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那份氣憤感來自於事態脫離掌控。
作為掌控欲極強的帝王,他不能容忍事情在他預料的情況外發展。
必然要去看看陳阿嬌到底在做些什麼。
然而,與他處於平行時空元狩元年(前122年)的劉徹卻又呈現出另一副姿態。
他饒有興致地衡量著天幕裡陳阿嬌的行為以及和他的反應,隻覺得有趣。
哪怕天幕裡的其中一個人是他,也不甚在意。
因為他知道哪怕真的遇到類似的事,也不可能讓自己落於弱勢地位。他既然敢這樣任由著陳阿嬌肆意妄為,說明他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比如,利益交換,就像從前一樣。
至於被“壓製”會不會覺得丟臉,劉徹是沒有這想法的。有所得自然有所失,但也是這般的緣故,他更想去探究天幕展現出來的影像置於的背景。
千年後的世界……製度、風俗、習慣、言行以及更多的情況雖然沒有明確說明,卻又在處處映射。
與當今以及從前都是不同的環境,如果可以真想親自去看看。
以至於劉徹有點恨不得取代天幕裡的自己,他相信在那樣的世界裡汲取到的信息和經驗,一定可以讓大漢更強。
可惜,這天幕隻能看著,不能去體驗。
不過,劉徹也沒有過多的失望。天幕不止他能看見,天下的百姓也能看到。他們在瞧見天幕裡的影像,會有何種看法,估計也隻是純當皇家密料。說不得就像是話本裡的故事,要讓他們大庭廣眾去議論估計也不敢,隻能私底下去說。
尤其這種東西堵不如疏,若是下令不允許去講,有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更重要的是,天幕裡的影像也沒有什麼舉止過分的事。與其去在意那些,還不如看看有哪些收獲。
腦海裡閃過這些想法,劉徹將目光移到衛青身上,“仲卿,你有什麼發現沒有?”
“陳皇後的態度不似以往那般……”衛青有些不知道該用瘋狂來形容,還是以驕橫善妒來形容。畢竟,哪怕現在的皇後是姐姐衛子夫,陳皇後被廢,也不是可以隨便評論的。
但不可否認,天幕裡的陳皇後與過往所見的陳皇後區彆很大。
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件事情在意:“臣記得在不久前天幕裡透露出去病早逝的信息,不知陛下是否也有聽到?”
“你說的這個啊,朕已經叫人去看了。”不管怎麼說,霍去病是他親封的冠軍侯,還是在如此要緊的時刻得知如此重要且震驚的事,又怎麼可能不去重視呢?
衛青聞言,神色有些不好意思,“是臣疏忽了。”
“仲卿不必在意,你是去病的舅舅,會擔心實屬正常。”劉徹注意到他的表情,就明白他的想法,不由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不要多想。
於是,衛青收斂思緒,將話題又引到此刻天幕所展示的場麵:“陛下是否要下令不許眾人議論?”
劉徹聞言,抬頭擰眉望向天幕變得有些影影綽綽的畫麵,不知道是燈光的緣故還是其他原因,但還是可以分辨出天幕裡的他和阿嬌的動作,以及略微銳利的視線。
雖然最後影像從他們的身上離開,轉換到了楊玉環和王昭君那裡,但也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影響。
想了想,他對著衛青說道:“隨便的貼個告示,不用著重講此事,引導百姓把目光放在彆的事情上就好。”
不用再多講,衛青就理解了劉徹的用意。不僅避免可能產生的麻煩,還能調動百姓的積極性。
就這樣,宮外沒多久知道了朝廷的意思。誰能通過天幕所透露的信息製作出相似的用品,就能夠獲得一定的獎勵。儘管有人知道它真正的用意是什麼,但
對此不在乎。切身實際的利益,和毫無所獲的情況,選取哪個聰明人都明白。
尤其這屬於第二次貼的布告,完全可以看出皇帝對人才和天幕的重視。
而且他們也沒有忘記在告示宣讀的過程中所提到的首個人選獲得的獎勵會更多。既如此,又怎麼能把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呢?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自認為沒有那種能力的人直接放棄了朝廷拋來的美事,依然關注著天幕的影像。
這樣的情況對於劉徹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在天幕出現以後他就能想到其結果。
相比之下,他打算去長門宮看看。衛青也因霍去病的事情想要出宮,聊以心安。
於是,君臣都有想要進行的事,便在未央宮殿外分開了。
待劉徹到了長門宮,殿外格外冷清。除了陳阿嬌以外再無她人,如此的情況使得劉徹微挑眉毛,“怎麼不叫人侍候著呢?”
