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青亞沒忍住笑意,嘴角的弧度大得有點過分。
他看了一眼地上重新睡過去的好友,終於忍住笑意,一本正經道:“柳道友平常不是這個性子,應當是睡懵了。”
說著他還補充了一句:“之前被妖獸追得太狠,太久沒合眼休息。”
一般情況下修士不合眼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隻是這回靈力過度透支,必須休息才行。
陶紫瞧著嶽青亞輕鬆的模樣,心中總算放鬆下來,笑道:“看得出來,說起來,當時隨你救我的那些道友們可還好?”
嶽青亞斂了唇邊弧度,她心下一沉,麵上的笑意也淡了不少。
“犧牲了將近半數人,但去時大家都已做好準備。”
陶紫微微低著頭,火光帶來的陰影在她臉上搖曳。
嶽青亞重新展露笑意,拍了拍她的肩膀,道:“陶紫,他們不是為你,而是為他們自己心中的道,明嵐宗所做之事早已人怨神怒,你的事情隻是給了他們一個出手的時機。”
當時出手的散修中隻有少部分人是為了嶽青亞和陶紫,而絕大部分卻是暗中調查過明嵐宗諸多慘事的修士,他們心中自有怒火,無法再袖手旁觀。
縱使如此,她依然搖了搖頭,道:“你莫要安慰我,無論是為了什麼,他們終究是為救我而來,我終究是因他們而獲救。對了,他們是否立了墓?”
“自是立了,改日明嵐宗敗了,再帶著這一好消息過去祭拜他們。”
陶紫頷首道:“好。那剩餘那些人呢?可曾安置好了?”
“你不必擔憂,程道友所在的程家已出手相助。”
她又問了幾個問題,最終沉默著坐在那裡,深刻的意識到自己之前到底犯了多大的糊塗,若非有兄長善後,怕是又要枉死數人。
嶽青亞一眼就明白她在想什麼,又道:“你那時情況特殊,無法考量這些也是正常,不要總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攬。”
陶紫不再言語。
嶽青亞輕歎一口氣,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我明白你的想法,你看看我,不知奪了多少人的機緣才成就這身修為,我愧對那些修士,也愧對你,但總不能沉浸在愧疚裡。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挽回,我們隻能往前看。”
她緩緩點頭應道:“這些道理,我都明白,你且放心,我知道該怎麼處理。”
他也不再說話。
有些事情還得自己想通,他人說再多都無用。
陶紫很快將心中思緒壓下,轉而道:“你有沒有收到妄緒的消息?”
嶽青亞怔了怔,搖頭道:“已經許久沒有聯係,怎麼了?”
“劍宗準備出手。”
他這回怔得更久了,神色也變得尤為鄭重,嚴肅道:“明出手,還是暗教訓?”
“明。”
嶽青亞笑了起來,道:“總算等到這一天了,我去同道友們說。”
陶紫頷首,又道:“我尋你也是為了這事。”
他問道:“你心中有成算了?”
“我希望我這邊的修士和你那邊金丹以下的散修可以聯手對敵,專門針對明嵐宗在外的窩點動手。”
陶紫很清楚,她和嶽青亞可以進入明嵐宗大本營對敵,但她手下那幫人不行,他們一旦參與決戰,多半就是炮灰。
縱使是刑斬,也難以從元嬰手上脫逃,更遑論明嵐宗還有數個大乘期坐鎮。
嶽青亞立刻反應過來,神色一正,道:“我明白你的想法了,你放心,我會勸說他們,儘量避免無謂的犧牲。”
散修膽大,敢參與營救陶紫行動的散修更是不要命,不好好安排的話,還真有可能出事。
她道:“那好,這邊拜托你了。”
說著,她就想離開,卻被嶽青亞喊住:“都到了妖界,你不去看看小狐狸?”
陶紫道:“小狐狸不在妖界。”
他詫異的看過去,她補充道:“來妖界找你前就問過兄長了,它現在應該同清靈在一起。”
嶽青亞這才明白過來,道:“程道友的確安了不少人在兩界,消息足夠靈通。”
至於是為何,兩人都默契不談。
不久後,陶紫按照兄長給的地址出現在韶華麵前。
韶華此時正和玉娘在屋中下棋。
玉娘一見她,麵上的驚喜不加掩飾,笑著行了一禮,道:“陶姑娘,恭喜。”
韶華慢悠悠的落下一子,開口道:“果然命大。”
陶紫行了一禮,對她們二人道:“還未曾感謝你們,這段日子守在魔界,替我尋找越善的下落。”
“人沒找到,屍體也沒尋到,有什麼好謝的。”
陶紫無視掉韶華的話,進入正題:“韶華,你可有收到春秋門的消息?”
她眼皮子也不抬,先催促玉娘繼續下棋,才道:“我與春秋門早已斷絕關係,能知道什麼?”
陶紫並不信這話,道:“韶華,你這話同彆人說說也就是了,何必同我說。”
韶華見她不信,眉眼間越發不耐,將手中棋子一擲,冷道:“陶紫,以你現在的能耐,大可以直接找我麻煩,沒必要沒事找事。”
玉娘見情形不對,開口勸解了幾句,可韶華的神色一直沒有好轉。
陶紫輕歎一聲,道:“韶華,我並無惡意,隻是最近你最好回一趟春秋門,管一管珃幻,莫讓他衝動行事。”
韶華冷哼一聲,道:“因著你的緣故,他衝動行事的次數可不少。”
見她開口回答,陶紫便知曉她上了心,不再多言,又同玉娘聊了幾句話後,就轉身離去。
不是她非要韶華插手,實在是春秋門這一代的掌門不太行,過於平庸,若非春秋門上一代優秀弟子死的死,叛的叛,兼之他又是上一代掌門的親子,這掌門之位還輪不到他來坐。
說句難聽的,沒有韶華插手,春秋門是有可能做出糊塗決定的,到時候連累珃幻就不好了。
不過兩日後,劍宗那邊就切切實實傳來了消息,與明嵐宗對敵時,以劍宗為主,一念門為輔,九轉門為暗,春秋門、旭甲門不參與此事(準確的說,劍宗壓根沒通知旭甲門)。
十日後,發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