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撒錢之旅(四)(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6384 字 11個月前

(感謝書友賽鏵睿的閱點打賞,木偶拜謝!)

聞言卡爾.本茨當即瞪大了眼睛,驚奇道:“您對內燃機有了解?”

“是的,我對這機器很有興趣,奧托先生的‘四衝程煤氣發動機’雖然技術成熟,但是局限性太大。

若是想要更方便更強大的新型發動機,必須得再拓展研究,

研發更多動力源的發動機是未來的趨勢。

您現在研究的,以汽油做動力源的新型發動機,就很符合這個未來的趨勢。”

聽到這裡卡爾.本茨的臉上笑容更加明顯,眼眶中已然有淚水在打轉。

他激動極了,這麼久以來終於有人認可他了。

他一直都處在人們的嘲諷和冷眼中負重前行,實在是太需要一個鼓勵了。

(這種感覺撲街寫手最能感同身受,所以親愛的讀者大爺們一定要多關愛撲街寫手!比如木偶我,笑-)

1886年,他就製造好了“本茨1號”原型機。

但是因為材料和技術方麵的原因,導致故障太多,總是半路拋錨。

因此人們經常嘲笑他和他的“本茨1號”,說這車是“散發著臭氣的怪物”。

幸好他這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還站著一個堅強的女人,他的妻子貝瑞塔.林格。

這位富有遠見且性格堅毅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駕駛著本茨1號,開了一百多公裡,回了趟娘家。

安全到達後,她通過電報告知丈夫:“本茨1號”大獲成功,趕緊申請參加慕尼黑國際展覽會。

最終“本茨1號”在1888年的慕尼黑國際展覽會上大出風頭,震驚全場。

……

“本茨先生,我想資助你的研究,同時我也會為您提供各項協助,儘量能讓您的研究少走彎路。

另外,我還想和你以及穆勒和賓得簽署一項協議。

這項協議就是等您製造出汽油發動機後,要把新發動機安裝在我的新式自行車上。

我為這種新式機車取名為摩托車,為此我也畫了設想圖。”

說完,石錦堂再次打開了隨身皮箱,拿出了摩托車的畫圖。

這畫上標注了各項機械設計,但是汽油發動機那塊隻是用一個色塊做了標識,具體什麼樣他並沒有畫清楚。

在場的三個中年男人都激動起來了,汽油發動機還遙遙無期。

但是這位東方人居然已經開始幻想,新式發動機的應用場景了。

“汽油發動機”的原理和燃氣發動機並沒什麼區彆,主要問題出在材料、密封性、噴油裝置以及點火方式方麵。

這些都是需要研發者攻克的難點,還需要他們繼續摸索。

但是石錦堂不同,他不但了解內燃機的原理,更清楚內燃機發展階段的重大節點。

除了材料方麵不精通外,其他的不管是密封性還是點火方式他都能給予卡爾.本茨幫助和提示。

穆勒和賓得兄弟,對於新式發動機的問題並不太熱衷。

卻對裝載新發動機的摩托車,十分感興趣。

他們兄弟立刻拿著石錦堂的畫,不斷比劃起來,一邊幻想騎著摩托車自由馳騁,一邊讚歎石先生的設想精妙絕倫。

卡爾.本茨也對摩托車神往,但是他更加希望自己的新式發動機,能夠用在馬車那樣的四輪車具上。

這樣就能讓更多的人感受他新式發動機的魅力。

這些幻想想要實現,就必須解決眼前的關鍵問題。

看著眼前的東方人,他歎了口氣。

“為什麼歎氣,有什麼難點給我說說,說不定我能幫助你解決一下。

就算解決不了,給你提供一些思路也可以啊。”

卡爾.本茨並不對這個東方人抱有希望,但是他這麼多年一直都在負重前行,是以他試著把自己目前的困境說出來幾點。

“我目前的難點在於如何解決氣缸的密封問題,還有打火方式該如何持續……”

好家夥一連說了好幾個問題,各個都是關鍵中的關鍵。

石錦堂展顏一笑:“這些問題,我應該都能解答,比如密封問題。

我們可以把氣缸做下更改,比如這樣,不但能夠滿足密封性要求還能讓缸體運轉更加平滑。”

石錦堂一邊說一邊用手蘸著油汙,在工作台上畫了一個發動機內置氣缸的示意圖。

“這個氣缸上麵鑄造出凹槽,然後用橡膠圈充當密封墊,這樣一來氣密性大大增加,汽油的燃燒效率也會更加充分。”

石錦堂的解說形象又嚴謹,讓卡爾.本茨佩服的差點就五體投地了。

他睜大的眼睛仿似要噴出火來,“那麼點火方式呢?”

