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吃過大半,酒也喝的差不多了,宋紅果去廚房煮麵,大骨頭湯煮出來的手擀麵,湯底奶白色,麵條爽滑勁道,又掐了把青菜葉子進去,連顏值都有了。
她盛麵的時候,霍明樓走進來,借幫著端碗的空當,倆人總算是能單獨說幾句話了。
“今天讓你受累了……”做那麼多菜,還都是硬菜,肯定很辛苦。
見他眼底流露出來的心疼,宋紅果體會到了甘之如飴的滋味,再辛苦,有這句話,就啥都撫平了,“我沒事兒,你喜歡吃就好。”
霍明樓柔聲道,“我很喜歡,謝謝,不過,以後還是不做這麼多菜了……”
他不舍得。
宋紅果看懂他眼裡的未儘之語,心裡一暖,嘴上卻忍不住打趣,“這麼說你以後都不想吃我做的菜了?”
霍明樓頓了下,還是很誠實的道,“想吃,但不舍得你受累。”
宋紅果挑眉,“所以?”
霍明樓一本正經的道,“以後我給你打下手吧,我廚藝現在是不好,但我可以學,屆時我們一起忙活,你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宋紅果含笑道,“好啊,我可記下了。”
“嗯……”
見他眼神越來越熾然,宋紅果也不是無動於衷,她也想親近他啊,可這廚房是半開放式的,真有點啥舉動,被看見那就尷尬了。
所以隻能忍耐。
霍明樓心裡也清楚,原本也是抱著說幾句體己話的打算,可跟她近在咫尺後,有些想法就不受控製了,他想抱抱她,很想……
最後,自是抱不成的,不過倆人悄咪咪的拉了下手,好歹也算個撫慰。
麵端出去,三個孩子是吃不下去了,宋紅果也不敢再叫他們吃,幾個小家夥的肚子挺起來,跟揣著個小西瓜似的,滿園看著雪白的麵條,有心無力的感慨,“沒想到我竟然有吃不下麵條的一天,說出去誰敢信啊……”
趙振華叮囑他,“這話回去可不能說,尤其你那幾個堂哥。”
滿園人小鬼大,“放心吧,爹,我不傻,咱家裡我誰都不說。”
他有時候是喜歡顯擺,可有些事是不能顯擺的,會招人嫉妒。
吃完飯,桌麵上的盤子幾乎個個都空了,完美踐行了啥叫光盤行動。
淩誌帶著弟弟收拾,宋紅果把幾人請進了正房的堂屋。
這會兒,天色已經黑了,院子裡掛著盞帶外罩的煤油燈,景色朦朦朧朧的,更添幾分神秘的美感。
堂屋裡點了蠟燭,光線就亮堂多了。
之前沒參觀,所以一走進來,宋紅兵先是忍不住嘖嘖讚歎了一番,坐在沙發上,摩挲著柔軟的墊子,看著對麵置物板上擺著的花花草草,感慨道,“你這屋裡收拾的也太講究了,比那啥都不差多少了……”
反正他沒見過幾家比這看著規整舒心的。
宋紅果當然要自謙,“就是瞎捯飭。”
宋紅兵搖頭歎息,“瞎捯飭都這樣,你要是認真起來還給人留活路嗎?”
宋紅果笑道,“哪有你說的這麼誇張?”
宋紅兵一臉真誠的道,“相信我彆說咱廠裡了,就是帝都,也沒幾家收拾的這麼像模像樣,我是真酸了,不信你問明樓。”
霍明樓正打量那個爐子,聞言,頭也不回的“嗯”了聲。
見狀,宋紅果問他,“對這爐子有興趣?”
霍明樓看向她,也不瞞她,“這爐子設計的很巧妙,既能做飯,又能燒炕,還兼具美觀,還有那麼幾分西式壁爐的味道,這扇小鐵門打開,就能填塞木柴取暖,這裡借鑒德很好,這壘的青磚,我瞧著像是從古建築上拆下來的,當時盤這爐子的人,是個有眼光的,也有些本事。”
宋紅果聽完,心想,跟她當時的想法簡直一模一樣呢。
不愧是她男朋友。
宋紅兵喃喃道,“就一火爐子,這麼多道道呢?”
趙振華帶著幾分追憶道,“程大爺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人……”
準確的說,是個身上有故事的人,一臉的滄桑,眼神也叫人看不透,但做人做事卻很大氣敞亮,若不然,也不會叫他爹上趕著結識,隻可惜,好人沒長命。
霍明樓心裡另有猜測,隻是眼下卻不好多說什麼,看完爐子,又對著那個石頭雕刻的盆子觀賞起來。
這是趙振華雕的,宋紅果又給錢又給圖紙的,他刻的非常精細,自然成品也就顯得精致了點兒,再加上此刻裡麵種著睡蓮,還有幾條小魚遊動,頓時更顯的雅趣橫生,一下子高大上了不少。
韓英這時從裡間的主臥出來,羨慕不加掩飾,“我都想住你這裡不走了。”
宋紅果道,“行啊,今晚你留下唄,咱們正好促膝長談。”
韓英苦笑道,“我最近睡我姥爺那裡,倒是跟他說了會晚點回去,可要是夜不歸宿,他指定不樂意,算啦,下次吧。”
趙振華招呼幾人喝茶,茶是大麥茶,這會兒喝正好解膩,茶幾上還擺著些瓜子和零嘴,隻是現在沒人吃。
不是嘴不想,是肚子辦不到了。
大人們在堂屋喝茶聊天,仨孩子進了次臥玩兒,一直到九點鐘,霍明樓提出離開,他也不想走,但更想讓她早點休息。
宋紅果給三人都準備了一份回禮,用油紙袋子包著,拎在手裡沉甸甸的,大概兩三斤的樣子。
趙振華跟她一起把三人送到山腳下,寒暄了幾句,才目送他們騎車離開。
三人早有所準備,打著手電筒,倒也不怕天黑看不清路。
人走的看不見後,趙振華也帶著滿園回家,宋紅果也給他收拾出一份禮,有宋紅兵帶來的汽水,韓英帶來的餅乾和糖果,還有霍明樓拿的那扇排骨上,她也給剁成三份,給他包上一塊。
趙振華死活不肯要,跟她拉扯了好一會兒,才收下了,轉頭第二天,就給她送來一隻兔子,說是從山上逮的。
看著那隻白胖胖用後世的飼料喂養起來的兔子,宋紅果能說啥?自是歡喜的拎回去了。
她又收拾出一份,趕在上班前給趙玉蓮家送去,不偏不倚,才能維持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