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意外之財(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7739 字 11個月前

葉世龍也知道空口白牙的人家不會相信,但是石總要求他呆在這邊等待時機。

“既然劉首領不願,我們也不能強求。

我們此次來還帶來了我公司生產的馬蒂尼-亨利步槍4000支,子彈40萬發,劉首領可有需要?”

“馬蒂尼-亨利步槍,真的嗎?”

看到對方驚訝神色,葉世龍微微一笑。

“這事自然是真的,我們是誠心來此接洽的,自然不能在這樣的事情上作偽。

東西就在鴻基港,劉首領可以派人去查驗,我們二人就在此等候,如何?”

劉永福和幾個軍頭互相碰了碰眼神,大家眼中都閃出渴望的眼神。

馬蒂尼-亨利步槍在清國的名聲很響,但是清軍因為李鴻章李中堂的緣故,更加傾向采購德國的武器。

劉永福的黑旗軍沒有官軍豪橫,他們是有什麼用什麼,現在黑旗軍中還有不少士兵在用火繩槍呢。

拿下這批武器後,他的部下實力會有極大躍升,打地盤隻會更加容易。

“可有樣品?”

“這個自然帶來了,隻是我的護衛還在外麵。”

劉永福立刻吩咐人,把兩人的護衛放進來。

護衛們把帶來的木箱打開,裡麵放著一支嶄新的馬蒂尼-亨利步槍,刺刀帶著刀鞘,棕黃色的護木上還帶著木刺,烏黑槍管上麵裹著一層厚重的黃油。

護衛打開了另一個小箱子,可以看到裡麵裝著用牛油紙包裹齊整的黃銅子彈。

劉永福和幾個軍頭都查看了一遍後,他捋須微笑道:“好,貴公司如此豪爽,我劉永福自然不會小氣,這些武器開價幾何?”

“8萬兩庫平銀,若是沒有銀子可以用其他物件或者物品抵押,比如說金銀珠寶或者人丁都可以,我們急需丁口填充地盤。”

這個價格(2萬鎊)不算貴,畢竟是送貨上門的服務。

之前石錦堂從弗雷爾總督那邊,購買8000支步槍和150萬發子彈還花了4萬鎊呢。

劉永福聽完了報價,心裡略犯躊躇。

他起兵這麼久,倒也積攢了一些金銀,但是大多分給底下弟兄了。

丁口對他來說是起家的根本和兵源,暫時不能舍棄。

他的庫中倒還殘留一箱字畫古玩,都是在清國造反,以及到了這邊清理匪幫時積攢下來的。

軍中大都是文盲,根本沒人能說出價值來,既然缺錢不如就拿這些字畫文玩抵一些。

最終幾個軍頭一番合計,湊出的金銀珠寶差不多合一萬兩,文玩字畫一箱,價值不詳。

葉世龍是個武人,金銀他好估價,這個文玩字畫真不好定價。

而王忠毅,這貨少小離家出外求學,對此更是一竅不通。

葉世龍做主,這箱文玩字畫作價4000兩。

劉永福不情願,最終又加了500兩。

剩下的隻好用丁口來抵,葉世龍規定華人5兩一個,幼童和土著女人3兩一個。

劉永福一聽當即樂了,原來用土人也行啊。

是以他吩咐長子劉成章點齊人馬去掃蕩周邊殘匪領地,遇到女人幼童不論種族全都抓來抵賬。

最終,“金山鎮號”滿載華人男女290人,土著女人482,明鄉、京族幼童123人,以及一箱金銀財寶和文玩字畫返航。

剩下的下趟來繼續裝,隻是大家都不知道,以後兩年內都沒辦法到這邊來了。

葉世龍和王忠毅為了完成任務,強烈建議劉永福派遣心腹去西南非洲考察一番,而作為交換他們兩人留在此地當人質。

劉永福同眾將和妻子商量之後,決定派遣各家子侄去西南非洲探路。

……

7月份,“金山鎮號”返回鯨灣港。

以劉永福二子劉成業為首的黑旗軍代表,登時被沙漠之中的繁華商港驚呆了。

碼頭繁忙熙攘的場景,和碼頭周邊威武雄壯的岸防巨炮交相輝映。

這裡的人們富裕喜樂,比保勝城內的同胞們幸福多了。

港口服務社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他們還在路上看到男子騎在怪異的鐵架上快速穿行,又看到女子騎著鐵架輕盈若仙。

還有嗚嗚叫噴吐白煙的鐵路機車,種種見聞讓他們感慨萬千。

薛有福帶著這些人,坐上鯨-安線去到四海酒樓好好吃了一頓後,他們更加覺得這邊人們過的日子不似人間。

飯後不久,又有四輪馬車帶著他們去安海鎮的水庫農場、菜園和果園看了一遍,最後則是去了安海鎮兵工廠參觀。

這樣一趟下來,幾人心裡都有鬆動。

又聽說到了這邊當兵,能夠憑借軍功掙取勳田。

低級士兵隨隨便便就能掙幾百畝地,高級彆的勳田還會更多。

而且公司優先給軍人安排親事,犧牲了公司會幫著料理後事,沒有子嗣還會安排男童繼嗣。

軍隊征戰的對象是蠢笨的黑人土著,征討毫無難度。

從軍隻要能夠扛過惡劣氣候影響、野獸襲擊和蚊蟲叮咬,基本上沒有危險。

他們心中更加動搖了,越南那邊的氣候比這邊惡劣多了,蚊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於野獸,手裡有槍怕啥?

