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柏林會議(下)求訂閱!!!(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6333 字 11個月前

奧托.馮.俾斯麥不得不說是裡歐洲近代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人物,對德國的統一,國力的快速崛起,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遠在東亞的兩位大人物,李鴻章和伊藤博文都忍不住碰瓷這位鐵血宰相,可見這位的影響力有多麼巨大。

年輕的威廉親王對他憧憬敬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位親王殿下登基成為德皇兩年後就急匆匆的趕走了俾斯麥,而後者也是羞憤難忍,對於威廉二世的不滿怨恨溢出天際。

在俾斯麥死後的墓誌銘上隻留下一句話:馮·俾斯麥侯爵——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實的德國仆人。

因為“憧憬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管之前如何憧憬愛慕,一旦切實相處就會生出“仙女也會拉屎的”偶像幻滅感。

威廉二世之所以會膨脹難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德國國力的快速膨脹,國內軍國主義思潮泛起,威廉二世的性格又頗為魯莽易怒。

兩相結合正好形成一股傲氣,銳氣,想要打破一切陳舊腐朽的舊勢力。

而俾斯麥克製穩健的風格在新皇帝看來就是一股暮氣陳舊的表現,兩方自然不能融洽相處鬨掰在所難免。

……

說遠了,石錦堂看清了這位有著挺翹胡須的威嚴老者後,很自覺的低下了頭,然後耳邊傳來一片謙卑的問候聲,此起彼伏。

巨大的人望,豐富的人脈,側麵反映出俾斯麥的成功來之不易。

有他的把控,德意誌這個新生帝國才能披荊斬浪的奮勇向前。

失去了他的掌舵,短短二十年,德意誌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帝國重臣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

會議正式召開,俾斯麥宰相發表了簡短的開場辭後,就坐了下來,讓各國代表自由發揮。

法、比、葡三家代表貼臉肉搏,唾沫橫飛言辭激烈。

就這樣一下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俾斯麥好整以暇的宣布休會,明日繼續。

爭吵互噴成了會議的主旋律,但是還是有聰明人的。

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在會場上派手下和人吵架,場外他同各國私下聯係。

許諾給予同等特權,放棄進出口貨物的商稅,以及開放通航。

一通許諾下來,耗了大半個月。

幾大強國都同意了利奧波德二世以個人名義擔任中非內陸大片疆土的元首,並把這片區域取名“剛果自由邦”。

隻是這片國土同原時空唯一的不同,就是曲桑乾在石錦堂的要求下提早一步,先同加丹加高原上的土著酋長部落簽訂了交割領土權的協議。

是以加丹加銅礦帶處在了“隆達守備團”的控製之下,也就成了南華公司的地盤。

……

法國和葡萄牙無奈認同,法國占據剛果河以北地區,葡萄牙在法國人的勢力範圍外占據了一塊飛地“卡賓達地區”。

而剛果河的出海口則是留給了“剛果自由邦”,誰知道比利時人上當了。

這就是地圖劃疆的弊病,利奧波德二世以為有出海口肯定可以興建港口,方便外運進口物資。

誰知道剛果河的出海口水文條件特彆差,根本不適合建港口。

法、葡兩國自然不會好心提醒比利時國王陛下。

是以剛果自由邦雖然有出海口,但是仍舊沒有海港。

無奈之下,比利時人隻能以剛果自由邦的首都利奧波德維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的內河港口,充當進出口貨運口岸。

……

既然第一個議題達成,接下來就是第二個議題了。

各國代表紛紛慷慨陳詞,大包大攬的在會場大廳巨大的非洲地圖上勾畫,號稱哪些區域是自己的勢力範圍。

俾斯麥對於此等嘴炮劃疆行為嗤之以鼻,他反問到:“什麼勢力範圍?

若是隨便說說就是自己的地盤,那麼我現在就可以宣稱非洲大陸,是德意誌聯邦的地盤。

你們接受嗎?

在我看來隻有切實占領,升起旗幟樹立界碑才算是有效占領。”

這一論點的提出,讓眾多代表偃旗息鼓。

英國大使馬列特爵士立刻來了精神,“有,我們有。

我國皇家特許南華公司,不但占據了實際土地,樹立了界碑還同土著酋長簽訂了交割領土權的協議。”

說完,石錦堂充當苦力,從大皮箱裡拿出一摞的契約文件。

每一份都貨真價實!

