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攻取貝爾格萊德(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4628 字 11個月前

曲桑乾站在帳篷外,看著夜色燃起火光的貝爾格萊德。

這座城市已經被塞爾維亞人搞成了篩子,處處有恐襲,處處有陷井。

南華的飛機不斷播撒傳單,上麵號召塞爾維亞人對奧匈敵人發起襲擊,趕走侵略者。

同時還對奧匈帝國的士兵發動勸降,帶著戰友投誠的給予獎勵,殺死軍官帶著軍官的證件來投降也有獎勵。

隻身來投降的沒有獎勵,但是可以保命。

發完傳單就是轟炸,大規模的轟炸,每天2000枚炸彈,分早、中、晚三波轟炸。

連續轟炸一周後,再發傳單,這下子很多奧匈士兵心動了。

等到大部隊通過薩瓦河和多瑙河之後,防守名將倍感疲憊,他隻能頹然的跟著手下官兵往後撤退。

用石頭、刀叉甚至木棍,隻要是能造成傷害的,都是他們的武器。

想要從這個老舊帝國身上吸取養分,獲得震懾的名頭,還是需要一場華麗的戰鬥,來彰顯南華的軍威的!

而城內的塞爾維亞人也沒閒著,襲擊敵人是他們的使命,殺死侵略者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光榮,即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5月18日淩晨,曲桑乾下達了針對貝爾格萊德的總攻令。

……

若是南華一直不進攻,奧匈帝國的軍隊絕對會自行潰敗。

斯韋托紮爾.博羅耶維奇很想同南華軍進行一場堂堂正正的會戰,可惜南華軍根本不主動出擊,隻是搞些小動作。

另外西線的流感病毒也給他的士兵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雖然這種病毒致死率低,但是大量的士兵患病,渾身肌肉酸痛,發燒卻是影響戰力的。

曲桑乾立刻回複福煦元帥:南華遠征軍會遵照聯軍司令部的要求儘快進軍的,請福煦元帥以及英國本土放心。

英法聯軍司令福煦元帥更是給曲桑乾司令發來了嘉獎令。

工兵部隊十分嫻熟的在薩瓦河和多瑙河構架浮橋,裝甲車部隊率眾衝擊河上的石橋。

塞爾維亞軍派出19個師充當右路軍進攻,南華軍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石紅聯部的左路軍,以及曲桑乾率領的中路軍,三路大軍50多萬人齊齊進發

曲桑乾敷衍了事,接下來就是進攻奧匈帝國本土了,他以軍務繁忙為由拒絕了攝政王的宴會請求。

亞曆山大一世攝政王,從後方趕來貝爾格萊德對著曲桑乾司令致謝。

這類新聞的傳播更是讓本就關係緊張的官兵矛盾直接升級到了水火不容的階段。

18日下午四點鐘,華、塞聯軍收複貝爾格萊德。

等到了5月初,貝爾格萊德17萬守軍中,因為襲擊、逃跑和轟炸,已經不足13萬人了。

自從敵人散播傳單後,軍隊中經常出現成建製的士兵殺死軍官逃亡的現象。

再等下去,西南方麵軍的崩潰隻是時間問題。

……

奧匈帝國部隊構成複雜,平日裡難免會有矛盾。

若是幾人合力殺死奧匈軍官,則是可以獲得土地房子以及現金獎勵。

攻擊令下達後,800架飛機率先出擊針對奧匈人布置的製高點和軍營進行轟炸。

城內的塞爾維亞居民也成組織的發動針對奧匈士兵的襲擊,斯韋托紮爾.博羅耶維奇這位防守名將根本無法有效的對自己手下軍官做出指揮,因為這些軍官無法有效的指揮自己的士兵。

這些投降者會被安置到塞爾維亞的後方,那邊會有人給他們分配土地房子。

……

黑山的尼古拉一世也在打南華卡塔羅駐軍和英法聯軍的主意,希望駐紮在他們境內的士兵能夠給門第內哥羅的女性多多接觸。

這些俘虜全都編入了俘虜營充當後勤人員,幫助清理廢墟,營救人員。

而且那些可惡的塞爾維亞人,稍不注意就會發起對他的士兵的襲擊。

還有塞爾維亞的官員向攝政王建議,多派國內的育齡女性向南華遠征軍借種,為國家快速繁育人口。

這類新聞根本藏不住,往往很短時間內就能傳遍全軍。

他在薩瓦河上布置再多的重火力點都沒有,因為南華的飛機轟炸和重機槍的掃射,讓他的士兵根本守不住。

不過南華軍部對曲桑乾也下了催促進軍的命令,他們必須儘快攻入奧匈帝國腹地。

一時之間,奧匈軍營內的軍官人人自危,對自己手下的士兵也表現出了防範之意。

另外福煦元帥請求曲司令儘快整軍,爭取早日攻入奧匈帝國內部,讓同盟國的邪惡聯盟儘快垮台。

同時投降的立功人員也會得到獎勵,畢竟塞爾維亞需要人力重建家園。

一旦彆有用心的異族士兵,得到了其他同族的同意,想要投降又想要敵人的獎勵,必然會殺死軍官。

貝爾格萊德的戰事勝利,使得精神緊張的西線大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塞爾維亞經過戰爭之後人口損失很大,正需要人口補充。

此役殲敵4.3萬人,俘虜8萬人。

奧匈軍中的那些靈活派族裔官兵臨投降時,為了能夠立功會冒險攻擊友軍,然後拿著友軍軍官的證件去向協約國一方投降。

而且敵人還每隔一段時間就播撒傳單,甚至還誘騙士兵,投降就能得到治療流感的特效藥。

繳獲的大量輜重和武器,南華要了一半,另一半給塞爾維亞人。

基本上每天都有奧匈帝國的士兵前來投降,大多是波黑、捷克以及馬紮爾(匈牙利)人。

……

上麵用各種語言列明了,攜帶戰友一起投降,每人都獎勵土地。

對方稱讚曲司令為協約國的勝利大業貢獻了強大助力,為立誌消滅邪惡勢力的協約國所有戰士都打了一劑強心針,鼓舞了協約國的軍心士氣。

再加上貝爾格萊德城內將近10萬居民,這場戰鬥直接變成了60多萬人圍攻13萬奧匈軍的殲滅戰。

大勢已去的奧匈西南方麵軍,除了死忠的日耳曼人和克羅地亞人外,其他的種族士兵大多乖乖投降。

這些細節在平時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戰場的高壓之下,一些小小的不滿會逐漸發酵成大仇恨。

5月25日,南華遠征軍翻越巴爾乾山地,5萬全副機械化的先鋒軍,踏上了匈牙利平原,向著布達佩斯進發。

……

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一邊瘋狂大罵斯韋托紮爾.博羅耶維奇名不副實,一邊同他的親近幕僚約瑟夫大公商議該怎麼布置新的防線,來阻擋氣勢如虹的南華遠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