石錦堂沒有回答卡爾.本茨的問題,隻是從口袋裡掏出手帕小心的擦拭手指上的油汙。

卡爾.本茨登時醒悟了,這位先生是來找他合作的,自己這般急躁是沒用的。

“石先生請原諒我的魯莽,您有什麼條件?”

“嗯,你這樣的態度很好,我會出資幫你建立一個嶄新的實驗室。

新型發動機研發成功後,我會給你20%的股份,同時給予你新發動機的命名權。

另外組建機車公司後我會給予你10%的股份,允許你增資,限額35%。”

這個條件看起來很苛刻,但是卡爾.本茨知道自己沒得選.

對方已經掌握了新型發動機研發階段的關鍵問題。

對方完全可以拋開他招募自己的研究員自行研發。

而對方的思路,不但能夠完美解決自己研發遇到的瓶頸問題,還提供資金,讓自己的心血更快麵世。

而且對方完全可以把新發動機據為己有,卻給了自己20%,這已經是很仁慈的做法了。

“我同意,您什麼時候能夠給我解答剩下的問題。”

既然卡爾.本茨已經同意了,石錦堂這次的目的算是圓滿達成。

他擺了擺手,“這個先不急,等我們簽訂了合約後。

我會給你一份書麵說明材料的,到時候我還會給你配備幾個研究員,幫助你。”

卡爾.本茨無法,隻能同意點頭。

石錦堂看向正在暢想新式自行車的穆勒兄弟,“兩位有興趣談談我們的合作嗎?”

穆勒和塞得此刻已經完全相信石錦堂真的很懂自行車以及摩托車了。

他們此刻更加感興趣的是,石錦堂是如何把天才的創意融入新式自行車中的。

“可以,您想談什麼,不過在談交易之前,莪們很像知道你對於新式自行車的設計靈感來源。”

石錦堂聞言不由失笑,就這?

最終石錦堂同穆勒兄弟簽訂了增資入股協議,新的塞巴斯蒂安自行車廠改名“亨利兄弟交通機械廠”。

石錦堂以南華公司的名義出資50萬法郎,占股30%。

另外石錦堂個人以新式自行車專利及歐洲各國授權費占股45%,總共占股75%,穆勒兄弟占股25%,二人利益平分。

穆勒出任新廠總經理,賓得出任總工程師,而遠在巴黎的艾麗斯再擔重任,出任副總經理和財務總監。

至於汽油發動機研究所,南華公司出資30萬法郎,占股35%,石錦堂個人占股45%,卡爾.本茨占股20%。

離開了斯圖加特,石錦堂選擇去了柏林。

那裡有一位叫做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的新晉博士。

到了柏林後,石錦堂利用高薪聘請這位“電磁學之父”去裡昂的物理學研究室工作。

他的研究方向隻有一個,就是“電磁波”。

等到這一切忙碌完畢,已經是6月份了,石錦堂終於在巴黎等到了迪塞爾.魯道夫。

這位大學畢業生對於內燃機空有熱情,但還處於一知半解的階段。

不過這不重要,石錦堂直接把他派去斯圖加特的本茨研究所。

讓汽油內燃機和柴油內燃機的兩位“老爹”來個對對碰。

石錦堂還不忘囑咐艾麗斯,讓她從歐洲挑選兩家生產tnt和苦味酸的染料工廠進行收購。

然後把工廠的設備以及技術工人儘數發往西南非洲。

技術工人不願去的就給高薪砸,砸到他們願意去為止。

趁這個時間段,還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兩種染料的高爆性,西南非洲正好趁機撿漏。

兩家工廠建成以後,西南非洲就不缺高爆性炸藥用了。

又讓艾麗斯在德國境內成立移民招募公司,收攏德國人去西南非洲移民。

做完這一切,時間已經到了7月。

石錦堂再次踏上客輪,向著遙遠的美利堅出發,他的同學們該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