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短道速滑世錦賽開賽時間是3月19日, 不過為了方便選手調整時差同時適應場地等問題,所以絕大多數的隊伍都是和華國隊一樣,在3月10日前後就抵達了瑞典哥德堡。
這一次的世錦賽雖然隻是蘇涼首次參加世錦賽, 但是對於其他國家的選手們來說卻不是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
“噢, 今天我看到華國隊的那個蘇了!”
“他看起來可真有個性!”
“你們看到了嗎?塞繆爾亞當斯和他的關係看起來很不錯,塞繆爾不是總敗在他手下嗎?”
“這有什麼大不了的?賽場上的成績和賽場外的友情是兩件事吧。”
聊天的是一群美國隊的小夥子們, 不過他們其中有一位的臉色可算不上好看。
“啊哈,哈裡克,不要擺出這樣的臉色, 那個華國隊的家夥太強了, 我看過你和他的那幾場比賽, 其實你的發揮也很不錯,隻是那家夥在冰麵上的時候簡直像是個魔鬼!”
被隊友點到名字的哈裡克·布拉西臉色深沉。
在這個賽季跟蘇涼的比賽之前,他一直是美國隊中知名的年輕天才選手, 在美國隊中,即便是隊裡的一些名將也未必就能夠穩穩地壓住他,同時他也是美國隊培養的新一代核心選手。
作為美國隊未來的核心,哈裡克布拉西從來都是充滿驕傲的, 直到第一次在比賽中遇到了那個來自華國隊的蘇涼——那個比他還要更小上幾歲的家夥,一個迄今為止出道才兩個賽季, 就已經被無數人視為大魔王的家夥。
哈裡克聽著隊友的評價, 冷哼道:“世界杯和世錦賽不同, 他可以在世界杯上奪得1500米的連勝,但他未必能夠在世錦賽上取得同樣的勝利!”
“啊哈, 當然,他未必會再次取得勝利,但是他絕對是贏取比賽勝利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不是嗎?”
***
蘇涼跟著他師兄到酒店的餐廳用餐時,聽到的就是這個討論。
或者說,這段時間,類似這樣的討論交談已經出現過了無數次,有蘇涼當麵聽到的,也有國家隊的工作人員或是其他選手聽到的。
用華國隊隨隊的記者劉耀武的話來說,蘇涼就是這一次世錦賽男子1500米奪冠的熱門候選人,許多人都期待著想要看到他在這一次的世錦賽上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跡。
當然,有看好他的,同樣也有對他並不看好的。
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也有人認為蘇涼之前將過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世界杯分站賽上。
“他完全不應該這樣做,世界杯雖然也是水準不錯的賽事,但是絕大多數的頂尖選手都不會在世界杯上傾注全部的力量,對於他們來說,世界杯的分站賽更多是讓他們保持比賽的節奏,同時認識到更多的對手——世界杯對於他們來說,更像是呼吸喝水一樣的事情,不值得他們全力以赴!”
“而且每一場世界杯比賽,不是每個國家都會派遣隊伍報名參賽的,就像是他最近那次參加的意大利世界杯分站賽,總共隻有36名男性參賽選手,這些選手分彆來自18個不同的國家,其中有的國家甚至隻能派出1名選手參賽……”
記者追問:“那麼你是不看好蘇涼選手在世錦賽上的成績了是嗎?”
“啊哈,或許吧?這一屆世錦賽一共有52名男性選手參賽,這些選手裡可沒有任何一個會是世界杯上可能會出現的水貨——他有沒有能力取勝,該問的是這些參賽選手和蘇涼自己不是嗎?”
***
在華國隊下榻的酒店中,領隊張棟成每天會翻看大量的各國選手的相關訊息,也會請劉耀武的記者團隊幫忙一起搜集當前的一些輿論信息。
當然,這些輿論信息並不是搜集之後用於刺激選手的,主要還是從中分析看看有沒有需要高度關注、重視的對手,同時如果遇到惡意的媒體,也會跟國家隊裡的選手們先通個氣,讓大家夥兒不要被媒體輿論影響到。
“又是討論咱們小涼的啊?”
張棟成在看完采訪內容後,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的位置,這兩天他看的資料太多,這會兒眼睛發脹有些難受。
“咱們運動員房間的電視能看到這些東西嗎?”
