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貴女二十四(1 / 1)

進入第二庇護所的人都要登記個人資料, 還要大家提供身份證明,災難到現在快一年了,很多固有的秩序早就沒了, 但身份證人們大多還帶著,就是沒帶, 手機裡也有照片, 第二庇護所提供充電,可以打開看。

手機即便沒用了大家也都沒扔, 裡麵多多少少有親人的照片。

第一庇護所隻登記簡單信息,不需要提供證明,隻要你拿的出物資, 然後還要乾活換吃喝,其他都不管。

寧貞這裡不這樣, 你帶來的物資還是你的,沒人會來收取, 但乾活是必須的, 否者吃喝自理。

你的物資多, 也能不乾活, 但住房子睡床也得付租金。

現在過來第二庇護所的都是兩手空空的人, 沒人有多餘的物資,人人都在積極乾活,這裡乾活多能換到更多的食物。

為了便於管理, 災民們都會分組, 一組十人,有個組長,組長除了帶領組員領任務乾活,還會監督組員。

最簡單的就是組員今天滿不滿員, 不滿員的話缺了誰,乾嘛去了。

至於為什麼要知道這點,你們少了人,分配工作的時候就要減少啊,要不然你們這組不就要多乾活了麼。

這樣一來災民的動向管理層掌握的十分清楚。

分組後連打架鬥毆小偷小摸基本都杜絕了,一來是這樣乾這裡不容許。

二來你也會被人們排斥,誰都不願同一個惡霸在一個組裡。

違反規定多了,重的噶了你,比如搶劫□□之類,有一個殺一個,輕的也會被趕出庇護所。

第二庇護所規矩很多很嚴,但人們反而覺得安心。

這種情況下顧建平派來的心腹進出第二庇護所,以為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道他的行為早就被人看在眼裡了。

第二庇護所幾乎每天都有人過來,顧建平安排的其他人也混在裡麵。

但他忘了,第二庇護所的災民基本都是第一庇護所過來的,這些人裡總會有人認得顧建平派來的人,而那些人卻不認識所有的災民。

有些災民就會覺得奇怪,那些人在顧建平那裡可是吃香喝辣的,怎麼就換了衣服來了這裡?

朝陽區民眾其實哪裡都有,夏默很快就盯上了他們。

顧建平派來的人無論做什麼都覺得束手束腳,說壞話吧,彆人覺得說的人是傻子,“這裡還不好?彆的不說,熱水隨時隨地都有,在那邊的時候我們可是連一口熱水都喝不上!”

“你們的追求太低了,一口熱水就把你們收買了?上頭的人吃喝都是好東西,就哄著我們乾活呢!”

“嗬嗬,夏隊長每天都和我們一起吃飯,他總不會吃了兩個大饅頭,然後再背著我們去吃烤雞腿吧?”

“夏默……他不過是裝的,你們知道寧總吃什麼嗎?”

“我知道,寧總吃的和我們一樣,我看見了,今天她還把自己的湯分了一半給小磊。”

“我也看見了,寧總吃飯也不避開我們啊。”

“賀助理吃的也和我們一樣。”

挑撥的人語塞,他根本就沒在意,他覺得這裡的管理層和顧建平那裡的肯定差不多,最多做做表麵功夫。

想搞破壞吧,重要設施旁邊一直有人看守,靠近了就會有好幾雙眼睛盯著你,組長更是跟著你碎碎念,“好好乾活行不行,我們小組的績效全都被你拉低了!”

最後這些人心一橫,決定對寧貞下手,擒賊先擒王,搞掉了寧貞再搞掉一些不聽話的人,這裡也就玩了!

顧建平以前也是這麼乾的。

寧貞早就在防範他們,她甚至知道這些人是顧建平安排的,權利的爭奪一直伴隨著血雨腥風,她一直都明白。

寧貞主動給這些人創造機會,賀哲反對,“您不能冒險!”

白燕妮也不讚同,“直接把他們抓起來就好了,倒是浪費時間門和他們周旋,我也是搞不懂,都到了這個地步,不說齊心合力生存下去,反倒是一個勁內耗,顧建平小腦萎縮啊!”