這一刻的英國大使和石錦堂真的成了全場焦點。

英國這邊搞完,荷蘭首相揚.海姆斯凱爾克,不甘人後的拿出一堆契約文件。

“我們也有,也樹立了界碑,占據了實地。”

兩國這麼一搞,現場的氣氛十分詭異。

比利時國王為了獲得“剛果自由邦”私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事實上的契約文件做基礎,讓法、葡兩國認栽。

沒想到傲慢驕傲的英國人,也先人一步的走到眾多歐洲列強前麵去了。

這還是英國人嗎?

石錦堂當然不會在乎彆人怎麼想,他隻想趕緊確認兩塊地盤的實際疆域,那麼這場會議就和他無關了。

俾斯麥縱橫政壇這麼多年,第一次被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居然有人提前預判了他的預判!

他的反應很快,立刻認同道:“嗯,英國和荷蘭兩國的做法就很穩妥,讓土著人獲得知情權,並給他們帶來切實的福利。

是我們這些先發國家應當承擔的責任,大家說是不是?”

這席話贏得了全場人的掌聲,大家鼓掌完畢,馬列特爵士當即發問道:“俾斯麥閣下,我國主張的勢力範圍應該獲得各國承認吧?”

俾斯麥剛說過的話,自然得認。

“嗯,應當承認!”

此刻石錦堂得到了定心丸,心臟猛烈的迸發,他的呼吸難以遏製的急促起來。

現場還有那麼多人在,不能失態。

他在心裡默默安撫自己,努力恢複平靜。

……

俾斯麥發話了,與會的眾多代表也都開口承認,這下子沒有任何爭議。

俾斯麥很痛快的在地圖上標注了兩個土著王國的疆域,劃入英國的勢力範圍。

荷蘭首相也跟著找俾斯麥確認,自然也達成期盼。

如此一來,原時空1890年英國南非公司的殖民地版圖,提前在1884年實現了。

反而比原時空的疆域還要大一些。

畢竟葡屬西非的地盤放著浪費,曲桑乾閒著沒事乾跑馬圈地般的弄了一塊下來。

實際占據的隆達王國和馬塔貝萊蘭王國,加在一起總麵積已超過130萬平方公裡了。

隻是荷蘭人的地盤相對於原時空的尼亞薩蘭要小不少,不過這不關鍵。

……

在場的人不關心麵積,隻在乎範圍大不大。

如此一來英國基本上把南部非洲大部分的土地都占據了,由不得其他國家眼紅。

是以他們紛紛開始攻擊英國主張的其他勢力範圍,比如烏乾達、肯尼亞地區。

這兩塊地方英國人沒有拿出同土著簽訂的合約,也沒有樹立界碑,更沒有實際占領行為。

俾斯麥也隱隱覺得英國勢大難製,必須得想辦法遏製一下英國。

他的目光很自然的就同法國大使目光聯係到了一起,兩方一下子有了默契。

……

石錦堂參與柏林會議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他留在這邊的意義已經不大了,當天他向馬列特爵士請辭。

英國大使對於石錦堂的印象很不錯,而且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發現這位榮譽白人的思維敏捷頭腦清晰,是個不錯的人才。

他也在心裡暗自羨慕這個榮譽白人同王室的關係,能以一個外人之身獲得了女王賜予的爵位,這很不容易。

兩人告彆之後,石錦堂趕赴倫敦,同艾麗斯告彆。

他不打算帶艾麗斯回西南非洲,準備讓她在歐洲生產.

屆時勞溫.施耐德和他的兩個女醫生助手將會是艾麗斯的助產醫生。

因為英國崇尚一夫一妻製,若是他貿然帶著艾麗斯回去容易惹起非議,更會讓金熙悅和葉蓉敏感。

雖然柏林會議確定了南華公司的疆域,但是這些都是虛的,人口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底蘊。

石錦堂接下來的動作就是儘全力獲得移民,歐洲移民要爭取,但他的主體民族必須是從遠東獲得的清國移民。

隻有這些人口才能真正底定他的南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