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國務會議農牧業(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4998 字 11個月前

“至於羅德西亞公司,目前我們已經填充了30萬移民,主要分布在楠普拉地區以及馬拉維湖區。

下一步我們打算繼續在這一地區投入移民,力爭在1918年前移民再投入200~300萬人。

羅德西亞公司的沿海地區以及坦葛尼喀大湖區都是比較肥沃的土地,應該大力發展種植業和淡水捕漁業。

至於西非行署往西非行署的移民運送,通過遠洋航運並不太經濟,遠不如東非沿岸方便快捷。

且骷髏海岸地區隱患很大,是以我們建議,儘量開辟陸上交通的方式移民。”

聽到這裡,石錦堂深以為然,“福桐部長的建議很好,交運部李斯特部長應該也做了交通規劃,等下聽他說說吧。”

福桐點頭,“好的,委員長,我的發言完了。”

歐陽庚等福桐離開了演講台,他看向譚耀勳,“譚部長你來說說農林牧漁業方麵的情況。”

譚耀勳起身走到演講台,清了清嗓子,湊到話筒之前發言:“尊敬的石錦堂委員長,歐陽庚總理,下麵我來彙報一下過去五年國內農業部門的工作成績。

目前國內的小麥年產量1280.4萬噸,大豆年產量1312.3萬噸,水稻年產量725.2萬噸,棉花年產量800萬包。

咖啡豆年產量651萬鎊,煙草年產量378萬鎊,劍麻年產量3.2萬噸,蔗糖年產量4600噸,白糖年產量2019噸。

國內的農田開墾數量有了大幅提高,總數達到了3100萬公頃,牧場達到了2995萬公頃。

國有農場在冊職工數達到了1609萬人,這些壯年勞力大大加快了國有農場的農牧業發展。

目前國有農場汽車16188輛,柴油拖拉機14108輛,有了這些農業機械的助力,我們的種植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農民手中掌握的農業機械共有14210多輛,其中以汽車為主,柴油拖拉機的占有率還很低。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工商業部,他們旗下的柴油機械廠一直在和我們農業部門合作,改進拖拉機的輪胎和犁鏵。

我們經過幾年的研究終於解決了拖拉機輪胎的問題。

我們的研發人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拖拉機在輪胎氣不足時,反而比氣很足時的軟地行駛性能更好。

於是我們的研發人員就請輪胎廠的工人,幫著生產出一種大尺寸的高花紋低壓的充氣橡膠輪胎。

這種輪胎經過試驗證明,它能極大提高了輪式拖拉機的行駛和牽引性能。

如今我們的新式柴油拖拉機不但能夠大馬力犁地,還能在馬路上快速通行。

我們已經申請專利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拖拉機就能走出國門為國家的外貿出口出一份力了。

有了新式拖拉機,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我們也在大力發展農用車。

隻是農業機械的大發展,需要用到較多的橡膠,我們的橡膠產量還不充分,我們部門正在考慮在馬島和東印度行署以及隆達行署加大橡膠的種植量。

蘇門答臘那邊的種植園每年的橡膠產量,也遠遠夠不上本土的需求,希望工商業部加大對橡膠的控製,儘量不要外流給他國。”

蘇門答臘那邊自從交給印度移民掌管了以後,鄭明的精力更多用在管控那邊的黑人勞工。

印度管理者為了多獲利,采取誰給的價錢高就賣給誰的策略。

是以英國人和法國人經常在蘇門答臘那邊競爭,本土的需求倒是被印度人忽視了。

“嗯,譚部長的建議很高,王部長注意加強這方麵的管控,經濟效益要讓步本土的需求。”

王忠毅起身點頭:“好的,委員長,我會加強對印度人的管控,不會讓他們太過放肆的。”

譚耀勳點了點頭,繼續發言:“因為我們的國土周遭儘是大洋,漁業生產一直都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也是對國民飲食的重要補充。

隻是因為保鮮技術的瓶頸,我們的沿海捕魚業的發展並不大,漁業生產的從業人數也一直不高。

目前全國的漁業從業人數25.9萬人,年捕魚量80萬噸~100萬噸之間,主要漁獲是龍蝦、沙丁魚、魷魚、金槍魚、鱒魚和鱘魚等。

漁業所獲產品大多數以醃魚為主,另外我們也在嘗試把魚乾打磨成魚粉充作飼料。

漁業產品向來是我們用來出口換取移民的一項重要商品。

……

國庫的物資儲備增幅提速,目前小麥儲備4450萬噸,玉米2845萬噸,水稻1188萬噸,大豆2126萬噸,紅薯乾2917萬噸。

沙丁魚及鱘魚乾44.3萬噸,牛羊鹹肉乾56.6萬噸,棉布512萬匹,煙草391.5萬磅,白糖9138噸,蔗糖1.8萬噸,食鹽5.1萬噸。

另外國有牧場的牛羊馬牲畜也有了大量增長,其中羊4001.1萬隻,牛571萬頭,馬292萬匹,豬350萬頭。

民間蓄養的羊1302萬隻,牛302萬頭,馬41.2萬匹,豬55.1萬頭。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隨著農業機械的普及,馬的數量下降很快,人們對農業機械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畢竟機械隻需要加油就能很好的工作,而牲畜需要額外照顧,耗費的精力較多,性價比在逐步下降。

同時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養殖肉豬了,之前移民剛到時,有肉吃他們就很滿足了。

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以及糧食積存的率的增加,肉豬的養殖規模越發擴大。

人們也越來越不樂意吃野味了,他們更傾向於吃牛、羊、豬這些傳統家畜肉品了。

我們部門也是在察覺到了這種傾向後,開始加大肉豬的養殖量。

同時歐洲對於肉豬的身上的培根製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我們後麵會加大肉豬的養殖量,爭取大幅提高肉豬製品的出口額。”

譚耀勳的嗅覺還是比較靈敏,他對國內以及國際的消費變化洞悉的較早,並及時調整方向,這樣的官員十分難得。

“嗯,農業部門的觀察十分仔細,你們的調整是對的。

我們對野生動物的捕殺也應該製定年度計劃,要野生動物的數量做到有效控製。

既不能讓它們無序擴張危害到我們的農牧業生產,又不能讓它們因種群數量太少而滅絕。

我覺得我們應該引導國民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避免毫無顧忌的亂殺亂墾。

比如我們境內的大象數量十分繁多,每年捕殺一定數量的大象獲取象牙用於出口,剩下的就留下充當種群繁殖的基數。

這件事你們農牧業部門應該提早規劃起來,不光是大象,還有角羚、河馬、鱷魚以及獅子花豹等。

要對這些動物做好管控,總的原則就是可持續發展,任何時候竭澤而漁都是不可取的。

另外隨著我們的移民人數增加,應該提早在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設立一個清晰的分界線,防止野生動物衝撞人類定居區,也正好為野生動物留下足夠的活動空間。

這種政策就叫做‘野生動物保護政策’。

因為我們的人口還太少,現階段可以把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範圍劃大一些。

人類集中居住,隻需要製定好相應的政策,然後潛移默化的影響宣傳。

天長日久,國民們就能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同時也能樹立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理念。”

聽到石委員長這樣說,譚耀勳當即點頭,“好的,委員長,我們會把您的諭示記錄下來,然後一一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