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這麼大了……”
“你也不小了,能不能懂點事。”
這句話小觀聽了十多年,可是有天因為某件事媽媽跟小觀說:
“你在媽媽眼裡永遠是孩子。”
“媽媽希望你永遠長不大。”
小觀身處冷暖,聽到這句他還是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聽了十幾年的那兩句而逼自己就像個笑話。
這個時候小觀隻是在想,不知道媽媽自己會不會覺得矛盾?
小觀家裡一直都是一個勉強溫飽的狀態,但小觀還有哥哥和弟弟。哥哥比小觀大三歲,小觀比弟弟大六歲。
讓小觀真實覺得大人虛偽是哥哥小雨高中畢業的時候家裡在計劃在老家建新房,那時候大姨父也一直在逼爸爸。
家裡所有人都知道家裡拿不出這個錢,於是小雨沒讀大學,高中畢業就出去闖蕩,並且沒問父母要錢,隻是偶爾要了路費。因此媽媽說:“你出去我們沒出什麼錢,也沒給你任何啟動資金,以後不管你賺錢多錢少我和你爸爸不會要你一分,你想給或不想給都可以。”
可是後來小觀親眼看到媽媽到處宣揚小雨是白眼狼,出去工作都沒打錢回來。小觀明明看到媽媽每次有急事問小雨要錢小雨都會轉的啊,小雨本來就沒有存款啊。
小觀和小雨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是更爺爺在老家生活的,而弟弟小誌是從生出來就一直跟在父母身邊的,所以我們沒有小誌黏爸爸媽媽。
可是媽媽在輔導小誌時卻說:“你哥哥姐姐我都沒這麼細心帶在身邊教導過,你還這麼不聽話!”小觀沒想到這個也能用來比較教育!原來她知道!
媽媽實行原生家庭中式教育,卻自我意識是在跟緊時代,在媽媽的思想裡,我本所有人都缺她不可。
上網要做一個開明的父母,其實隻有旁觀者知道,她還是傳統思想,她慣會給人語言上和精神上壓力和傷害。在她的印象裡,什麼都隻是說說而已,說了也從不記得。
她覺得小觀和小雨沒關心她,看不見她的辛苦,沒有沉浸她自己的世界裡,怪自己養了兩個白眼狼,而我們覺得,她有精神疾病。她不是把小觀個小雨當個體,當她的子女,而是把他們當做小輩,當做儘了職責養大的小輩,以後要回報她的小輩,必要要體諒要明白要懂得她的辛苦她的付出的小輩。
所以小觀,小雨,小誌都知道家裡沒錢,家裡窮,知道父母為了他們做了些什麼,知道在家躺了大半年的爸爸一朝出去工作有多辛苦,知道媽媽交不上學費如何去借……所以小觀也明白,如今到她高三畢業,也沒大學學費。
小觀記得小時候鄰居家有隻兔子,鄰居把兔子帶到家裡來玩,小觀就用爸爸的鞋盒在旁邊掏了個洞了裝兔子,爸爸溜了一圈回來看到後,抬腿在小觀胸口來了一腳,把小觀踢翻在地。小觀本來就對爸爸有極大的恐懼,膽小內向,因此更怕了。不管弟弟小誌看上小觀什麼了,那麼都是小誌的,小觀有一次反抗,爸爸說:“你的就是你弟弟的。”這句話小觀對爸爸更陌生,對爸爸更是不再反抗。卻沒想到發生了令小觀心理陰影七八年的事。
就是當年爸爸猥褻過小觀。
如今,小觀可以出去兼職了,爸爸阻止她說:“爸爸不希望不想你出去受苦。
小觀不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所以她內心對親人是冷淡的,也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感情,她隻知道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