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1 / 1)

2015年正式來臨了。

周遊回顧自身。

覺得,這才是不枉此生!

上輩子是活著。

這輩子是生活。

大好生活才剛剛開始。

自律,自律,自律!

回來幾天,周遊一直在逐浪館泡著。

照例把所有的教練都對打一遍。

熟悉人,摸清情況,不同的條件做不同的事。

不能與自己的嫡係脫節,說句不好聽的,以後跟他們就是安身立命,保護自身了。

很開心的事是,小四終於回來了。

“遊哥,我回來了!”小四剛回來,就換身裝備,上擂台和切磋。

實在是手癢癢了。

安保培訓學的這方麵倒不是很多,主要是增強他們其他全方位的能量。

但是本職肯定不能丟下。

不過小四也學了很多一招致命的安保措施。

什麼花架子沒有,就是快準狠!

至於後果,真到了關鍵時刻,不論怎麼樣,肯定先保住命再說。

周遊看到小四,也非常開心,自己的一員虎將終於回來了。

“來,打一場再說。”

“好勒。”

10分鐘之後。

小四還是照樣喘著粗氣,躺在了擂台上。

“小四啊,你這體能上去一點,但還是不經打呀。”周遊,坐在小四旁邊調侃道。

其實他知道真正的安保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肯定是懂的東西最多的。

“哈哈,遊哥,正是因為打不過你,我才另辟蹊徑的,在格鬥上沒太多天賦,不然我也跟亮哥一樣拿冠軍了。”

小四也不生氣,知道這是周遊在和他開玩笑。

“不過,遊哥,出去這一趟真的見識太多了。”

周遊點點頭:“那肯定的,老是窩在自己的圈子裡,知道什麼。”

“走,給你接風洗塵,邊吃邊聊,把剩下幾個弟兄們都喊著。”周遊爽快的說道。

小四,一個鯉魚打挺跳了起來。拍了拍屁股。

對站在四周的人喊道:“走吧,好吃好喝過完年,明年我們繼續。”

2樓餐廳。

人不多,也就李後亮和巴特爾等,經常跟周遊出去的一些人。

幾個人邊吃邊聊,才知道小四他們這些年學了哪些東西。

什麼監控攝像頭,防竊聽,防拍攝。

還有防下毒,防錄音。

最重要的還有行車安全。

基本上都有一些防彈措施。

還有很多一些應急措施突發事件,等等等等。

就目前來說,惟一的好處是周遊非常低調,本身也沒有什麼產業,都是在幕後做投資人。

但是防護日程還是要加一個等級。

沒辦法,馬上真的身價會破百億啊。

“小四你聯係一下,買幾台防彈車,最好是那種專門定製的,還比較低調。”周遊最怕的就是行車安全。

倒不是為了防彈什麼的,說句實話,就目前來說國內還用不上。

主要是考慮到突發事故,專門定製車,還是比工業流水線的好很多。

小事點點頭,一口答應道:“沒問題,遊哥,路子都搞好過了,這次培訓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脈,也有了很多渠道。”

