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1章 拉出來遛遛
這邊,周不器在運作搞一個新的創意設計類的產品。另一邊,紫微雲跟奧多比達成了戰略合作。
條款跟周不器此前要求的這邊差不多。
紫微雲算是又打開了一片市場。
在此之前,周不器曾經牽頭軟件巨頭思愛普跟紫微雲的合作,但思愛普是德國公司,市場主要是在歐洲,美國這邊的市場份額不高。
現在有了奧多比帶頭,紫微雲這IT行業基礎設施的作用就更能體現出來了。
在雲計算的衝擊下,傳統的軟件巨頭都要麵臨轉型。
誰不轉型,誰就要麵臨被時代淘汰的下場。
微軟也行動起來了。
鮑爾默來了矽穀兩趟,周不器去了西雅圖一趟,終於達成了協議。微軟將會以42.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UC集團大部分業務的收購!
周不器多年的謀劃,終於算是成功了。
UC集團剩下的一部分業務,主要就是UC手機助手和UC器兩款產品,則會賣給百度。不過,百度收購過去之後,需要在一年之內改名,取消“UC”的名字,改成百度手機助手和百度器。
也因為這筆交易,鮑爾默對史蒂夫·辛諾夫斯基也大開綠燈。
三方的意向還真趨於統一了。
鮑爾默同意辛諾夫斯基跟著周大老板一起合夥創業,繼續在IT行業裡耕耘,前提是創業方向不能跟目前微軟的主營業務有競爭關係。
這不成問題。
競爭的是奧多比,而不是微軟。
辛諾夫斯基作為行業中人,早就被周大老板的名聲所感染過了。而且,他還有一段往事沒有說過。
04年的時候,他曾經去中國工作過兩年。
當時,周不器剛剛創業,還是初生牛犢,帶著幾個青澀的小夥伴多次找微軟中國尋求合作……辛諾夫斯基在那時肯定不知道這人是誰,連見都懶得見。
可現在回憶起來,就多少有些造化弄人。
他離開了微軟,本來都有點心灰意冷,想從IT行業退出了。可是遇到了周大老板,還發出了合作創業的邀請……這讓他的心思一下就活泛起來了。
周不器邀請他一起去紐約。
YY上市了。
這畢竟是紫微星的子公司,張一明、郭鵬飛、孟厚坤他們幾個都到場了,周不器也過去參與一下。
與其說是參與上市的盛會,還不如說是跟幾個朋友一起聚聚。
這個IPO項目實在不值一提。
周不器以為市值怎麼也能超過20億美元了,結果一番運作之下,市值隻有16億美元……做慣了大生意,對這種小本買賣實在不怎麼感興趣。
倒是郭鵬飛、孟厚坤他們很高興。
當初,紫微星投資了開發YY的多玩公司5900萬美元。IPO之後,持股還有35%,股票價值達到了5.6億美元。
幾乎增長了10倍。
孟厚坤還得意洋洋地指了指自己,“我個人手裡還有不少YY的股票呢,價值超過了2000萬美元。”
周不器問:“你哪來的?”
孟厚坤道:“我買的啊!上市之前的配股,我是真金白銀地買來的,花了我3000多萬呢!”
周不器沒好氣地說:“就原始股唄,還不是靠著紫微星的資源?”
“紫微星是我的公司,我為啥不能用?”孟厚坤不以為意,哼了一聲,“再說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公開透明地買賣。就算是原始股,也有不小的投資風險呢。”
周不器問:“彆人呢?”
孟厚坤道:“他們都沒參與。”
周不器氣道:“你也好意思!”
