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王莽就成了大司馬繼任者唯一人選,距離人極之位,隻有一步之遙。
現在唯一要等的,就是等王根退任。
但權力這種東西,誰能輕易放手。
王莽這一等,就是八年!
綏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八年,王根病重,王莽終於等到這天!
王根上本,舉薦王莽代替自己任大司馬,這時候,王莽38歲。
但第二年,漢成帝駕崩。太子劉欣繼位,史稱漢哀帝。
隨著劉欣登基,王家開始失勢,劉欣的母親傅太後及其家族傅家,還有老婆丁皇後及其家族丁家開始得勢,有取代王家的趨勢。
王莽作為這時候王家的領頭人,在這種形勢下被迫辭任大司馬一職,並返回自己封地閉門不出,韜光養晦,同時避免留下口實,惹來王家滅門之禍。
這時候出了一件大事。王莽的二兒子王獲在家殺死了一名家奴。王莽為保命,對親子痛下殺手,逼迫王獲自儘。王獲是王莽四個兒子中,第一個被逼自殺的,其他三個,後來全部是同樣的結局。
王獲死後,王莽名聲大振,京城聚集幾萬官員和百姓,為王莽被罷官上街抗議。漢哀帝迫於形勢,隻好將王莽召回,命他進宮侍奉王太後,但卻並沒有恢複他的官職。
而漢哀帝身體很差,隻當了幾年皇帝,二十七歲就駕崩了,沒有留下子嗣。
此時宮中形勢複雜,傅太後及傅家和丁皇後及丁家都有爭權野心。
王太後王政君和王莽為控製形勢,漢哀帝一駕崩,王太後便起駕未央宮,強收傳國玉璽,防止大權旁落,同時王太後又命百官公開舉薦大司馬人選。
群臣知道丁家傅家失勢,紛紛舉薦王莽接任。
王莽等於又苦熬了八年,外加一個兒子的代價,終於第二次掌握天下兵權。
王莽接任後,為防止漢哀帝奪權一幕再次發生,精心挑選漢室宗親中,年僅九歲的劉衎(kan,第四聲)繼位,史稱漢平帝。而王莽自己代理政務。
之後王莽野心漸漸不再掩飾,他開始排除異己,扶持親信。甚至連王政君王老太後,以及王家其他德高望重長輩,也被王莽排擠。
元始五年,也就是公元五年,漢平帝抱病駕崩。王莽又立隻有兩歲的劉嬰(孺子嬰)為皇太子,並讓群臣上表,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稱為“假皇帝”,或“攝皇帝”。
此時王莽五十一歲。
又過三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要接受孺子嬰禪讓,自己稱帝。
王政君被王莽氣得破口大罵,並將傳國玉璽狠狠摔在地上。結果傳國玉璽摔缺了一個角。
王莽小心的手捧起缺了一個角的傳國玉璽,入高廟拜受帝位,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年號為始建國元年。
此時王莽無十四歲。距離他第二次當上大司馬,正好又是八年。
王莽得到天下時,西漢豪強兼並土地,窮苦百姓流離失所,天下已開始現出亂象。
王莽自認胸懷一幅拯救萬民的韜略,自己終於權傾天下,唯我獨尊,他可以放手按照自己理想,改造天下了。
其中改革重要一環,就是培養和重用讀書人。
王莽因自己是讀書人出身,認為重用培養讀書人,是江山永固重要一環,因此王莽命在常安開太學,不論門第,隻問學識,廣招天下才俊加以培養。
當時到太學讀書的人之中,就有劉秀。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漢景帝劉啟的七世孫。
景帝劉啟有一個妃子叫程姬。
一日程姬月事來了。但她怕麻煩沒有掛不能侍寢的“綠頭牌”。
但不知為何,一年也臨幸不了她幾次的景帝,不知怎麼就想起她了,當天夜裡突然到了她的寢宮。
天家無小事,皇後妃子陪侍皇帝,不隻為了皇帝快樂,也是要儘量多留子嗣。
因而每一次皇帝臨幸都十分寶貴,月事不報則為大罪。
程姬慌亂中發現景帝來時已經飲醉,大膽在侍寢時,讓自己的侍女唐氏代替自己。
沒想到這個唐氏也和後來的王政君一樣,也是一次就留下了天家骨肉,生下了一個小王子劉發。