白燕妮主要負責女性的安置和分配工作,她聽到了不少第一庇護所的事,往往聽得她怒火中燒。

寧貞笑了,“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是顧建平的人,也不能用揣測的罪名抓他們,你們放心,這些人很自大,而且他們手裡沒有槍,我不會有事的,早點處理了他們,庇護所才能更健康地發展。”

顧建平手裡也有槍,但子彈沒多少,國家隻下撥必需物資,不包含槍械。

顧建平也不願和寧貞明著對上,哪怕是紙糊的麵子,也得糊著,撕破了可不行。

派一些人裝作匪徒殺寧貞可以,動了槍,性質就不一樣了。

沒幾天,顧建平派來的人就得知寧貞要離開庇護所,聽說找到了什麼物資,寧貞要親自去看一看。

他們決定在外麵截殺寧貞。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他們偷偷埋伏在路邊,準備殺寧貞一個措手不及,誰知道跳出來就挨了子彈,一共十二個人,全都被秦隊長帶兵乾掉了。

寧貞把屍體帶回第二庇護所,向所有災民展示,“這些人潛伏在我們這裡,想要尋找機會奪取庇護所,繼續壓迫大家,這是絕不被容忍的行為,請大家警惕身邊那些想要搞破壞的人,誰都彆想奴役欺壓我們!災難肯定會有戰勝的那天,隻要我們團結一心,每一天都會有希望!”

有人開始鼓掌,緊接著鼓掌的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亮。

剩餘的幾個人看著同伴的屍體,麵色煞白,偷偷找機會跑了,寧貞得知後微微一笑,還派人把這些人扔下的行李送去了第一庇護所。

顧建平得知自己派過去的人被寧貞殺了,沉默了很久,說實話,他也很想把第一庇護所經營成那樣,但是他辦不到,第一庇護所沉屙嚴重,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根本治不了。

首先要把管理層的膿瘡擠掉,增生的贅肉割掉,但這些偏偏是他立足的本錢,所以他辦不到。

既然辦不到,那麼就不能讓第二庇護所這麼井然有序,得讓它和自己的庇護所一樣。

但是他安排的一切都沒用,看著送過來的行李,顧建平知道這是寧貞對他的警告,如果他繼續搞小動作,不要說寧貞,怕是中央基地都不會容忍他,顧建平隻能偃旗息鼓。

半年後,第二庇護所人口達到了萬餘,隻比第一庇護所少一點。

已經在第一庇護所安家落戶,生活尚可的人是不願意興師動眾冒著嚴寒搬家的,顧建平為了保住第一庇護所,也對民眾們溫和了不少,為此他忍痛割讓了很多利益。

中央基地很喜歡地方上的這種局麵,互相掣肘,就不會一家獨大。

寧貞這裡的萬餘人現在不用全擠住在超市裡了,都分到了房子,房子這裡不缺,但是那種防寒保暖的材料不多,因此大家也是擠在有防寒材料的房子裡居住。

沒人嫌擠,能從大宿舍換成小房子,這已經是進步,而且眼見這裡隻會越來越好,大家情緒穩定的很。

不過寧貞沒有民眾們這麼樂觀的看法,如果種不出糧食,中央基地也不可能一直下發食物,得找到新的食物來源。

但是太困難了,災難到現在,氣溫最高也在零下五十度左右,這個溫度人類可以存活,前提得有足夠的物資,特彆是食物,而這裡並沒有。

北方或是南北極,溫度本就低,住在那裡的人已經習慣了低溫,那裡也有能適應低溫的植物和動物,因紐特人還能捕魚。

而在這裡,除了人類,不見任何活物。

寧貞向唐少澤打聽抗極寒農作物的消息,唐少澤回複她,“暫時沒有進展。”

大家都在沒日沒夜的研究,但這個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寧貞也知道急不得,她詢問唐少澤,“有什麼是我們能幫上忙的嗎?”