這麼問了句之後,張棟成又擺了擺手:“行了,褚睿他們幾個都是老將了,這些東西影響不到他們。”
至於蘇涼?
想到蘇涼,張棟成笑了笑,就電視上的這些評價,還不如蘇涼在國家隊內跟教練組開會評價自己時的用詞來得冷酷無情呢!
沒錯,華國國家隊的教練組時不時會組織運動員和教練組一起開會討論,開會的時候就是所有人一起對著選手比賽的錄像帶進行複盤。
對於其他選手,這種複盤的時刻基本就是教練組在分析討論,偶爾讓選手自己來提一提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大約隻有褚睿他們這些老將,在看多了比賽之後,才能夠在複盤的時候和教練組之間有比較成熟的溝通。
可輪到蘇涼的時候,那可就不一樣了——自從國家隊的教練組發現蘇涼的複盤能力後,每一次蘇涼的複盤會議都是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到得最齊全的時候,到場的教練人手一個筆記本,在蘇涼開始複盤之後,幾乎個個都下筆如有神,刷刷刷地開始記錄蘇涼自己給自己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張棟成也不知道蘇涼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但是蘇涼複盤點評的視角確實是很多教練都沒有考慮過的角度,哪怕是對著他自己在賽場上已經非常完美的表現,他還是能夠吹毛求疵地提出一些更好的切入點。
就比如他始終對於自己的體能感到不太滿意。
在蘇涼的分析體係中,他將短道速滑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拆分成了幾個不同的競技能力子要素,而以他個人的說法,他是將體能這個要素放在首位的。
當時知道蘇涼這樣的劃分方式和排序後,不少國家隊的教練都感到很驚奇。
因為蘇涼是國家隊內可以說是唯一且最典型的戰術型選手,教練組原以為他的這個競技能力子要素的拆分表中會將技戰術以及技戰術的執行能力放在首位,結果沒想到蘇涼竟然是將‘體能’這個在許多人看來都過分簡單的要素放在了這個拆分表格中的最頂層。
但蘇涼當時麵對教練組的疑惑,他的回答非常冷靜且直接:“技戰術以及戰術執行能力當然重要,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具備足夠體能的基礎上的。”
“沒有體能,再好的技戰術都發揮不出來,沒有體能,一切的戰術都隻是空中樓閣。”
這句話,讓當時與會的張棟成記到了現在。
在體能之後,蘇涼確實將技戰術與戰術能力放在了第二梯隊的重要度位置上,但隻要看看在首位上的體能,華國隊的教練組就明白了蘇涼的核心想法——不論技術和戰術有多麼的新鮮,體能才是一切的基礎。
從這一點上,也能夠看出蘇涼個人對基礎能力的重視程度。
在那之後,華國隊的不少教練都以蘇涼為例子,給他們各人手下的小選手好好地上了一課。
因為這個賽季蘇涼的徹底崛起,在那段時間,華國隊中也吹起了一股子技戰術為王的風潮,有些小隊員覺得蘇涼的能力實在是帥,因此會在比賽中下意識地去模仿蘇涼,可是不僅技術不到位,就連體能都不到位,最後的模仿結果就是四不像——就像是蘇涼在世青賽選拔賽中所批評的那個選手一樣。
直到教練組拿著蘇涼親自做的短道速滑競技能力拆分表給他們的選手上課,才逐漸將一些有些走彎路的選手給掰正了回來。
用蘇涼的話來說,如今的海外選手,滑行風格凶悍、推土機類型選手盛行,這些對手領滑能力強悍體能更強悍——最簡單的就如塞繆爾亞當斯,麵對這些選手的時候,蘇涼是可以憑借自己的技戰術和洞察力實現超越,可如果他不具備最基礎的體能,無法在比賽中保持一定的滑行速度,那麼就算他具備超凡的洞察力,最終也可能在比賽中因為體能耗儘而根本無法抓住超越對手的時機。
正是基於這些考慮,蘇涼還給國家隊提出了參考全能王賽事設置定點成績的方式——例如1500米的賽事,選手除了整體節奏之外,還需要掌控好前500米、中間500米以及最後500米的節奏,分彆在500米、1000米和1500米的位置設置定點,要求選手必須在1500米的訓練全程中,合理分配自己的體能和節奏,最終達到完美達標的目標。
在國家隊接受了蘇涼的建議之後,張棟成已經聽隊內的教練說,經過幾個短周期的訓練,選手們的成績已經有了穩步提升。
蘇涼的能力在國家隊內也再一次地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總之,以蘇涼這樣的表現和心態,張棟成是覺得,就國外這些采訪對象的評價,根本就戳不到蘇涼的心,更彆提影響蘇涼的比賽心態了。
張棟成覺得,就這?對蘇涼的影響恐怕還不如這一次酒店的標間變成大床房的影響大呢!