因為劉發來曆,漢景帝自然十分不喜歡劉發。按照規製,所有天家男丁,都要封王,並要在外給一塊封地。因此在他成年後,漢景帝就選了在當時算是極為偏遠的長沙一帶,劃了一塊封地,給他了一個不怎麼得意的封號:“長沙王”。
這個長沙王,就是劉秀一支的六世祖。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劉秀和王莽兩人後來分彆坐了龍椅,還都要感謝王政君和唐氏一夜一次,就能懷上龍種這樣的神技。
後來劉氏宗親內部奪權,七個劉姓王聯合叛亂,和景帝爭奪天下。叛亂評定後,景帝為防止宗親內部再起爭鬥,想了一個辦法,向天下頒布推恩令。該令規定宗親繼承父親封地時,不再實行嫡長子繼承一切的原則,而是所有兒子平分老子封地。這樣一代一代下來,每個宗親控製的封地麵積迅速縮小。
封地小了,力量也就小了,就無法再對朝廷構成威脅。
長沙王的封地,到劉秀出生的時候,早就被他們一脈眾多劉氏宗親分得瑣碎,眾人已經和普通百姓無甚大區彆。劉秀父親劉欣早年貧困保不住田產,後來找了個門路,弄了個官當。
劉欽官職陳留鎮濟陽縣縣令,濟陽縣那裡有漢武帝時候修的一座行宮,叫做濟陽宮。
漢武帝巡幸時候在這住過一次,之後這座行宮就全部荒廢了。
劉秀母親要生產劉秀時,劉欽家裡貧困,劉欽就大膽讓老婆住進這座荒廢的行宮。
劉秀出生的時候已經入夜,劉欽焦急的等在外麵,突然聽到一聲嬰孩啼哭,劉秀誕生了。劉欽心中擔憂落地,立即轉頭循聲望去,卻驚異看到整座行宮破敗的窗子裡,都有奇異的赤光射出!
不久赤光消散,接生婆出來恭喜劉欽道:“恭喜劉縣令,家中添了個大胖小子!”
“剛才我見窗中有異光射出?此光來自何處?!”
接生婆道:“想必是您家公子必不是凡胎俗子,那赤紅光芒,是你家公子身上所射!”
劉欽仍不放心,第二日又找來街上算命先生卜卦,算命先生看了卦象後,臉上現出高深莫測表情,眼望著劉欽,也不言語。
劉欽急道:“到底怎樣?”
算命先生說道:“劉老爺莫急,所謂天機不可泄露,幼子出生身伴異光!此為大吉之兆!”
“吉在何處?”
“此為天機,不必多言,不需多言,不敢多言。”
劉欽不得要領,隻好給了賞錢,之後離開。
劉欽回到家中,一眼看到老母與長子劉縯(yan,三聲)站在院中,正在關瞧什麼。
劉欽問:“老母,劉縯,你們在做什麼?”
劉縯道:“父親,您看,昨日弟弟降生,今日這裡一夜之間長了這個東西?”
劉欽皺眉過去看,看到是三株並立的稻草,再仔細看,是結小米的麥穗,每株都整整齊齊接了九穗,麥穗挺拔,比尋常米穗要長一二尺。
“這就奇了。尋常麥穗,最多結不過八穗,這三株卻結九穗,我也是未曾見過。”
劉欽老母說道:“昨夜娃娃降生身帶異光,今日又有這九穗小米長於院中,這都是大吉之兆,這娃娃,日後定能做出一番事業!”
父親劉欽笑了笑,說:“既然這麥穗長出,那就借著這麥穗給幼子起名為秀吧。他排行老三,小名就叫文叔。”
劉秀出生後時雖然有小米與異光吉祥之兆,單自幼並未顯出過人之處。
轉眼劉秀九歲,父親劉欽突然一場大病暴斃,劉秀劉縯兄妹幾個葬了父親後,和母親商量以後怎麼過活,母親讓劉縯他們兄弟三人去投奔南陽郡蔡陽縣的叔父劉良處,劉秀兩個大哥都已經長大,可以幫劉良做工賺錢,剩下劉秀在那裡,也好歹能有口飯吃。而劉秀的母親那點微薄的收入,帶著兩個女兒留在當地,勉強還能過活。
一家幾口無奈淒慘分彆。
三兄弟到了叔父劉良那裡後,劉縯解開包裹,從裡拿出一些銀錢來。
劉良說:“這些錢你要給我?還是用在何處?”
劉縯說:“叔父,這些錢不是給叔父的,而是給我三弟劉秀的。”
“哦?給他?為何?”
劉縯拉過劉秀,說道:“家父去世前,特意囑咐我說三弟不如我身體健壯,可以靠苦力謀生。日後拿這些錢讓他尋一個先生教他讀書,日後也許在功名上,有個出處。這些錢還望叔父幫助尋一個先生,教他讀書。”
劉良十分感慨,點頭答應。
劉秀就這樣,一邊在私塾讀書,一邊幫助家裡做農活。
轉眼又過了五年,王莽篡位登基,改大漢為新朝,同時宣布所有劉姓宗親原有封地特權全部取消,劉秀一家境遇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