唐少澤猶豫了一下,寧貞道,“我好不容易才能和你聯係,有話你就說,你們的研究也是為了民眾。”

原來國家承認並下撥物資的庇護所也不是乾吃飯的,各地庇護所也要搜尋中央基地需要的各種機械或是原材料。

中央基地進行生產,然後再下撥物資。

突如其來的極寒讓產業鏈斷掉了,有些生產工作需要專業的人操作,最主要的是能源。

想要發動機器就得有電能,地方庇護所完全不具備生產能力。

那就隻能收集這些東西交給中央基地,換取生存物資。

中央基地現在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加大生產力度,確保民眾不被餓死凍死。

雖然研究極寒環境生存的農作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國家也確實分不出太多的精力確保研究了。

而唐少澤他們做研究也需要設備,而有些設備中央基地並沒有。

唐少澤道,“除了專業設備外,還有一些試劑,如果能找到,那就幫了大忙。”

寧貞道,“你把單據開給我,我們看看能不能幫你們找到。”

唐少澤就給寧貞開了一大份單據。

他還提供了一些設備存在的地址,歎息道,“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凍壞。”

寧貞看著單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掛斷衛星電話,寧貞讓賀哲把夏默等人找來,“我決定組織一隊人向更遠的地方探索。”

夏默道,“去哪兒呢?”

現在庇護所有中央基地的物資,加上四周搜索得來的燃料等物,庇護所如今的生活還不錯,這座數百萬人的大城市突然停擺了,一切都被凍住了。

而活下來的人連第一庇護所算在內也才十萬左右,吃的可能難找,其他東西還是應有儘有的。

燃料也不缺,凡是木質的都可以拿來當燃料。

缺的從始至終都是食物,但不是說了麼,國家並沒有不顧民眾的死活,庇護所能得到食物補給。

現在大家臉上都有笑容,眼裡也有希望。

寧貞道,“目前看著是不錯,不過土地裡一天無法生長出糧食,我們就不能太過樂觀,這是唐少澤需要的專業設備還有試劑,我想,我們應該派人去找一找,如果能推動抗寒作物的研究,也是一件好事啊。”

夏默接過單據,隻看了一眼就撓頭,“這玩意我們可不懂。”

寧貞也笑了,“我也看不懂,那就去問問大家,看看有誰能懂。其實懂不懂無所謂,能知道這些東西去哪裡尋找就行了。”沒有地址,找這些東西就如同大海撈針。

賀哲立馬去執行這個任務。

庇護所裡的人確實都不懂這些玩意,但寧貞也不需要他們懂,隻是詢問是否有人知道這些儀器的下落,給個地址什麼的就可以,哪怕給個範圍也好,這樣也能有個搜索的目標。

唐少澤給的是儀器的大概地址,但那些試劑什麼的寧貞也不知道去哪兒找。

有人嘀咕,“大家都知道抗寒作物的重要性,為什麼不全力支持科學家們的研究?”

寧貞道,“肯定也有他們的困難。”

尋找儀器和試劑都需要人力甚至能源,大家都知道抗寒作物的重要,但目前人們眼皮子低下的危機是肚子和寒冷,火燒眉毛隻能顧眼下,國家能把專家集中起來就不錯了。

而且梧桐市兩個庇護所明裡暗裡都交手了幾次,中央基地就能一片和諧?肯定也有權利鬥爭。

那目前沒有任何進展的抗寒作物研究就肯定會被往後排。

寧貞覺得,一開始中央基地也是支持他們的,但沒有進展,那就會有人提出質疑,寶貴的人力和資源不能隻砸在沒有進展的研究上,那唐少澤等人就拿不到更多資源了。

這裡麵原因複雜,不能說中央基地的人目光短淺,隻能說各有各的困難,對中央基地來講,除了要喂飽基地裡的人,還有全國那麼多庇護所要下撥物資,實在也是分身乏術。

很快賀哲帶來了一個人,那個人不知道這些是什麼玩意,但他在大災前在某地港港口工作,他知道有一批貨物在大災前正好卸貨,他經手的手續,裡麵就有進口的各種試劑。

他道,“我隻知道這是搞研究用的,具體用在哪方麵不清楚。”

寧貞馬上把地圖翻出來,尋找那個港口的位置。

從地圖上看距離梧桐市不遠,但實際上也有幾百公裡。

寧貞做了標注,對那人道,“謝謝你,會給你記貢獻值的。”

那人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您太客氣了,應該的。”

儀器和試劑都有了下落,那就要前去尋找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