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汽笛鳴響,呆在船頭的移民發現前方已經出現了港灣,於是高興的揮舞雙手,大喊著“到港了,我們到港了!”
本來待在統艙的移民正閒的無聊,聽說到岸了,大家都來了精神。
人們紛紛朝著船頭湧過去,然後移更多的移民也跟著喊起來:“到港了。”
身上穿著汗衫脖子裡戴項圈的七、八歲的男孩聽到外麵移民的喊話,心癢難耐起身站起,也想去外麵看看熱鬨。
可是他母親卻叫住了他,“大春你要乾啥去?”
“娘,俺想去外麵看看,人家說到港了。”
母親看樣子二十多歲年紀,懷裡還抱著一個小的,他們一家人四口人全都在這裡了。
母親拿嘴撇了撇身後,小聲道:“你彆找揍!你爹剛睡下,他醒了看不見你,又得揍你。
你忘了之前你跟著人家湊熱鬨,差點掉海裡?”
聽到母親這麼說,小男孩嚇住了,他爹揍人是下死力的,有一回揍他把棍子都打斷了。
“娘,俺看一會就回來,行不?就一會!”
母親看著兒子可憐巴巴的樣子,有些不忍心剛想鬆口,就聽外麵“鐺鐺鐺”有人敲鑼。
一邊敲一邊喊:“移民們,大家都注意了,
這回咱們真到地方,到西南非洲了,都動作快點,下去了好吃飯啊。”
聽到下去可以吃飯了,大家都來了精神。
在海上晃蕩這些日子,對他們這些東北那嘎達的人來說,那是受老罪了。
很多人因為暈船,根本睡不著覺。
男孩大春的父親就是這樣的,晚上睡不著,更是站不穩,好不容睡一會也很容易醒。
這銅鑼一敲,女人背後的漢子當即坐了起來。
女人看到自家男人醒了,她笑著對男人道:“當家的,這下好了你不用捱了,真到地頭了。
收拾一下,咱們下船。”
男人“嗯”了一聲,然後開始收拾行李。
男人叫朱三,家裡世代在興安嶺那邊的深山裡當獵戶過活。
小時候在林子裡跟著長輩打過幾年獵,後來在老林子呆膩了就受老鄉引帶去了海參崴討生活。
在那邊朱三從愣小子成了壯小夥,就在那邊娶了現在的老婆,一家人過日子也算順當。
妻子接連生了大春以及兩個子女,隻可惜除了大春那倆孩子都夭折了。
這次好不容易又懷孕了,但是生的時候難產。
危難之際聽人說海參崴的一家華人商社有專門接生的女醫生,最擅長解決孕婦難產問題。
朱三死馬當活馬醫,就跑去南華商社請女醫生,女醫生二話沒說跟著他去救人了。
女醫生出手妻子順利產下孩子,但妻子產後大出血。
女醫生說救人花費太大,問他要不要救?
朱三自然要救,是以女醫生就從商社拿來了輸血設備給他妻子輸血搶救,最終兩母子平安活了下來。
但是這巨額的醫藥費,朱三沒辦法還。
女醫生也很乾脆:“你還不起就給我們當移民,不然我們就報俄國人,讓他們把你一家人都抓起來。”
朱三這才知道這家華人商社背後是英國人的公司,沒辦法的朱三一家隻得答應當移民。
他們一家人先是被運到旅順那邊集中,然後有洋人安排他們登船,然後他們被運到了婆羅洲的蘭芳公司。
到了蘭芳公司後,他們在那邊開始接受淨化流程。
這裡麵包括剃頭換裝以及學衛生教育,老師講過的衛生知識誰背不出來就不給飯吃。
除了學衛生知識外,還給他們種天花痘。
除了這些外,還給小孩子服打蟲藥湯,小孩子身上的寄生蟲被打下來很多,吃飯也更香了。
大人在接受淨化過後,可以選擇在當地做臨時工,按天發工錢,每天乾完還能吃飽飯。
這樣的日子對他們這些整日生活在貧困線上的人來說,確實很不錯。
再次通知他們登船後,他們又被晃蕩了好幾天,被送到了一個海島。
在那個海島上就輕鬆多了,可以打漁洗澡,但是沒有其他的事能做。
但是在島上沒呆多久,他們再次登船,這次隻有幾天功夫就到地方了。
……
“當家的,到地方了你想乾啥?”
朱三悶悶的答了聲:“啥掙錢就乾啥,聽說當兵來錢快,還能分地。
當時為了你們娘倆咱們欠老錢了,下船當兵掙錢把欠的賬還完,咱們也輕鬆。
聽說這西南非洲的人過的日子都不賴,我努努力讓你們娘幾個也早點過上好日子。”
女人聽了男人的話,臉上笑著,心裡也是甜開了花。
“嗯,當家的,你好好乾。
給咱大春攢出地來,等以後找媳婦也不愁了。”
朱三嗯了一聲,把行李收好,紮成了個小包袱,一甩身後背上了。
他們從東北過來時的大棉襖都被扔在蘭芳公司,現在他們手裡的東西大都是在蘭芳公司置辦的。
隻有些吃的和接種疫苗證明之類的,還有一人一身的衣褂內衣。
然後四處打量了一下,發現再無遺漏,他伸手牽過兒子,叮囑道:“下船的時候不能跑,更不能急。
若是跑丟了,老子也不找你。
讓人販子把你賣了,我和你娘在家帶著弟弟享福,知道嗎!”
大春被父親的話嚇到了,趕緊點頭,“嗯,知道了。”
出了統艙房,發現大家已經排成長隊,他們一家人找到隊尾跟了上去。
移民過程中,他們已經習慣排隊了。
不排隊不但容易挨批,還會挨餓,這都是慘痛的教訓。
……
下船的隊伍很快,等到他們一家子時,天色已然有些暗了。
朱三笑著把自己的報到證遞給登記處的接待員,接待員看他們一家有大有小,開口笑道:“歡迎你們一家來西南非洲,叫什麼名字啊?”
朱三也跟著笑:“小的叫朱三。”
接待員擺擺手,“咱們西南非洲‘人人平等’不要學清國那邊,以後不許自稱‘小的’了,你叫朱三,一三三四的‘三’?”
朱三繼續笑道:“是的,我在家行三。”
接待員聽到這個笑了笑,“要不給你改一下,叫朱山吧,山和三,差不多,但是起碼像個名字,你覺得咋樣?”
朱三哪裡敢反駁,大戶人家收傭人長工都得改名,這應該是規矩了。
“嗯,行,聽您的。”
接待員嗬了一聲,在報到證上姓名一欄,填上了:朱山。
“你之前乾過什麼,有沒有什麼專長?”
朱山當即回答:“我以前當過獵戶,會打槍,能當兵嗎?我想當兵。”
接待員一聽來了興趣,“獵戶,那感情好,你應該能當兵,隻要你文化過關,保準能當上。”
朱山一聽更加高興了,這當兵的事這麼容易呢,還以為要費勁托人。
他的妻子聽了兩人的對話也高興起來,這下子好了,他們的日子有奔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