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特斯拉年(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4823 字 11個月前

第414章 特斯拉年

(感謝書友賽鏵睿的打賞,木偶拜謝!)

6月的歐洲持續被南華刷臉,尤其是特斯拉更是獨領風騷。

先是南華“漢都電力專科學院”的特斯拉教授在《物理年鑒》上發表了係列論文《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實現無線通訊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以及《無線電通訊的未來設想》。

三篇論文一下子引發了歐洲科學界對無線電通訊技術的關注,接著特斯拉教授又發表了《收音機的原理和工作電路》

這次特斯拉真的火了,他成了現象級的科學人物,一時之間整個歐洲都為特斯拉而瘋狂。

伯明翰的特斯拉工作室前人滿為患,歐洲的新聞記者擠滿了這裡想要采訪這一科學怪才。

但是他們撲了個空,伯明翰的工作室並沒有特斯拉,他還在南部非洲和他的學生們在一起教學。

不過記者們也不是白來,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在現場為他們演示特斯拉先生發明的收音機和他的學生們發明的電音喇叭。

工作人員現場拿出一台木箱收音機,插上電源後,現場調頻,收聽工作室架設的小型電台放送的柴可夫斯基鋼琴曲。

鋼琴曲委婉悠長,運動起伏跌宕,音調親切自然,感情色彩濃鬱。

而且記者們發現這個收音機播放的聲調能夠自主調節大小,十分方便。

到了9月,特斯拉又在《物理學年鑒》上發表了《如何製造閃電以及球形閃電》、《無線電控製技術》以及《圓錐形線圈的安全性釋疑》

比沙俄數學家的那種純粹理想環境的數學公式要強多了。

特斯拉謝絕了一切外部邀約,隻因為他現在正在專研一項十分危險的研究。

……

……

在場的記者無不感覺新奇有趣,隨著電台播放源的改變,收音機中播放的音樂也隨之而發生改變。

伯明翰的特斯拉工作室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前去傾聽收音機和電音喇叭,而伯明翰工作室周邊的居民也因此而獲得了免費聽收音機的福利。

7月份,南華自治領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石娜,在歐洲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了《關於宇宙航行的三個速度猜想》。

這一連串的論文更加助推了尼古拉.特斯拉的巨大人氣和全才科學家人設。

論文中詳細表述了人造物在克服了地球引力以及太陽引力所能達到的星際航行場景。

這些複雜的數學公式並不能阻攔數學和物理學的科學家們,這篇論文再聯係之前沙俄數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發表的火箭方程。

而且電音喇叭隻要電線足夠完全可以放置在較遠距離,比如現場的電音喇叭就是放置在工作室的房頂的,這樣就能把音樂的聲音播放的很遠。

眾多媒體罕見的把特斯拉當做了封麵人物,稱其為罕見的才華橫溢的怪才科學家。

……

這份論文發表之後再一次引發了歐洲人對宇宙旅行的熱潮。

這下子人們對於航空飛行有了切實的目標和規劃思路,同時更多的人想同石娜研究員取得聯係。

畢竟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華裔女科學家,而且她的論文更具有操作性以及前瞻性。

這讓歐洲媒體不由的戲稱這是典型的特斯拉年。

這篇論文裡麵不是單純的文字敘述,而用紮實的數學公式為文中敘述的人造物做了詳細描述,並對人造物質量做了推導。

這一套設備真是太奇妙了!

隨即各大歐洲媒體都競相報道特斯拉,以及特斯拉發明的收音機。

這項研究就是“小型機電振蕩器”,根據特斯拉的設想這個機電振蕩器將會引發地震。

這項報告遞上來的時候,石錦堂不由得大喜,告知歐陽庚讓特斯拉去山上進行實驗。

一旦成功就能代替炸藥了,畢竟現在南華自治領需要大規模的開山取石,炸藥的耗費量急劇提升。

特斯拉得知石老板居然是這樣的態度後,大為愕然,這樣的老板也太摳了吧。

既然老板願意投資,他自然要去驗證。

是以特斯拉帶著他的學生們直接去了漢都(布拉瓦約)南麵25公裡遠的馬托博山腳下擺開了試驗場。

因為機電振蕩器需要持久且強大的電流輸入,是以他們必須在馬托博山下架設變電站,同時還要清理周邊的人員,以免造成誤傷。

所幸南華自治領內的人口不多,黑人土著也大都被控製起來了,基本不用花費太多人力清場。

……

9月18日,馬托博山下。

一臉凝重又身形瘦削的特斯拉站在一個半人高的木製工作台旁,工作台上有幾個被漆成不同顏色的旋鈕,這些旋鈕代表的是不同電壓。

而他的機電振蕩器就是一個以電力和蒸汽動力驅動的鐵錘,這個錘子能夠引發地震的原理說穿了也就是利用共振原理。

特斯拉在他所住的房子裡曾做過實驗,他曾成功引發了房子的共振,也差點把自己埋在廢墟裡。

因此他十分堅信自己的理念是行得通的,也是正確的。

石錦堂得知他的想法後,之所以不惜人力物力的支持他做實驗,就是想讓他明白這個設想成功的幾率不大。

畢竟以人力引發自然界的地震,這個設想本身就十分荒誕。

爭論再多,不如直接來一場現實的實驗更能說服人。

“特斯拉教授,我們準備就緒,可以開始試驗嗎?”

特斯拉點頭,“開始吧。”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現場的蒸汽機開始點火。

然後就是漫長的燒鍋爐時間,等到鍋爐上的壓力表顯示壓力足夠時,巨大的蒸汽機爆發出了巨大的噪音。

架設在山基的機械鍛錘開始不斷伸縮震動。

“哐哐~~”

聲響越來越大,但是鍛錘除了砸落不少土石碎屑外並沒有引發太多的異常。

特斯拉不死心,直接擰動實驗台的旋鈕,他要開動電動機。

隨著電動機動力的加入,機械鍛錘的錘擊速度有所加快。

但是要達到讓山體也跟著共振的頻率就力所不及了,實驗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中午,龐大的山體並沒有如願發動共振抖動。

機械鍛錘隻是收獲了一堆岩石碎屑,特斯拉滿臉的不可思議,為什麼他可以震塌一棟房子卻不能震塌一座山?

……

就在特斯拉滿臉糾結的時候,鯨灣港一對年輕的夫妻從“溫泉城號”郵輪下走了下來,看到繁華的海邊港城,他們覺得這裡充滿了新鮮感。

“阿爾伯特,你看這邊的環境真的太好了,我很喜歡這裡,而且那邊的火烈鳥也很新奇啊。”

頭發卷曲腦門光亮的年輕人,點了點頭,“走吧米列娃,我們的新生活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