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南貝專納清掃行動(中)(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5013 字 11個月前

就在先遣第二營進入南貝專納地區的同時段。

布爾民兵在埃伯特.茹貝爾的帶領下,在德蘭士瓦和納塔爾殖民地的邊境地帶朗峽穀阻擊了英國人的3000援軍。

這一仗打的英國人沒脾氣,死了93人,傷133人,還有54人被俘虜,就連援軍指揮官科利將軍也被擊斃。

而布爾人隻死了1人,傷了5人。

雙方戰損對比簡直是天壤之彆,讓英國人大損顏麵的同時也更加鬱悶。

因為不光是布爾人在鬨,之前鎮壓的黑人礦工又死灰複燃了,處處起火處處難滅。

弗雷爾總督在布爾人反叛行動發生時就曾發過幾次電報請求南華公司協助開普殖民地政府平叛了。

南華公司俱都以“總經理不在,無法聯係到本人”而回絕。

再後來就是弗雷爾爵士被免職,亨利.休.克裡福德頂替他出任總督,請求出兵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新任總督屁股還沒坐熱,就成了“朗峽阻擊戰”失利的背鍋者。

英國白廳殖民地部部長,暴怒之下直接把他免職了。

新上任的是喬治.卡明.斯特拉漢,石錦堂知道這位的屁股也做不長,很快就會下台。

……

雙方的戰事已經趨於停火,布爾人在觀望,而英國人則是忙著四處滅火。

眼看著1881年的2月份就要過去,石錦堂不得不催促手下的士兵們再加快點速度。

先遣第三營的推進速度相比第二營來說要慢得多。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三營進入南貝專納地區後,就麵臨眾多布爾人勢力。

他的部隊既不能對這些布爾人攻擊,還得儘量避免雙方擦槍走火。

另外他的民兵部隊也很少,押送俘虜和牲畜都十分耗費功夫。

這樣走走停停,一個月下來,他們行進距離還不到200公裡。

二營這邊在石錦堂的帶領下已經推進300多公裡了。

剩下的,大多是此次南貝專納地區最難啃的骨頭了。

茨瓦納人有8個大型部落,卡馬三世所在的巴茨瓦納,是南貝專納地區最大的部落。

同時他們的武力也是最強悍的,巴茨瓦納部落光有戰兵3000人,總成員近萬人。

他們的火槍也是最多的,足足有2000支。

其中大部分是燧發槍,還有少量新式的紙包彈步槍,甚至還有最新式的馬蒂尼-亨利步槍。

由於前麵的土著人勢力大多不大,二營士兵並沒有遭遇強大的抵抗,合計損失不到70人。

眼看就要進入巴茨瓦納部落領地了,石錦堂謹慎的收縮了兵力.

除了在外圍散布的警戒騎兵外,他手上還有6個連的兵力和一隻200人的民兵隊。

要想以800人聚殲一個近萬人的大部落,不得不說還是有點行險的。

但是好在他手下的士兵全都“身經百戰”過,對付土著人的經驗異常豐富。

另外他還有手榴彈這一秘密武器,為了保險,石錦堂還預製了“飛龍炮”這一大殺器。

不是“沒良心炮”,而是投石機版的。

投石機不需要太精密,隻要能在三百米範圍內,把tnt做成的炸藥包扔進巴茨瓦納人的部落就行。

而燧發槍和紙包彈步槍的射擊精度都十分感人,所以300米範圍內是相對安全的。

古代的投石車的投擲距離和投石車體型以及投擲物成正比。

一般來說超大型投石車可以把100公斤的石塊,最遠投擲500米。

他們製作的炸藥包隻有十多公斤,是以投石車的規模也不用太大,中小型的就夠用。

炮兵連在安海鎮的軍部做過實驗,確定了中小型投石車的完整規格,以及發射角和配重之間的完整設計。

這次出征也有炮兵連的人隨行,他們將是指揮“飛龍炮”的最佳人選。

這次出征之所以不帶火炮,一是路途遙遠,確實不方便攜帶。

光是運送手榴彈就已經讓後勤方麵亞曆山大了。

二來投石車可以就地取材,來去自如。

……

進入巴茨瓦納人領地後,先遣第二營實施了禁口令,馬銜枚,人含石。

黎明時分,先頭部隊摸黑出發。

等到他們到達預定攻擊據點後,就會迅速布置攻擊點。

首先是警戒部隊,暫時以部隊放倒的馬車當做掩體,就地警戒防止土著人發現,而發起衝擊。

而製作沙袋和組裝投石機的士兵則是趁著微亮的天色開始緊張勞動。

他們身邊還跟著炮兵連的人指揮監督。

這次對巴茨瓦納人部落采取了傳統的“圍三缺一”戰術。

即在部落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布置攻擊點,獨留北麵一個缺口。

這樣做既不會讓土著人據點死守又能避免土著人的漏網之魚,淌過過奧蘭治河,去開普殖民地泄密。

……

石錦堂待在了東麵攻擊點,西麵帶隊是警衛連石明,南麵的則是負責在奧蘭治河兜底的八連,連長李榮擔任指揮。

石錦堂的部隊因為不用跑路,所以早早就做好了戰備工作,投石機的製作工作也在緊張有序進行。

特魯多護著石錦堂,站在人群裡向著巴茨瓦納人部落遠眺。

早起的巴茨瓦納人已經察覺了包圍圈的存在,驚恐的向首領報告了情況。

巴茨瓦納人麵對突然出現的敵人感到茫然又恐懼,他們在卡馬三世的決策下,沒有盲目發起衝擊。

卡馬三世通過手下人報告,外麵圍攻他們的居然是之前來通商的黃皮膚人。

卡馬三世在戰兵的簇擁下來到了部落外圍,遠遠查看了一番,發現現場太過肅殺。

他不敢出去找黃皮膚人對陣,就派了他最愛的兒子剛瓦茨.卡馬出去溝通。

石錦堂對於這送上門的戰果直接笑納,“開槍!”

“砰砰~~~~”

十幾槍下去,這個未來的“卡馬四世”就此飲恨。

跟隨剛瓦茨的翻譯嚇得差點尿了褲子,他當即棄馬逃回了部落。

緊接著是一大隊土著戰兵的出擊,他們手中拿著戰矛和牛皮盾牌,後麵還有端著火槍的士兵。

二營的士兵對於這些土著的戰力心知肚明,放他們逼近,直到80米範圍內,排槍陣響起。

“砰砰~~~~”

還沒到三輪齊射,巴茨瓦納戰兵就先崩潰了,他們遠沒有祖魯同胞的紀律性和悍勇。

後麵跟隨的火槍兵更是嚇得連火槍都掉了。

槍聲一響,他們都嚇得手腳麻痹,根本使不上力,更彆說冒死撿回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