麵對一個不是很公眾的行業,沒有渠道真的是很難,找人都找不到。

也就是傳說中的有錢沒處使。

“嗯,多搞幾輛,不僅僅我用,你們也可以用,還有其他人。”沒辦法,紅顏知己太多了。

在座都是男的。

也都知道周遊的一些情況,但都很默契的笑了笑,沒多說什麼。

接下來一段時間就是小四在消化吸收培訓的東西,並給李後亮他們做些基本的講解。

看到效果如此顯著,周遊也是非常的激動。

在征求大家的意見後,可能接下來巴特爾他們會輪流去學。

多花些錢買些平安。

……

心花怒放票房出來了,11.56億。

將近的12個億啊。

知道的,不知道的都震驚了,作為2014年的票房冠軍,票房黑馬。

盈利水平實在是太高了。

有專業機構統計了一下今年的票房排行榜。

楊蜜等人才赫然發現。

幾乎所有的,以小博大的,票房高的,都有周遊的投資。

一個人占了來排行榜的1/3。

單純電影盈利,至少4億。

這還不包括電視劇,還有火爆的綜藝。

總共這麼大的市場,被一個外來的人,狠狠吃了一大口。

有些公司總是不甘心啊。

特彆是那幾家龍頭公司,有些參與其中,但有些因為要價太高,而錯失機會。

娛樂公司和娛樂圈的明星一樣。

有人氣就有盈利,沒有人氣也就什麼都不是了。

楊蜜看著手中一大串的投資項目。

既開心又憂愁。

她身處其中,知道這些娛樂公司的套路,也知道相應的手段。

明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就看周遊能不能頂得住壓力了。

或者是有什麼反製的手段。

楊蜜也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周遊,

“遊哥,你和咱們公司已經引起注意,明年很有可能遭到他們的抵製和一些小手段。”

哪知道周遊聽完之後哈哈大笑:“沒事,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大家各憑本事還好說,要是誰想使小手段就讓他們隨便來。”

楊蜜不知道周遊有什麼底氣,但是他知道,周遊從不打無把握之仗。

想到這裡,忍不住想起來,前兩天郝建的投資的事,總感覺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什麼。

也就是周遊原來參與的都是一些小項目,小投資,沒有光明正大的搶食吃。

說白了就是撿漏。

彆人看不上的,沒人投資的自己才去投,所以阻力才這麼小。

其實這也是娛樂圈的生存規則,誰敢保證自己穩贏啊。

不過對付他們的手段真的實在太多了,數都數不清。

簡單一點的,藝人都有問題,並且都是後世的大瓜。

中等一點的什麼陰陽合同啊,偷稅漏稅啊。

再黑一點了,可以搞幾個大項目挖個坑,把他們都埋進去,虧錢虧人還虧口碑。

特彆是最後一條,讓人防不勝防。

畢竟不是大投資就能掙錢的,虧錢的也是屢見不鮮。

至於他們又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暗箱操作,那就不是周遊考慮的了。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等自己投資的其他幾家公司成立起來。

那就不是一個層麵的了。

常彩燕是逐浪館的保潔,

從開館到現在,一直在這乾。

當初,隻是因為離家近,接送孫子方便,才在這裡上班。

本來沒指望掙幾個錢,主要是打發時間,順便掙點零花錢。

哪知道,一乾就是到現在。

兒子和兒媳婦,原來都不願意常彩燕繼續上班,他們都能掙錢,乾嘛還讓老人乾保潔。

說出去也不好聽。

兒子和兒媳,一個在銀行,一個在企業,說出去,都是白領,也是讓人羨慕的工作。

每年也不少掙,一年十幾萬,在這個階段算是多的了。

常彩燕不願意,自己手裡也沒多少錢,老公死的早,自己靠外出打工,把兒子供養到大學畢業。

買房子的錢,是兒子和兒媳婦自己付的,首付最低,剩下的從銀行貸,就在旁邊的馨苑小區,主要是圖便宜。

常彩燕心疼兒子和孫子,想減輕下年輕人的壓力,也給自己攢點零花錢。

這才到逐浪館乾保潔。

其實,她也做好隨時辭職的準備了,以前在外打工經曆比較豐富,進過廠,下過工地,知道老板的德行。

也知道打工的不容易。

可是,哪知道,現在真的是有感情了。

錢是一方麵,公司氛圍也是一方麵。

這麼多年了,居然還沒有出國,還能出去旅遊,逢年過年,大家有的都有,從來沒有說,保潔低人一等。

有時候,常海燕都忍不住感慨:

這小時候受的教育,到現在居然實現了。

真正是行業無高低貴賤之分,隻有革命分工不同。

她還因為特彆細心和認真,專門負責打掃周遊的彆墅,不過業務量不大,所以忙完彆墅,她還是會到逐浪館幫忙。

逐浪館這麼大的麵積,隻有三個保潔,好包含輪休,其實已經夠用了。

二樓餐廳自己打掃,三樓原來幾乎不用。

四樓也是,工作量不大。

唯一的工作量就是一樓。

並且,時間也很富裕,早上可以送孩子,晚上也可以接孩子,還能接到孩子到逐浪館一起玩。

有一種大家庭的感覺。

常海燕的兒子趙凱,在銀行裡工作,是個普通的櫃員,天天忙來忙去,情緒價值幾乎都被耗儘了。

好不容易得空休息,躺在沙發上,一動不想動。

“媽,你歇歇吧,天天上班忙,下班也忙,也不嫌累。”