***
華國隊隊內對蘇涼算是充滿了信心,但是他們也清楚地知道,在連續兩個賽季的參賽之後,曾經對於蘇涼並不熟悉的對手們,如今收集到的與蘇涼有關的資料應該也已經越來越多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像是加拿大隊內,加拿大隊的教練組和分析師連同塞繆爾亞當斯、本傑明威廉姆斯、崔昌熙、孫誌元、埃利澤勒佩奇等與蘇涼有過交手經驗的選手,在此次前來瑞典哥德堡之前,就已經開過多次針對蘇涼的分析會議。
“這是一個絕對冷靜的戰術為王的選手,不過也不是絕對沒有缺點。”
加拿大隊裡的一位分析組成員指了指蘇涼在世青賽上的表現:“這是蘇涼在上一屆世青賽上1000米單項上的狀態表現。”
“在當時的世青賽比賽過程中,曾經有華國隊的選手傳出過蘇涼體能不足,500米單項或許體力難支的傳聞。”
塞繆爾亞當斯和本傑明威廉姆斯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情。
“體能不足?你是說蘇?”
“不要開玩笑,那一屆的世青賽他是三個單項的金牌得主,同時還是全能王的稱號獲得者吧?”
塞繆爾亞當斯和本傑明威廉姆斯和蘇涼有頻繁接觸,還是在上個賽季末和這個賽季中午,他們與蘇涼頻繁接觸的時間裡,蘇涼早已經結束了短道速滑世青賽的比賽,同時在經過了上個夏訓周期的訓練之後,蘇涼的體能情況已經被他拉到了及格線。
所以在塞繆爾亞當斯和本傑明他們看來,蘇涼或許在體能上不算優秀,但是他具備後半程外道強行超越的能力,這就代表著他的體能實際上整體問題不大。
作為上個賽季與蘇涼同場參加過世青賽的崔昌熙和孫誌元兩人則對於當時的蘇涼體能傳聞有著更為深刻的記憶。
孫誌元點了點頭,道:“是的,我也想起來了,當時是華國隊的那個大個子,孫睿翔傳出來的消息——在500米單項的階段就出現這個傳聞,以至於當時許多人都認為蘇涼會是華國隊500米軍團中的那個弱點。”
“但是很顯然,這一切都隻是誤會,最終拿下那一屆世青賽男子500米單項冠軍的選手就是蘇涼——關於他的體能問題我們更傾向於那是一種場外乾擾戰術,用來讓他的對手們放鬆對他的警惕。”
“我們並不這樣認為。”
加拿大隊的分析團隊是非常專業的,他們不僅拿出了一些當時的相傳傳聞例證,同時還調取了華國國內冰雪王國短道速滑版塊上的相關帖子等等信息。
“我們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從這些材料信息中可以得知,蘇涼在第一個賽季參賽時,個人體能確實是他最大的劣勢。”
“包括他第一次參加短道速滑世界杯京市站的比賽,當時華國隊在1500米這個單項上派出了他參賽,500米則是沐遠笙,1000米又是另外一名選手。”
“雖然從華國隊的角度解釋,他們這是為了給年輕選手更多機會,但是實際上也能夠看出,這其中或許就有蘇涼體能相關問題帶來的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多次比賽的例證可以證明,蘇涼的體能確實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世青賽上的傳聞在當時也得到了華國國內冰迷的普遍認可,也就是說,從這些華國隊冰迷的視角來看,‘蘇涼體能出現問題’這件事,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完全可以判斷出,在華國觀眾的視角裡,蘇涼不僅不是一個以體能為長處的選手,相反,他的體能會給他帶來負麵影響。”
