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輕的童年(1) 言輕的……(1 / 1)

言輕的童年可是太開心了,每個星期都是父親帶上言輕去山間或者溪流邊,帶著言輕去認識自然,去接觸自然。山間的言輕就像精靈,聲音在山穀中回蕩,父親和言輕都非常喜歡在山穀中充滿回音的地方大聲講話。

言輕的母親那時經常勞動蹲點,下鄉支教,反正全國各地的出差。父親也會出差,但是不會像母親那樣幾個月,幾個月,最多兩個月。所以父親特彆珍惜休息日和年假,那一定是要帶言輕外出的。照父親的話說“每天的太陽還都有變化呢。”言輕的父親也會編花環,經常爬山時編一個戴言輕頭上。

“言輕,你看那棵樹的葉子,是不是不一樣。你觀察一下。”父親小聲的提醒,言輕看過去,溪邊的那棵小灌木上下。”父親小聲的提醒,言輕看過去,溪邊的那棵小灌木上歇滿了倒掛的蜻蜓。言輕把小石頭扔向小灌木的旁邊,就聽到蜻蜓們“嗡”的一下起飛了。

那次記憶深刻是父親和言輕爬山走錯路了,言輕當時5歲,腿確實不長,山間的天梯,言輕根本爬不過去,那次也是言輕第一次明白爬山的真正意義,那是需要手腳並用的,但自己的手卻夠不到。父親需要抱起她在放下,這樣重複的走完了9節,當時發現走錯路的父親把言輕當夥伴一樣的商量,“言輕,爸爸走錯路了,兩條路,一條難走,咱們30分鐘就回到放車的地方了,一條好走需要兩個半小時,爸爸想問你選哪條。”

言輕思索了三秒“爸爸,我選30分鐘的,我想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好。”

因為山太大了,言輕父女在走了很久才看到山民,“你們真厲害,從天梯過來,還帶著這麼小的女娃娃。”山民感歎地說。

“是有幾節比較難走,但風景真美。”父親回應道。

"孩子不累嗎?”小言輕搖搖頭。

山民說:“女娃娃這身高,恐怕有幾節的地方自己根本走不了。”

父親自豪的銳“我抱起她,放上去,一點都不害怕。”

父親和小言輕當時走在最窄的地方隻有40厘米寬,往下看就是萬丈深淵,因為是秋天,各種顏色的樹葉像童話般的世界,也是因為高度的不同,顏色出現了漸變,越往上,越淺。

言輕從小就喜歡植物,植物的味道和顏色,總會讓言輕著迷,所以一年四季隻要是可以進山,就都去山上。從春天到冬天,從漫天飛絮到皚皚白雪,山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植物也是不一樣的。

和植物就伴的還有昆蟲,喜歡瓢蟲,但最喜歡兩星的,黑色的外衣上有兩個點。喜歡虎頭蜻蜓飛起來像直升機,可以懸停,不要覺得蜻蜓溫柔,它真咬人的。喜歡竹林裡成雙成對的鳳尾蝶,互相追逐嬉戲。變態昆蟲和半變態昆蟲,拇指大的螃蟹,可愛的帶著自己家亂跑的寄居蟹,椰林中,言輕記得父親說過“椰子樹是有靈性的,椰子從沒有砸到行人。”太多的植物,動物,昆蟲都是言輕童年時認識的。

言輕從小認為認識植物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知道什麼時候最好吃,好多小夥伴也是因為吃認識的,小夥伴給言輕找的吃的千奇百怪,比如烤螞蚱,烤蛇,烤鳥蛋,最可怕的是烤鳥蛋,會炸。

後來父親回憶時“言輕,你記得小時候,那次走錯天梯的事情嗎?”言輕看著父親“當然記得了。”父親繼續回憶道“那萬丈懸崖呢?你害怕嗎?”“不害怕,因為父親在身邊。”父親歎了口氣“你要記住,人生這一路,有時風景無限,可又危險至極,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但其實在你作出選擇時,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選擇了就努力去做,哪怕沒有達到最好的預期也不會差很多。人比人聰明不了多少,更多的是堅持,往往成功的人並不是因為智力的差異,而是那倔強的堅持。”言輕思考著父親的話。

生病的父親總給言輕一種緊迫感,因為想每天早點回家和父親說一天的見聞,言輕的工作效率是特彆高的。所以回家的路上哪怕是看到夕陽,言輕也是很開心的,因為她知道父親一定是坐在陽台上等她呢,因為那裡可以看到回來的她。

後來言輕養成了揮舞手臂的習慣,走的時候揮舞,回來的時候揮舞的更厲害。到家看到父親在陽台或者花園,言輕總會高興地喊“我在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