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博士論文好難啊(1 / 1)

周遊一個人坐在書房。

正在抓耳撓腮。

當初吹牛逼,非要自己寫論文。

坐在這裡半天了,就寫下了三個字:圖書館。

心裡有些後悔,當初不應該逞能,直接讓石教授代筆多好,可惜自己的良知不允許啊。

現在好了,困在這裡了。

嗯,肯定是這筆記本電腦不行,配置太差,去試下台式的!

心安理得的走進電競房,五台電腦一溜排開,看著都有些過癮。

座到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椅子上,右手下意識的就把DOTA點開了,雙手開始不聽使喚了,居然會自動打兵,還會自動買裝備。

這是什麼?

人工智能啊。

後世AI什麼,都弱爆了!

連打幾局,心情更加不好了,三連跪。

道心都碎了。

垃圾遊戲,誤我青春!

“小四,找幾個人來,把我電競房的電腦搬到逐浪館!”周遊一氣之下,把電腦全都搬走了,還能騰出地方來,搬到逐浪館,以後找人玩還方便,當初也沒想到能把售樓部買下來,哪裡更好玩。

家裡還是太小了。

從三連跪的反思中,周遊感覺到全民讀書的重要性,要讓讀書更加便捷,圖書館走進千家萬戶。

一下子思路就開闊了。

《論圖書館公共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看看,這標題,一看就是專家起的,老少皆宜,上下通用,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公共圖書館,一般城市隻有一個。

省會城市有兩個,一個省的,一個市的。

但就這樣,也很難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日益需要,離得稍微遠些,一來一回,兩個小時就沒了,中午吃飯休息也不方便。

直接把原來的一些操作延續過來,就成了一篇高瞻遠矚的論文,還省的大家走彎路,何樂而不為,又不是以盈利為目的。

先把大綱列出來。

農村,城市情況不一樣,學校教育暫時不考慮,以服務全體人民為出發點。

原來圖書館推出網上借書還書流程。

就像網上購物一樣。

在圖書館網站上,直接選擇要借的圖書,一次最多五本,時長一個月,最多延長一個月。

個人就出一個同城快遞費,借還總共5元左右,相當於來回的公交車費用。

可以說是非常合理了。

周遊以前就借過不少次,後來實在沒時間看書了,一個月都看不完一本,再加上網上看書越來越方便,就逐步放棄了找個渠道。

但還有不少人通過這個渠道借書,也是非常方便的。

還有城市空間,農村農家書屋,自助借書還書櫃。

都是以後的發展方向。

到後來更是打造成了綜合服務場所。

主攻幼兒藝術發展,算是彌補了一些運營虧損,所有的圖書場所都是虧錢的,也就是很多免房租,是政府投資運營的,不然一個房租,基本上就全廢了。

現在的圖書館,到了暑假,基本上就是孩子的天下了,由父母帶著的,還有大一點,自己跑過來的,在城市小區空間,離家近,又方便,孩子去還能學一些東西,一舉數得。

偶爾也有一些年輕人,躲在裡麵複習功課,有的考研,有的考公。

耳機一戴,就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後麵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年人也在裡麵,有的是失業了,無處可去,回家不知道如何交差,躲進圖書館鬆口氣,假如能遇到一本能看的書,也是命運的小饋贈。

能從繁重的生活壓力中解脫出來,偷的浮生半日閒。

圖書館本身就是公共服務性質,不應該過多的考慮盈利目的。

政府哪能天天想著掙錢呢。

釣魚還要打窩呢。

狩獵也知道休養生息。

大海這麼大,都設置了禁漁期。

就是為了可持續發展。

開始落筆。

摘要:近年來經濟持續發展,物質得到的極大充裕,但精神世界略顯空虛,紙質圖書的不斷衰落,人們的習慣需要進一步培養..........

研究內容:圖書館每年的借書人次,借書證辦理情況。

研究思路:走訪調研各地縣市圖書館現狀,以及實體書店的發展情況。

解決方法:政府為主,社會為輔,全麵參與。

參考文獻........

大框架出來了,剩下的就是填充血肉了,這是慢工夫,急不來的。

方向確定後,論文就成功一半了。

發給石鐘山看看,沒問題就可以開始下一步了。

周遊在家憋了一整天,總算憋出來了,彷佛回來了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時候,現在想想還是當年大學本科論文最好水啊。

本科論文,從寫到改,隻花了一個星期時間。

論文大部分內容也是相互借鑒,最後成一家之言。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會抄不會抄。

常用漢字3000個,國家收錄大約9萬多,但是電腦能顯示出來的也就3萬多字。

你說,就這麼點漢字,都能玩出花來。

可憐以後的畢業生哦。

畢業論文越來越難,能水的,好寫的,都被前麵的寫完了。

特彆是文科的哪些,思路就那麼多,隻能細化細化再細化,最後寫出來的東西,根本沒人看,但隻要查重率能過,那就是好論文。

石鐘山接收到周遊的開題報告,還認真看了起來。

本來想給個方便,沒想到人家非要自力更生,那就看看,能不能寫出花來。

嗯,開題沒新意。

研究思路都是常用的。

咦,解決方法有些意思。

這年頭,指出問題很容易,解決問題很難。

居然還讓開發商提供社區用房?

房地產商會乾?

那個時候,沒人敢這麼想,政府的設施讓房地產代建,怎麼可能。

但卻是以後發生的事,社區養老,衛生,辦公用房都要開放以商代建,後來連幼兒園,小學都要開發商代建,就這,還都搶著乾。

利益太大了。

好日子也是就這麼過了幾年。

石鐘山越看越覺得有些可行,還是很有新意的,實操性也比較強,可以嘗試一下。

其他不說,至少這個方向暫時還可以寫,查重率能過。

至於期刊之類的不用擔心,本專業就有全國辦的期刊,自己和幾個編輯熟悉,不成問題。

不錯,至少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