“不僅是這個,你們再看1000米的這幾場賽事錄像——從預賽到四分之一決賽再到半決賽,蘇涼的狀態很顯然不是一個體能充沛的選手所應該具備的狀態。”
“事實上,當時在1000米比賽的當天,又有蘇涼體能不足的消息傳出,現在回看比賽,從蘇涼在這幾場比賽中的表現可以看出,他這個階段的體能不足,其實已經不是傳聞,應該是真相。”
“隻不過因為前一天500米單項的比賽日程中傳出的流言,導致第二天的1000米比賽時,他的對手們同樣認為這隻是華國隊為了讓對手鬆懈精神所傳出的謠言。”
“其實如果在1000米單項的賽事中,有人針對蘇涼的體能問題發起進攻,那麼最終的世青賽1000米金牌,未必還能落到他的手中。”
“非常高明的障眼法,在第二天蘇涼體能還充沛時,先放出他體能不足的煙霧彈,以至於第三天1000米比賽時,蘇涼真正體能不足了,卻並沒有人真的敢相信流言了。”
在場的眾人聽著加拿大隊的分析組這樣分析後,包括崔昌熙、孫誌元、塞繆爾、本傑明等所有人在內,都有些驚呆了。
“所以當時第三天關於蘇涼體能不足的傳聞居然是真的?!”
孫誌元瞪大了眼睛,然後痛苦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噢他的老天爺,他當時可是輸給了蘇涼的——結果他不僅是輸給了蘇涼,而且還是輸給了一個體能不足的蘇涼???
塞繆爾亞當斯和本傑明他們兩個也完全沒有想到,蘇涼的那個世青賽三冠王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噢,一個聰明絕頂的小家夥!”
現場的分析師團隊還找出了蘇涼最終世青賽超級1500米全能王之戰時候的錄像表現,指出了蘇涼當時並不是因為積分已經具備絕對優勢所以在超級1500米的時候不去爭取勝利。
“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他在這個階段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讓他繼續保持勝利的體能了。”
“不僅是上個賽季,這個賽季的世界杯比賽中,蘇涼始終保持著在1500米這個單項上的百分百奪冠率,但是第二天的500米單項和第三天的1000米單項,他的表現雖然也不錯,但是往往都比不上他在1500米這個單項上的驚豔。”
“所以,這是為什麼呢?”
塞繆爾亞當斯聽著分析團隊拋出來的這個簡單至極的問題,驚歎且無語地攤手道:“所以他的體能不足以支撐他全力以赴地完成3個單項的全部比賽?!”
頓了頓,他又搖頭道:“所以你們的意思是,我一直輸給了一個體能上有明顯缺陷的小家夥?”
“……”
“那麼他的體能都已經有明顯缺陷了,我和本卻還贏不了他?所以你們的團隊分析出來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分析師團隊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冷靜點,塞繆爾。”
“我們隻是分析出了他的體能缺陷——蘇確實是一位近乎完美的選手,從他的技術、技戰術、心理等所有方麵來說,但是我們知道的,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選手,所以我們會分析他的弱點缺陷,這樣才能讓你們在比賽中做到更好地去與這個對手對抗,不是嗎?”
“現在既然我們已經發現了蘇的這個問題,那麼接下來,這一次的世錦賽上,我們的團隊就可以針對蘇的這個弱點,幫助你們選擇更好的戰術去應對他,你說對嗎?”
