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蒙古草原,天氣晴(1 / 1)

周遊讓小四去買衛星電話,同時讓他想想還缺什麼,多買點。

李後亮不放心,和小四一起去買東西。

現在李後亮也不需要每次都讓周遊給錢了,散打館已經盈利了,小額資金直接調取沒問題,大額的肯定要周遊同意。

李後亮也不知道,反正能買的都買點,浪費錢不要緊,就怕要用的時候沒有。

阿古拉倒是有一些經驗,也跟著他們去,順便當苦力。

衛星電話買,第1次沒經驗,不知道誰家的好,多買幾個牌子的。

衝鋒衣買,草原晝夜溫差大。

防蚊藥,驅蚊蟲買,草原上蚊子多,蟲子多。

高幫靴買,萬一遇到爛路,能應急用,還能防止蛇咬!

感冒和腹瀉藥買,水土不服很正常,冷熱不均勻,人也容易生病。

最後又買點水和食物,路上應急用。

零零散散買了一大堆,還好是開著車去的,不然都拖不下。

周遊本來還想帶孫莉去的,可是孫莉現在正好在忙音樂基金的事,也不強求,反正以後機會多的是。

住了一晚,第2天一早就出發了。

於潛兩個人,開輛豐田霸道。

周遊四個人,開一輛吉普牧馬人。

正好去草原,也算是對口了。

小四開車,周遊坐在後麵。

看著阿古拉,忽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於是問道:“阿古拉,你看過《蒙古草原,天氣晴》這部紀錄片嗎?”

阿古拉本來還挺開心呢,聽到周遊這話,整個心情忽然間就變得低落起來:“遊哥,看過,這部紀錄片,當初在我們草原那一塊兒,傳播還挺高的,雖然講的是蒙古國的事,但都屬於草原這個範疇。”

“是啊,遊牧民族不容易,以天為被,地為床,逐水草而居,說起來浪漫,實際生活困難重重!”周遊對這部紀錄片印象也很深刻。

主要講的就是草原上,一個小女孩成長的故事。

小女孩的名字叫普潔,6歲的時候被霓虹國的導演遇到,被女孩堅強獨立的性格所吸引,便留了影像記錄。

一家人住在蒙古包裡,父親不在,從小便承擔生活的重任。

6歲的小女孩騎馬像模像樣,英姿颯爽,在馬背的樣子像一個未來的王。

紀錄片每隔幾年拍一次,準備記錄下一個孩子的成長。

可是沒想到第2次去拍攝的時候,普潔得母親不在了。

一個孩子失去了父親和母親,也就失去了童年。

歡樂變得更加少,越來越沉默寡言。

等到導演再次回去的時候,隻看到桌子上的相片。

小普潔也走了。

隻剩下他的弟弟。

雖然紀錄片著重給了普潔很多鏡頭。

可是周遊在看普潔的時候,也在想他那年幼的弟弟。

人生何其艱難。

以前以為《活著》是一本。

可是隻從喜歡上了紀錄片之後,才發現活著處處在人間。

周遊想這也是《活著》能經久不衰的原因。

人間的麵,吃一碗,少一碗。

思念的麵,見一麵,少一麵。

阿古拉情緒變得更加低沉:“我們草原人的命,就像野草一樣,脆弱而又堅韌。”

“是啊,人的命既像草,也像蒲公英,被風吹起,不知道會落在哪裡,落在在哪裡便在哪裡生了根,就像現在的人一樣,離開了家鄉,就不知道自己會留在哪裡。”

周遊想起了自己,想起了自己的同學,想起了自己的親戚朋友。

“我阿爸和我說,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報有希望,我們是草原兒女,是不可能被命運擊倒的。”阿古拉說完這話,整個人也重新變得精神抖擻起來。

每個民族能夠生存下來,流傳下來,都有自己的特質。

“阿古拉,現在遊牧的人還多嗎?”周遊好奇的問道。

“很少了,因為現在草地都承包了。”阿古拉苦笑一聲。

一路上除了在討論紀錄片的時候,情緒稍微有點低落,剩下的路程還是很愉快的。

周遊作為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有自己的排解渠道。

以前是看書,玩遊戲,運動。

讓自己的身體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內酚酞,促使身體興奮起來,自然而然,憂愁就消失了。

現在則是讓自己炒菜,不斷鍛煉自己的身體。

這個季節不是旅遊旺季,路上車也不多,直接開到草原,在一個城市歇腳。

距離這次的目的地很接近了,但是他們這次出來,既是買馬,也是旅遊。

不趕時間。

正好就是阿古拉的家鄉。

中午飯店吃飯,基本上就以肉食為主了。

羊肉差點被他們玩出花來,煎炒烹炸,油燜,清燉。

還好在座的沒有對羊肉不習慣的,不然也是沒得吃。

由於他們下午不動車了,所以他們還嘗了點奶茶奶酒。

周遊還好奇的問他們有沒有悶倒驢。

以前同事去草原出差給他帶來一瓶酒,名字就叫悶倒驢,非常霸道!

老板哈哈大笑:“有,幾位要不要嘗一下,烈酒配羊肉,解膩不上頭。”

這於潛哪能忍得了:“老板,來瓶嘗嘗,我就喜歡喝點不同的酒。”

老板拿了一瓶,包裝還是挺有草原特色的,外麵就是一個燙銀手工皮套,還可以把這個酒背著,斜掛也行。

“我們習慣叫草原白,度數有點高,60度,各位先小杯嘗嘗”

於潛率先拿了過去:“這外形不錯,送人有特色,老板給我那一箱,等下我放車上,好喝不好喝另說,你這造型我喜歡。”

性情中人。

這一瓶非常實在,1.5L,一般酒說是一斤,但大多是八兩。

在做幾個人雖然都是久經沙場,但對3斤的酒,還是充滿了敬畏。

這個容量是根據日常需求設計的,足以說明,草原人民的酒量,或者說喜愛程度。

瓶口不是一次性的,是旋轉式的,可以反複使用,有點像小酒壺的放大版,大酒壺。

於潛擰開口,率先倒了一杯,小口輕輕一抿。

忍不住哈了一口氣。

“勁道,夠烈!”

眾人看他這副表情,也都忍不住好奇,紛紛倒一小杯嘗一下。

周遊就感覺,辣,非常的辣,有點燒喉嚨。

但是進到肚子裡,卻有點清涼。

彆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