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青黴素的難點(下)
容揆聽了蔡雅的話再次尬笑,“那你說到底是什麼問題?”
“我們發現這個發酵液酸堿度測量存在問題,我們研究發現青黴發酵需要溫度控製在 20-24攝氏度之間。
相對於溫度來說,發酵的濕度不太重要。
酸堿度則是另一個重點,青黴菌的最佳生長環境是強酸環境,一旦變成弱堿環境很容易死亡。
而且青黴菌的代謝產物屬堿性,青黴菌發酵開始後,發酵液的酸堿度就會急劇向堿性環境變化,也就是說我們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檢測酸堿度的工具。”
聽到這裡,容揆明白了。
“你說的我明白了,‘石蕊試紙’不夠清晰直觀的反應酸堿度,對吧?”
“嗯,是的,石總提示我們可以在‘石蕊試紙’的基礎上,再研發出一種新型的試紙出來。
通過試紙的顏色變化顯示出酸堿度的詳細變化。”
聽完了妻子的話,容揆撓了撓頭,“那石總還有沒有更清晰的指示?”
蔡雅杏眼一瞪,“要是有,我們還找你來乾嘛?”
容閎嘿嘿一笑,“嗯,這件事我需要仔細思考一下,伱們這邊的人有沒有進行前期研究?”
“有,但是今天周末,他們回家了。”
容揆點點頭,“那正好,咱們也一起回家吧,我想你了。”
蔡雅沒想到丈夫居然會在這裡說出這樣的話,她“嗯”了一聲,不過很快又反應過來,“不行,今天是我們值班,我們的發酵工廠不能無人值守。”
容揆隻好妥協,“那我在這裡陪你總行吧。”
“可以,我現在的職責是值守,你也沒有來過我們工廠,我帶你在這邊轉轉吧。”
容揆點頭,“走吧。”
……
外麵的雨已經停了,兩人在發酵工廠內無目的的轉著,途中兩人不時的說些閒話。
工廠內的工人看到他們倆時,不斷過來打招呼,弄得蔡雅有些不好意思了,是以他們倆走進了就近的菌株實驗室。
這裡是一個大型的實驗室,裡麵都是穿著白大褂的技術員在安靜有序的忙碌。
看到這麼多研究員都在研究一個個的培養皿,他好奇的詢問道:“你們的研究不是已經開始進入實用化了嗎,怎麼還在研究菌株?”
蔡雅歎了口氣,“這個青黴菌是很複雜的,我們最初的研究是在石總的引導下進行的,當時選取菌株很隨意。
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不同的菌落產生青黴素的數量也是不同的。
是以我們開始篩選高產菌株,就這樣我們嘗試了饅頭、包子、哈密瓜、柑橘以及甜瓜等各式各樣的天然培養基,最終在一個甜瓜上發現了高產菌株。
這個菌株的青黴素產量是我們最初選取菌株的200倍,這已經很厲害了吧?
但是產量還是很少,後來石總提示我們,青黴菌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生變異,是以我們又開始把甜瓜高產菌進行照射。
促使它們變異,可惜那些高產菌太脆弱總是容易死亡。
我們經過2年多的努力,才得到了一種比原始菌落增產1000倍的菌株。
這個發現讓我們的研究人員都很振奮,但是我們知道這條路毫無止境,必須不斷試驗不斷培養,才能找到更高更強的菌株。”
聽到這裡,容揆點了點頭,“你們這個活計和農業部門優選良種的工作差不多,就是不能停。”
蔡雅點點頭,“嗯,對了,我們的培養液也有問題,要不你幫我們參謀一下。”
“好啊,培養液的配方表有嗎?”
蔡雅帶著容揆又返回了發酵車間,那邊的辦公室內有保密公文袋。
看到公文袋上印著“絕密字樣”,容揆愣了一下。
“這沒問題嗎?”
蔡雅笑了笑,“請你來的事,我已經向石總請示過了,他同意了,我才給你打電話的。”
容揆“哦”了一聲,然後打開了公文袋。
公文袋裡的文件不少,容揆翻看了好一陣才看到了發酵液的配方表。
這上麵的文字十分秀氣,一看就知道是妻子的筆跡。
青黴菌發酵液暫定配方表(截止日期1896年1月31日)。
品類及溶度如下表:
葡萄糖溶液 1%
酒精 80%
乳糖 1%
碳酸鈣 1%
磷酸氫鈉 0.4%
磷酸二氫鉀 1.5g/L
硫酸鉀 5g/L
硫酸銨 12g/L
玉米浸出液 8.5%
看完這份配料表,容揆並沒有發現問題,“你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蔡雅湊到容揆跟前,踮起腳跟指著上麵的玉米浸出液道:“這個東西十分浪費,我們必須先把玉米做過處理才能得到浸出液。
處理過後的玉米就浪費了,隻能充作牲畜飼料,我們想改進一下這份材料,同時減少對玉米這類糧食作物的依賴。”
聽了妻子的話,容揆點頭,“你們有沒有測試過這個玉米浸出液的成分?”
“做過,這裡麵主要是各類氨酸和微量礦物元素,我們推算青黴菌也需要這些東西才能快速生長”
“那就簡單了,我們可以嘗試其他原料,浸出液具有和玉米浸出液有相同的組分就可以了。”
蔡雅點頭,“我們已經嘗試了豆餅和花生餅以及其他豆科植物的浸出液組分,都還有差距。”
容揆想了想,抬頭看向妻子,“你們有沒有想過用棉籽?”
“棉籽?”
“嗯,棉籽,這東西的蛋白質含量以及色氨酸的含量很高,脫毒處理後完全可以替代大豆充當牲畜飼料,我在美國上大學的時候曾研究過這東西。”
聽了丈夫的提議後,蔡雅立刻拉著丈夫去了實驗室,打算嘗試一下。
經過幾天的實驗,夫妻二人確定了棉籽餅浸出液完全可以替代玉米浸出液的作用。
而且棉籽在南華公司或者世界上其他產棉大國,用途有限價格低廉至極,是個不錯的替代品。
……
接著容揆在哈城製藥一廠組建了專門的試紙團隊,經過一個多月的實驗嘗試,他們攻關出了一種新型試紙。
這種試紙以溶液中的氫離子含量為主要測試標準,以甲基紅、溴甲酚綠、百裡酚藍三種原料同氫離子結合時呈現不同顏色作為標準。
製造出了新型檢驗酸堿度的確切PH值試紙,並以此申請歐美各國專利。
這種新型試紙是容揆帶隊研發的,是以此試紙被命名為“容氏試紙”。
有了容氏試紙的加持,哈城製藥一廠的青黴菌發酵工廠的研發進程得到了極大助力。
石老板得到醫藥部門報告時,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工業製取青黴素的萬裡長征總算前進了一大步,下麵還得攻取更大的難關!
求訂閱,收藏,月票,推薦票。
感謝書友160508004649107、RIULKN~浩哥哥、天與地男人與家、戰龍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