塞繆爾亞當斯當然明白這個意思,他點了點頭,和他的老朋友本傑明以及此次另外一位同樣會與他們一同參加世錦賽的加拿大名將傑裡邁亞·勞鬆一起,三人開始專注地聽起了加拿大隊分析組給他們安排的全新戰術。
說是全新戰術,實際上就是一場體能大戰。
“從預賽到半決賽、決賽,你們必須不斷地壓迫蘇涼的體能,從預賽開始就全力以赴,讓蘇涼無法在預賽階段節約體能。”
“這是世錦賽,我相信,就算是蘇涼這樣的選手,他的狀態也一定會比一般情況下更加緊繃,而緊繃的狀態與比賽的壓力原本就會對運動員的體能和狀態帶去巨大的消耗。”
“再加上來自對手的壓力,同時世錦賽的對手實力又比世界杯分站賽有所不同,世錦賽的參賽選手對於比賽的投入水平也有所不同。”
“就算是老資格的名將在世錦賽上也有一定概率無法晉級半決賽或是決賽,更何況他還隻是一名年僅16歲的小將。”
“隻要不斷消耗他的體能,最終他就會因為體能不足而無法很好地完成最終的賽事——就算他具備再好的技術與戰術,到時候也會無法施展出來,屆時他也就不再會對我們產生威脅。”
關於分析組的這個判斷,塞繆爾亞當斯等人在聽過之後,都表示了同意。
隻是最後,塞繆爾疑惑地問:“16歲?我記得今年他已經17歲了不是嗎?”
關於這一點,加拿大隊的分析組也苦笑著攤了攤手:“據說華國隊在上個賽季為了讓蘇涼符合世界杯的參賽最低年齡標準,所以將他的年齡改大了一歲。”
塞繆爾:?
在聽到分組的這個回答之後,不僅是塞繆爾亞當斯,還有他身邊的本傑明以及崔昌熙、孫誌元等人都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最終,還是本傑明搖了搖頭,開口道:“他是一個決定的天才——但現在的問題是,隻有我們加拿大隊對蘇采用這樣的體能消耗戰策略,會有效果嗎?或許他可以選擇不跟進我們的體能消耗戰策略,保持他一慣的後程反超戰術?”
“畢竟他隻需要保證自己能夠晉級到決賽就行了,等到了決賽階段,他也不會再被我們的體能消耗戰術困擾?”
聽到這個問題,加拿大的分析組笑了,道:“如果隻有我們這一支隊伍在關注他的話,或許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據我所知,這一次所有前來參賽的國家隊伍,都將蘇標記為了男子1500米單項的重要對手。”
各個國家的隊伍都有這種標記重要對手的習慣,像是華國隊就會在選手們的戰術學習教室等地方,貼上一排的‘重點對手名單與照片’,看起來有點像是通緝令,實際上也確實是華國隊的‘通緝令’——想要讓華國隊選手們把他們都超越的那種。
而針對這種被標記的重要對手,各個國家都會有類似加拿大隊這樣的教練分析組或者乾脆就是信息分析員專門搜集相關的信息,從而保證各自國家的選手在遇到這些對手時,可以有針對性的戰術去對付對方。
也就是說,他們加拿大隊會這樣分析蘇涼,那麼其他隊伍同樣也是如此。
***
正如加拿大隊分析組所猜測的一樣,在各個國家隊伍前來瑞典哥德堡之前,他們就已經在各自的國家隊會議中,專門分析過華國隊的蘇涼了。
而這些彙聚了各國短道速滑頂尖人才的隊伍,當然也能夠分析出蘇涼在體能上的劣勢。
所以在華國隊這裡並不知道的情況下,各國都已經有了獨屬於他們之間的默契——針對華國隊的蘇涼,從體能上對他進行打擊,讓他在預賽和半決賽階段就體能耗儘,無法在決賽中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加拿大隊如此、美國隊如此、俄羅斯、法國、英國、日本、南韓……
各個隊伍中都有了針對蘇涼的默契。
***
而此時,被所有人瘋狂針對的蘇涼,也正在張棟成預約的酒店會議室裡,和華國隊這裡的教練組一同進行華國隊的對手分析討論。
眾人正在分析時,張棟成突然想起,蘇涼也該是華國隊對手們高度重視防備的選手,他於是沒忍住問:“小涼,你覺得,如果其他國家的隊伍也對你進行分析,討論應該從什麼角度遏製住你的話,他們會得出你身上的什麼弱點呢?”
聽到這個問題,蘇涼頭也沒抬,平靜地道:“體能。”
畢竟,他體能這個弱項,是切實存在的,也是最容易發掘的。
想到這裡,蘇涼抬頭道:“所以,各國針對我的戰術,應該就是體能消耗大戰了吧。”
聽到蘇涼的這個回答,張棟成愣了下——他是確實知道蘇涼體能上的這個缺陷的,可是為什麼,蘇涼都知道對手們會這樣針對他的弱點攻擊了,他還這麼淡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