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第一場科舉(1 / 1)

衛寧坐在馬匹上,淡漠的看著韓說及其周邊的這群龍泉宮小吏。

他臉上帶著一抹嗤笑,韓說當真以為我會怕這些人的口舌亂傳?

他淡淡乜了一眼韓說,對左右道:“給他殺了。”

韓說渾身一顫,惶恐的瞪大眼睛,質問衛寧道:“太子殿下,微臣犯什麼罪了?為何要殺微臣?”

周圍小吏們噤若寒蟬,此時誰也不敢亂說話。

衛寧反問韓說道:“你真當孤不敢殺你?你私下做的那些蠅營狗苟當真以為孤不知道?”

韓說忙道:“請殿下言明,若有真憑實據,微臣任憑殿下誅殺,若是殿下無緣無故殺臣,那臣死不瞑目!”

“天下官吏也會知曉伱太子是嗜殺之徒,今日你可莫須有殺臣,明日未必不可莫須有殺百官。”

“如此暴虐之君,誰還敢在大漢朝廷為官?”

“縱臣犯了罪,殿下也沒約過律法殺人的權力,還請殿下三思。”

衛寧淡漠的看他一眼,對左右道:“還不動手?”

“殿下!”

韓說全身微微顫抖,“請您切莫衝動!”

當東宮禁軍將韓說控製住後,韓說終於開始慌不擇路。

他發現和衛寧講利害關係已經沒用,因為衛寧壓根不聽這些,於是乎他顫抖的告饒道:“殿下,臣知罪,臣知罪,請殿下饒命,饒了臣啊。”

……

韓說的死在朝廷果真掀起了一陣波瀾。

衛寧的做法顯然太激進了,好一些官吏紛紛上書漢武帝彈劾衛寧目無王法。

或許這一批人中有韓說的人,也或許沒有,總而言之百官是不希望看到衛寧能越過法律之外去殺人的。

你衛寧可以使用陰謀、陽謀等等去算計韓說,讓韓說無話可說,讓大眾知曉他該殺,光明正大的殺。

而不是像你這般動用私刑,直接將韓說殺了。

誠如韓說說的那樣,你今天可以動用私權力去殺韓說,明天是不是可以去殺宰相,去殺六部尚書?

隻要你願意,這天下官吏哪個你不能隨便殺?

故此,百官怎能不膽戰心驚?怎能不紛紛上書漢武帝反對衛寧濫殺無辜?

今天能殺韓說,明天就能殺他們。

可漢武帝的回複卻很簡單,他對百官的回答是,韓說欺君,罪該萬死。

至於怎麼欺君,張湯已經替漢武帝找到了借口。

一個韓說而已,殺了就殺了吧,漢武帝根本不在乎,韓信的後人又怎樣,就算韓信在世,天子還不是想殺就殺?

他的兒子殺人他反而更加高興,這說明他的兒子不是一個仁慈的君主嘛。

……

年關前,田千秋從南疆來了一封信給衛寧,將南疆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衛寧。

南疆安危後,衛寧也放下了心,在南疆,他隻希望征西能安穩執政,相較於其他人來說,征西的性子和為人衛寧了解,因為了解就容易控製,若是換做其他人上台,反而不好控製。

這也是為什麼衛寧要讓田千秋保住征西的原因所在。

元狩三年末,大漢發生了兩件事。

這個年關一定是令人欣喜的,因為秦子榆懷了身孕。

不但秦子榆懷了身孕,趙婕妤也懷孕了。

漢武帝很是高興,兩個孩子還沒出生就給他們分彆取了名諱。

給趙婕妤的兒子取名劉弗陵,給衛寧的孩子取名劉暄。

年夜飯吃完後,衛寧陪著漢武帝來到未央宮南城,俯瞰著繁華的長安城萬家燈火,衛寧笑著對漢武帝道:“父皇,要是都沒生兒子咋辦啊?”

漢武帝道:“那就等以後生了兒子再取這個名字。”

這封建社會,定是重男輕女的,所以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後代是個兒子,越多越好。

母憑子貴嘛,這個成語被發明出來不是沒道理。

“開春全國要進行科舉考試了,都安排妥當了嗎?”

明年開春,大漢的第一屆科考正式開始。

為了科考,大漢已經準備了一年半的時間,衛寧早已讓三省六部重點準備國家的掄才大事。

在察舉製被科舉製給代替的這一年多時間,大漢的官吏青黃不接。

許多衙署都出現大麵積的空缺,原因還是因為人才沒補充上。

明年這種情況就會緩解,科舉製會招攬一大部分人才進入朝廷,彌補官吏的空缺。

“父皇安心,都安排好了。”

長安城燈火如晝,今晚衛寧陪著漢武帝在南城上過了美好的一個年關。

……

到元狩四年二月份的時候,各地方郡國縣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科考。

各地方的小考都在舉辦,今年科舉盛況空前。

三月末的時候,全國各地選拔出五千多名小考及格者,準備在八月份參加國試。

所謂的國試不過隻是第二級考試,考完之後到元狩五年的二月份,才會舉辦中央考試,也是科舉的最後一道關。

考完後這一批人才就具備為官的資格。

元狩四年秋,國試開始,各國考中者不過一千餘人,幾乎淘汰了五分之一的人選。

在明年元狩五年的時候,中央考試還會淘汰一大批人。

衛寧和漢武帝商討過,打算這一批科考錄用控製在一百五十餘人。

換言之,還有十分之一的讀書人要被淘汰,真正有資格為官的也不過一百多人。

元狩四年十月底,秦子榆和趙婕妤分彆誕生了孩子。

漢武帝很高興,因為秦子榆和趙婕妤分彆生下了男嬰。

禮部立刻張羅祭奠禮儀,漢武帝帶著衛寧祭祀高禖,此前漢武帝就祈求過高禖降子,這個時候自然要還願祭祀。

身為皇室人,祭祀是皇家人最日常的事,甚至比批閱奏疏還要重要。

總之不管發生什麼,先祭祀一波是絕對正確的。

到元狩五年二月末,千餘學子齊聚長安,準備今年的科舉考試。

這一年時間,大漢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商業如雨後春筍一般開始冒頭,各地農業更是豐收。

除此外還有一則好消息,江充出使西域已經談好了西域和大漢之間的國家商業貿易。

他沒有辜負漢武帝的期望,如果說此前大漢和西域之間的商業貿易,都是絲綢之路之間的商人獲利。

現在江充談下了大漢和西域國家之間的貿易,那大批錢財都會進入國庫。

江充絕對立下大功凱旋歸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