“陛下怎麼來了?”全神貫注於天幕的陳阿嬌聽見劉徹的聲音回頭看向他,眉眼冷淡,不似眾人麵前癡狂的模樣。
劉徹也不意外,他站在距離她不遠處雙手背後語態悠閒的說道:“看著天幕,突然想起你我以前的事,所以想要問阿嬌姐這裡過得還習慣嗎?”
“陛下這事明知故問啊,還有這稱呼,真讓人覺得諷刺。”陳阿嬌悵然若失,低笑出聲,“如今你貴為帝王多年,也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何必再用以前的稱呼。”
“既然阿嬌姐這樣要求了,我也換個叫法好了。”劉徹也不在意陳阿嬌的態度,他頗為隨意的更改了對她的稱呼,“對於天幕裡的情景,阿嬌你有什麼看法?”
“陛下有什麼想要說的直接說好了,不用讓我猜。”陳阿嬌不信劉徹此番前來真的是為他提到的那些內容,“也不要打擾我的清淨。”
以前,她是期盼著劉徹能來,她也重獲對方的寵愛。可自從天幕出現,天幕裡的她出現,驕縱肆意的模樣令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是她又不是她,卻讓她感到羨慕。還有那樣的世界,那樣的人生,讓她不禁生出一種如果不在意劉徹可以變成那般,她也儘量不去在意。
事實上,隻要在天幕的播放時間裡,好像真的能消減凝聚在對方身上的注意力。
劉徹聽著她的話,似訝異又似失笑,最後唇角扯出無奈的笑容,“好吧,阿嬌對這天幕影像裡所呈現的信息有多少了解。”
如此平心氣和的劉徹令陳阿嬌有些恍惚,又很快的恢複冷然的態度:“陛下想要的東西打算用什麼來替換?”
“你想要什麼?”劉徹聞言雙目微眯注視著陳阿嬌,頗有種她提出過分的要求就甩袖而去的意味。
誰知陳阿嬌來了句:“還沒想好,你隻要記得欠我一個要求就行。”
劉徹沒有馬上應允,陳阿嬌也不催促,就那麼漫不經心的任由著他打量。
良久後,他才點頭。反正他也不怕,甚至還在那要求前加了限定詞:不可能恢複你的皇後之位,也不可能廢太子,不可能……總之動搖國本的要求都不可能允諾。
在說著這些的時候,劉徹也關注著陳阿嬌的反應,卻見她很平淡的接受了。
這樣的模樣令劉徹心底犯嘀咕,卻也沒有提出來,而是收斂思緒便說起事情來。
在他們說的過程中,天幕裡仍然進行著景象。
【被王昭君拉進舞廳中央後,楊玉環發現了舞台上打碟的人,赫然是本該出國的西施,她穿著黑色的皮衣,彩色的眼影放在她身上有種相得益彰的感覺,從側麵看可以發覺她眉眼間亮晶晶的,仿佛貼了亮片。而在她的脖頸處還懸掛著一副炫黑色的耳機。
似乎是看到她和王昭君,還抬起手朝著她們所在的方向揮了揮手。
這讓楊玉環下意識的跟著點了點頭,旋即她反應過來湊到王昭君的耳邊詢問是怎麼回事,“你不是說夷光和貂蟬去國外了嗎?我們怎麼會在這裡看見她呢?還有貂蟬,她在哪裡?”
然而,還不待王昭君開口回答,楊玉環便瞧見了正在蹦迪的貂蟬。
與西施的著裝不同,在貂蟬身上的是一套露臍衫和牛仔短褲。她跟著西施打碟的節奏瘋狂的扭動著腰肢和臀部,仿佛要把所有的煩惱揮散掉。
在她身邊同她一起蹦迪的好像是——呂布?
楊玉環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呂布,但注意到她視線的王昭君卻是認出來了:“嘖,怎麼貂蟬又被呂布給纏上了?這次還專門修剪了發型和容貌,看來是不追到貂蟬善不罷休啊!”