常海燕把拖把放到旁邊:“累啥累,一點不累,我們老板可比你們老板強多了。”

每次說道這裡,都是一臉的自豪。

趙凱無語,自己還真沒什麼好說的,

論福利,自己老媽比自己的還好,逢年過年,樣樣不少。

論工資,這個自己是比老媽多一些,可是也多有限,人家還能照顧家庭。

論放假,那自己是沒法比,自己老媽真的是該放就放,從不加班。

哎,一言難儘。

“媽,你們老板什麼樣的人,我在銀行也接觸很多老板,沒遇到過這樣的啊。”趙凱真的不理解。

這樣的老板,做生息不會虧本嘛?

資本家還有讓利的?

這樣的疑問,就和後來胖東來對員工那麼好,居然還能盈利一樣。

一下子戳穿了資本家的謊言。

掙錢的時候,利潤歸資本家,

負債的時候,大家共渡難關。

至於讓資本家,把以前的利潤吐出來,那是萬萬不行的。

常海燕把小孫子摟在懷裡,開心地說:“我聽他們說,我們老板開這個散打館,就是為了自己玩,也不圖掙錢,所以給大家的待遇也很高,哪知道員工的積極性都很高,再加上口碑確實不錯,主打的還是高端市場,每年也不少掙。”

“不過,老板很大方,這個館的盈利,除了基本的運營,都是每年分掉,今年又分了不少。”

趙凱一下子坐了起來:“媽,你今年分了多少?”

能不激動嘛,老媽這錢,真的算是家庭意外收入了,還年年上漲,比自己漲薪都快活。

“不多,也就三萬塊錢。”常海燕用一臉無所謂的表情說了出來。

趙凱頓時無語了:“媽,我感覺自己這麼多年書白讀了。”

受刺激,太受刺激了。

“瞎說,讀書當然有用了,我們老板要不是因為讀書,能有這麼高的境界,你看看你們單位的保潔,是不是分成三六九等。”

誰說讀書無用,常海燕就和彆人急。

“再說,你要是沒讀書,你能進銀行?”

“咱們村裡出去打工的人,什麼樣子,你不是不知道?”

“我這是運氣好,遇到好老板了。”

“以前你媽吃的什麼苦,你不知道?”

常海燕逮著自己兒子,一頓輸出。

“還有,這和你跟人沒關係,和你老板有關係,不要被他們PUA。”

趙凱愣住了:“媽,你還懂PUA啊?你現在怎麼懂這麼多?”

沒辦法,老媽這些話,確實有些境界,一點不想沒見識的。

“哎,都是我們老板說的,今年開職工會的時候,老板就說了好多,什麼人要自信,要相信自己,不要信其他老板的鬼話。”

“反正說了很多,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也能聽明白。”

趙凱長歎一口氣:“哎,我都想和你們老板混了。”

“那可不行,你這是鐵飯碗,我這不知道能乾多久呢。”常海燕一下子急了。

她這年紀的人,對鐵飯碗認同感是最強的,靠國家至少餓不死啊。

雖然自己對老板很感激,但畢竟是私人企業,能有份穩定的工作,誰不想有份穩定的工作啊。

都是這麼多年自身經曆的血淚史。

“嗯,我就隨口一說,再說,你們散打館,我去了也乾不了啊。”趙凱確實動了心思,可是仔細一想,人家確實不需要。

“媽,其他人發多少錢?”趙凱還是有些好奇。

常海燕想了想:“都差不多吧,這是年終獎,老板一般會平均分,除了有股份的,平常的績效是根據業務量和出差量來的,反正差距不是很大。”

“我今年算了算,比去年多點,大概15萬左右,那些教練估計都20朝上了。”

趙凱有些受刺激,

一介武夫,都比自己掙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