓板子,做官就是高人一等。

在這裡就不行。

高長書也發現了有人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大家都不會宣之於口,會扯各種借口掩蓋自己真實的目的。

他自然和這些人非常合得來談的攏。

斷尾計劃一開始讚同的人就很少,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抗極寒農作物又毫無眉目,有些人的態度也會跟著改變。

不管怎麼說,哪怕全人類都要死,絕大對數人也希望自己是最後一個死的,最好是彆死。

這時候梧桐市第二庇護所所長卻送來了一批研究用的物資,這等於是狠狠打擊了斷尾計劃。

高長書就想要來看看寧貞,評估一下這個所長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