“所以,這是怎麼回事?”楊玉環有點疑惑。
感受到她的情緒,王昭君笑著解釋:“你不知道正常,若不是偶然發現,我也不曉得呂布一直在追貂蟬。自從來到這世界以後,貂蟬就斷掉了過往的感情,但呂布不想斷。哪怕他被貂蟬送進幾次警局,也要和她在一起。所以呢,就是你看見的這般,為了迎合貂蟬的喜好,蹦迪、打碟還有其他貂蟬感興趣的東西通通學了。”
得到這番說明的楊玉環心裡有些複雜,更讓她感到複雜的還有偶然出現的李瑁:“玉娘。”
一旁的王昭君衝著他點點頭,然後將楊玉環帶到另一邊,讓她放開點跟隨音樂節奏跳舞,並且大聲對著她說道:“不管怎麼樣,我們現今處於的世界,隻有你願意,沒有人敢強迫你。無論是像阿嬌、呂雉、武則天那般的生活,還是像夷光、我、貂蟬這樣的生活,亦或者是來來往往那些人的生活都可以。尤其是像貂蟬,選不選擇和呂布在一起,權利全在她。你也是,你以前的丈夫李瑁、李隆基統統不是事,他們要是想和你在一起,就得由他們去改變。就像呂布一樣,為了貂蟬去改變。”
最後,她重重的拍著她的肩膀說道:“現在的社會,可不是隻有男人才能決定未來,女性也同樣可以做主!”】
隨著王昭君的話音落下,天幕裡的人影也慢慢地在閃爍的燈光秀下消散。
眾人也逐漸意識到這個節目結束了,待看見甜酒的身影,聽到她的話以後,更是知道自己猜對了。
四大美人的情景劇就到這裡了,大家有沒有在裡麵瞧見什麼意外的人啊?
(我本來還以為隻是四大美人,沒有想到還出現了其他的人物,真是驚喜啊!)
(有些遺憾,怎麼唐玄宗沒有和李瑁撞上啊!感覺畫麵會很好看,畢竟時代不同了嘛!也不曉得李瑁會不會把玉環給搶回去呢?)
(感覺有點難度吧,畢竟李隆基是他爹,雖然新時代背景,但當爹的怎麼可能會讓兒子把玉環給再搶回去呢?可彆來個大義滅親啊!)
(呂布的表現是沒有想到的,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姐姐們獨自美麗QwQ)
(新時代當然是以事業為主啦!男人都滾粗啊!)
……
甜酒注意到這些彈幕頓時跟著笑了起來,但還是輕咳了聲止住笑意,繼續說了起來。
你們發的彈幕速度有點快誒,還有那些問題,看來我得先記下來再跟你們回答啊!
旋即,甜酒好像想到什麼,做出一個決定。
這樣吧,在新的節目播放前,我們就來個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期間你們有什麼想要說的,想要問的都可以通過彈幕說出來,我呢,也拿筆把一些東西記下來,到時候可以統一回答。怎麼樣?
對於甜酒提出的建議,觀看直播的人沒有任何的意見。
甜酒見狀,也從放置著電腦另旁的書架上拿出筆記本和中性筆擺在桌子前開始記錄起來。
這樣的情況以至
於後麵進入直播間的遊客還以為是來錯了地方,不禁抬眼看直播間區域,發現是曆史區並不是學習區。不過在詢問直播間裡的人得知具體緣由後,也進入了討論。
*
而在與相距千年百年的平行世界裡,觀看天幕的人也趁此機會商討起來剛結束的直播內容與之前直播內容裡所透露出來的訊息。
比如,貞觀二年·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真的沒有想到,《四大美人》居然又和自家扯上關係了。
就像他以為《廢太子茶話會》講的會是其他人,結果直接給他來了個李承乾,還透露出未來那麼些內容。
好在,這事情也挺容易解決的。
可不等他放鬆多久,新的內容又透露出皇家醜事。唐玄宗李隆基,也不知道是誰的後代,你說天下女人那麼多,怎麼就非得搶兒子的呢?
說實話,在看到彈幕的那麼瞬間,李世民有些眼前一黑。他都有些懷疑民間對皇家的議論更重了。
有可能都不談天幕裡太子做的事,直接轉提起李隆基和李瑁的情況。
雖然這對於當前的情況是好事,可醜事也會影響皇家形象。
在他身邊站著的長孫無忌等人自然是能想到他在擔憂什麼,當然這也和李世民沒有遮掩有點關係。
畢竟,作為身邊的人,他們也知道李世民就有過納弟媳為妃,如今天幕卻透露在往後的皇帝裡也有類似的行為,如何不讓他在意呢?
但是這種事也不能強製要求民間不許談論,有時候越製止越會讓人在意。
而且,估計陛下一旦有那樣的想法,魏征就會率先去阻止來諷刺是他開的壞頭。
想著魏征的性格,這樣的情況是極大可能發生的。
朝著對方所在位置看去,果不其然魏征心有準備,就等陛下開口了。
李世民自然也瞧見了魏征躍躍欲試的表情,那種隨時要諫言的態度不亞於在他頭頂潑下一盆涼水,也讓他心底的想法瞬間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