他們隻是發愁回去,該怎麼說服軍中的官長同意搬遷。

……

石錦堂得知薛有福帶回來一箱文玩字畫後,當即來了興趣,直接命令薛有福把東西拿到安海鎮來。

薛有福把東西送到石錦堂的辦公室,沒有久留很快就離開了。

看著一箱子古色古香的東西,心情激動是難免的。

但以石錦堂的學識,根本無法辨彆這些文玩字畫的真偽,是以他很自然的想起郭嵩燾來。

郭嵩燾聽聞石總經理召見自己,心中有些暗喜,以為石錦堂要向自己請教學問。

前一段時間他和石錦堂見過一次麵,雙方稍作交談就結束了會麵。

石錦堂直接表示:希望郭嵩燾留在安海鎮中等學校講學,這裡氣候適宜,有利於修身養性益壽延年。

郭嵩燾做過地方大員,又有出使歐洲各國的經曆,本身對於從政、施政都有豐富的經驗。

這樣的人才留在西南非洲講學是很合適的,開設一個行政乾部班給他發揮,絕對物儘其用!

……

郭嵩燾對石錦堂的提議深以為然,安海鎮的環境確實不錯。

又有南華公司這個華人勢力庇護,安全平靜,對他而言最為合適。

留在這裡安度餘生,也很舒服愜意!

儒家講究立德、立言、立功,便為“三不朽”。

他在清國已成官場公敵,德行早就被人踐踏至泥土之中了,著書立傳不用奢望,入仕立功更不可能。

留在在西南非洲講學的話,輕易就可以達成“立言”成就,至於“立功”他不想考慮,自己始終是清臣。

“立德”倒也可以和“立言”同時進行,隻希望在此留下衣缽傳承。

他日有幸能夠被清國重視,自己便死而無憾了。

遂決定留在安海鎮客居,他的如夫人梁氏也很樂意留在這裡。

因為遠離清國,不用遭家中大婦的管束,而且這邊的風氣開放,衣食豐饒比待在湘省老家舒服多了。

……

郭嵩燾到來之時發現石錦堂正趴在桌子上觀看草書字畫,對開宣紙大小。

郭嵩燾搭眼一瞧,眼皮狂跳!

“董書!”

一聲驚叫,把石錦堂嚇了一跳。

“什麼‘董書’?”

“哎呀,這可是董其昌的立軸。

你可知道,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

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劄,流布人間,爭購寶之。

我朝聖祖(康熙)和高宗(乾隆)皇帝都對他的書法推崇備至,旦夕列於身側觀摩臨摹,乃是難得的精品。

這副立軸雖然不大,但是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

筆畫圓勁秀逸,平淡古樸。

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

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

一番品鑒下來,石錦堂隻能目瞪狗呆,欽佩不已。

論品鑒書畫,自己真的差遠了。

“郭先生,能確定這副草書是真跡嗎?”

郭嵩燾點點頭,“這上麵的印鑒看到了嗎,‘董氏玄宰’、‘宗伯學士’還有‘玄賞齋’俱是董其昌私印。

這幅字的左上方鈴印的‘誠府珍玩書畫圖章’乃是聖祖皇帝三子誠親王之印。”

通過郭嵩燾的解釋,石錦堂大概明白了,眼前這副字乃是清國皇家館藏作品。

隻是怎麼會流落至劉永福手裡去的呢?

不過這不是他該思考的重點,讓郭嵩燾繼續查看箱子裡麵的玩意。

郭嵩燾看過之後大吃一驚,“石總經理哪來這許多的珍玩?”

石錦堂嗬嗬一笑:“都是從清國收來的,郭先生幫著鑒賞一番如何?”

郭嵩燾當即點頭,“正有此意!”

經過郭嵩燾一番整理,總共整理出金石珍玩43件,其中大多為青銅器。

文房清玩眾多,鑲寶石飾物若乾,其中最貴重的乃是一個南明宗室金寶。

名家字畫17幅,其中包含董其昌立軸草書1幅,鬥方楷書1幅,鄭板橋墨竹圖4張,石濤山水畫5幅,唐寅行書立軸1幅。

馮敏昌隸書對聯1副,字畫4幅。

整理完畢,郭嵩燾累的額頭見汗,石錦堂忙送上一杯紅茶讓其緩緩。

看到郭嵩燾精神恢複了,他樂嗬嗬問道:“不知這些東西價值幾何?”

郭嵩燾看著石錦堂嬉皮笑臉的模樣,心生不悅,悶聲道:“無價之寶,何談價值?”

自聽到董其昌、唐寅、鄭板橋這些名字後,石錦堂就知道這些東西價值不菲。

葉世龍這次的差事辦的不錯,好一筆意外之財!

PS:明日本文上架,跪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