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海軍新貌(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4799 字 11個月前

馬普港(今莫桑比克馬普托港)南岸布置的頗為喜慶,

由於這邊已被軍部辟為軍港,是以這邊不會有無關人員在場。

石錦堂到這裡的時候,發現南華造船廠這邊也僅有船廠的部份員工參加了今天的活動。

薛有福穿著白色海軍禮服,帽徽和領章都是代表將官的金質標識,肩章上是兩顆金星。

南華這邊能夠授予將銜的也就是國防委那幾個人,除了一線兵種司令能夠評上中將,其他的都是少將。

至於德韋特和德拉瑞這兩個布爾人軍官隻給評了準將。

至於校級的高軍銜軍官也很少,大多是少校中校。

畢竟現在沒什麼戰事,給軍官評級太高,以後就沒辦法提升了。

按照石委員長的設計,一線中將在任時基本不會提升上將,除非要退休了,才會提級。

南華國中最先能夠當上上將的也就是田亮這個老將了,他今年已經64歲了,不適合再繼續擔當高階軍職了。

石委員長也同他談過了,明年就會給他安排晉升上將的儀式,然後榮休。

田亮也知足了,他本一外國苦力,要是沒有石委員長提攜,他這輩子估計隻會在美利堅的哪個貧民窟淒慘終老吧。

他能成為一國上將榮休,這已經不是祖宗顯靈能達到的成就了,而是老天開眼的造化。

榮休以後在家安享晚年,也能讓外界明白,石委員長想要的是“君臣相安”。

……

薛有福帶著一群海軍將領來到石委員長身邊齊齊敬禮,

石委員長擺擺手,“都免禮吧。薛司令,帶我去看看你們的新寶貝。”

“委員長,請跟我來。”

薛有福帶路,石錦堂跟在後麵,向著港口的走去,眼前停滿了嶄新的軍艦。

“根據您的要求,我們的造船能力還不夠強,沒必要跟風無畏艦,但是可以搞戰列級巡洋艦,是以我們聯合軍艦設計院,設計了一種戰列級巡洋艦。

目前隻造出了一艘原型艦,就是您看到的這一艘:‘坪山號’。

這艘戰列級巡洋艦排水量達到了12460噸,是我們國內第一艘排水量超過萬噸的巡洋艦,其水線長135.8米,全長137.1米,最大寬度21.4米,吃水8.6米。

裝備了10門305毫米45倍口徑主炮,12門150毫米40倍口徑炮,10門88毫米30倍口徑速射炮,另外裝備了6具460毫米魚雷發射管;主機係統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6500馬力,最大航速26節。

這艘戰巡的主裝甲帶裝甲防護最厚處為229毫米,炮塔正麵裝甲為305毫米。”

眼前的戰艦全身雪白,水線裝甲帶十分厚實,同時在水線附近的位置還敷設一層50毫米厚的穹甲。

穹甲底端伸入水線以下,頂部高出水麵數英尺。

聽到這些繁複數字,石錦堂腦袋有點暈,但他還是問出了關鍵問題“這些艦炮是從哪國進口的?”

“英國,如今來說還是英國人給的艦炮更加合適一些,畢竟我們的戰艦建造技術大多是從英國引進的。

不過我們在建造這艘戰巡的時候,聽從您的建議,儘可能的選擇了電焊技術。

減少鉚釘數量,致使戰艦的重量減輕了不少。”

南華因為石委員長的出現是較早研究電焊技術的,如今南華的電焊工已經能夠熟練掌握惰性氣體保護焊技術。

這些新型技術提供了更加清晰、高效的焊縫,並大大減少了焊接中的雜質和夾雜物。

另外鉚釘在低溫時容易喪失韌性,稍微一受撞擊就會直接斷裂。

這也是泰坦尼克號在大西洋撞到冰山迅速解體的原因,電焊技術則沒有這方麵的弊端。

聽到這裡,石錦堂點了點頭。

“這條戰巡的速度還行,不過我聽說現在已經出現了30節的高速巡洋艦了,你們海軍部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薛有福點頭,“嗯,我們一直在關注這方麵的事。

我們目前正在研究把蒸汽機和柴油機結合起來,共同驅動戰艦的動力方案。”

聽到薛有福的研發計劃,石錦堂不太認同,他記得德國人在一戰後好像就曾嘗試過這種動力方案,當時做出來的巡洋艦在速度方麵不太成功。

但是他也不能直接斷定這種方案不好,隻能斟酌著道:“你們的想法很不錯,但是要充分論證以後再決定要不要建造實體艦船。

畢竟試錯成本較高,咱們國內還不算富裕。”

薛有福心道你這大老板也太摳了,不過他還是附和點頭道:“好的,委員長,我們會謹慎的。”

石錦堂點頭,他又接著補充道:“你們可以在‘燃氣機做艦船動力’的課題上做些深入研究。

畢竟柴油機的抖動太厲害了,功率越大抖動也就越厲害,而戰艦發射炮彈時對戰艦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

薛有福點頭,“好的,委員長,我們會按照您的指示,進行深入研究的。”

看完了戰巡,薛有福帶著石錦堂去看了專門救援潛艇的雙體救援船“四明鎮號”。

“這種救援船是滿載排水量3100噸,最大長度96米、寬度18.57米,乾舷8.40米、吃水最大3.65米;

兩艦體之間形成一個長約68.0米、寬8.5米的空著的海水區域;

安裝了兩台最新型的400馬力的六缸柴油發動機,船速10.0節,巡航範圍約6400公裡;

最大起重能力達1000噸,可應對目前為止所有類型的潛艇救援,在船首和船尾各配兩個錨。”

南華海軍開發了潛艇製造,但是潛艇的製造技術還不夠成熟。

艦員操縱經驗不足,導致潛艇的安全性較低、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海軍部已經出現過多次艇毀人亡的事故了。

據統計,從海軍部開始建造潛艇並實驗航行,總計有348名海軍官兵死於潛艇事故。

為了搶救處於危急中的潛艇及海軍官兵,或打撈已經沉沒的潛艇便於修複和調查事故原因,或給遠離陸地的潛艇提供技術和後勤支持等。

南華海軍部迫切需要既能應急提升或打撈潛艇、又具有修理潛艇能力、可為潛艇加注燃料和其他後勤補給、換潛艇人員等的特殊支援艦船。

於是南華海軍部參考德國人的救援船,開發出了這種新型救援船。

石錦堂對於這種功能艦還是很認可的,“嗯,你們這方麵還需要加強研究,儘量減少我們的海軍將士犧牲。”

薛有福此刻也是一臉沉痛,這些海軍戰士沒死在戰場上,反而死在和平時期,這對技術部門來說是一種恥辱。

“委員長您說的對,我們會在研發部門那邊加強管控,減少這類的事故發生。”

接下來,薛有福又帶領石委員長檢閱了海軍部隊五六千噸的巡洋艦、千噸級彆的驅逐艦,以及一些近海魚雷艇。

經過一上午的檢閱,石錦堂發現如今的南華海軍已經發展成,擁有三大艦隊,88艘戰艦,總噸位18萬噸的地區性海軍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