孟厚坤理直氣壯,低聲道:“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每次的IPO,配發5%-8%左右的原始股,這都是圈子裡潛在的規矩了,否則就彆想上市。這些股票在我手裡,總比在那些爛七八糟的人手裡強吧?YY本來就是咱們扶持起來的公司,我也拿得心安理得。我不拿,也便宜那些皇親國戚了。”
周不器好笑道:“哦,你家也是皇親國戚。”
孟厚坤道:“我家算什麼皇親國戚,最多算是賞賜了一件黃馬褂。”
周不器點了點頭,沉默許久。
孟厚坤以為他生氣了,連忙道:“我沒靠著紫微星的關係去影響YY那邊的配股決策,這都是……”
“我知道。”周不器打斷了他,“可這總歸不算什麼光彩的事。”
“嗯。”
孟厚坤就不多說什麼了。
周不器笑道:“咱們不是說好了嘛,等紫微星上市了,業務穩定了,咱們這些人就找一所學校,一起出來留學。你英語咋樣?”
“還……還行吧。”
孟厚坤撓撓頭,就有些尷尬。
在他們這夥人裡,就他的英語水平最差。去三裡屯泡個洋妞什麼的夠用,在職場中靠著英語辦公,那還差得遠呢。
周不器瞪了他一眼,“說了多少次了,趕緊把你英語學好!郭鵬飛、季子安他們好說,國內國外都一樣。你天天揚了二正的怎麼辦?”
“嗯?”孟厚坤隱約聽出了他的意思,“你想讓我來國外工作?”
周不器道:“這樣保險點,也免得你動不動就整些歪門邪道的事。”
孟厚坤很輕鬆地說:“沒事,我這都收斂著呢。”
周不器道:“那你讓彆人怎麼看你?郭鵬飛、季子安他們會不會對你有意見?”
“呃……”孟厚坤驚了個呆,“不會吧?”
周不器道:“大家都是生意人,就本本分分地做生意就行了。不說彆的,對你的能力也會有所懷疑。”
“我可不比誰差!”
孟厚坤彆的都可以不在乎,對這個可不行。
在他看來,他之所以是“十校創業聯盟”的一員,並且有了如今在紫微星內位高權重的地位,完全都是因為他的能力和努力,跟他的家庭背景毫無關係。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在紫微星創業的這些年裡,孟厚坤家裡雖然在背後默默地照看著,可實際上一次都沒出手過。大事小事的靠著商業策略集思廣益就處理好了,根本不需要走一些特殊的渠道。
周不器指了指一旁跟張一明交流的辛諾夫斯基,說道:“他叫史蒂夫·辛諾夫斯基,以前是微軟的核心高管,Office軟件和Windows係統都是他帶隊開發的。”
孟厚坤點了點頭,“嗯,張一明跟我說了,還說你想跟他合作,做一個新的創業項目。”
周不器低聲道:“要是創業失敗了,這好說。要是創業成功了,就會比較麻煩,我可不放心把一個成功的產業交給一個外人手裡。”
“嗯?”
孟厚坤睜大了眼睛。
周不器道:“要是這個創業項目真的做成了,到時候你就加入這家公司吧。咱們的產業,要掌握在咱們手裡。”
孟厚坤扯了扯嘴角。
他知道周老大的意思。
在國內做生意,他一定會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哪怕在商業上取得了多麼輝煌的成就,也容易引起非議,說他是靠著祖上的蔭蔽。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蔭蔽的關係,很多時候都處於灰色地帶,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的非商業性的風險。
如果去國外也能取得很大的商業成就,那才是能夠得到所有人認可的真本事。
這也是評價很多國內企業家的重要標準。
就比如做玻璃的曹老板,有一些家庭背景。那個玻璃廠本來是國企,他膽子很大,直接就變為100%的私企了。
很多人就有非議。
說他是靠著關係做生意。
這就有些不對了,他的玻璃賣到全世界了,很多國外的汽車廠商也都會采購他的玻璃,已經做成了世界級的玻璃企業。
他的生意要隻是在國內市場,這還有可能是靠著關係。可是生意都做到全世界了,老外誰在乎你哥是誰你爹是誰?就看你的產品好不好、銷售策略是否符合市場。
海外市場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企業家水平的鮮明寫照。
周不器開玩笑地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孟厚坤才不會認慫,“遛就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