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一曲《揚州慢》,我便順水來到了揚州。
春試剛過不久,我便知自己今年不可能高中。
想我也是京中久負盛名的才子。
如今,卻隻因父親身處高位,而不得進甲名,隻能推成個末等進士。
我本對父親說,
我不慕官名,隻想要個登科進士的名號,不負我恩師的教導,向我恩師回報。
不然如此,怕是要抹黑了恩師的名聲。
不想,我父親隻說在他還未告老辭官之前,隻怕我皆無步入朝堂,成為官品的機會。
此次參加春試,也算是儘了最後的努力了,隻是蜉蝣般的掙紮罷了。
……
此行,我拋棄了詩書學識和苦求不得的功名。一下船,便流連於煙花柳行。
整日聽歌作曲,沉迷於金石美景。不久,我便將帶來的銀錢花了個七七八八。
父親自知虧欠,母親也極心疼我,還不等我修書一封,便又撥給我不少銀錢。
以我此時的花銷速度,也足以讓我在揚州這個銷金窟呆個一年半載了。
……
其實,我兄弟也不少,但大多都在京都玩鬨,個個都是京都的“霸王”。
我卻不敢如此在京都狂放,不敢叫我的混名讓同窗和恩師見證。
哈!我真當膽小。
我不曾畏手畏腳,卻也沒有大聲喧嘩的來曆。於是數月過去,揚州柳巷,也隻傳出了一位肖姓公子的風流韻事。
揚州城實在繁華,每月都有遊船集會聚樂,每日都有燈火晚市。
這西湖邊的流水,每夜都照的通亮,讓人白日裡見了,也覺得它比旁的水更透亮。
我於此,也“偶遇”了幾位故人。你未言,我未語,都是舉杯一笑,不言而散。
我於京都的幾位友人,也都傳來書信安慰我,讓我不必憂心功名,自古名士也不都是登科之士。
恩師知我心意,覺得書信不足重,便讓他在揚州的友人來遊說我放下愁心。
可他們怎知啊?我其實早就不愁了。
我曾笑著回答道:“我隻是,醉在了西湖揚州的春風裡。我隻是在尋一個心靈的歸宿”
與現在的我而言,京都哪有揚州好啊?火樹銀花,煙波畫船,瘦腰西湖,哪裡不讓我沉醉?
更何況,我還沒找到他……
…………
四個月一晃而過,我母親匆匆而來,將幾處揚州的鋪子和房地都給了我。
對我說:“若你想,今後便在揚州安定下來吧!
你是我十月懷胎生下的骨肉,也是我親手帶大的,我清楚你在想著什麼,我與你父親都知道。
不必再去憂心京都的事了,你隻需隨自己的心意,去放手,去做。”
我知道,在京都,我爭不過長兄。於家鄉,我爭不過次兄。
無它,隻因我是個平妻的幼子。雖我父親肩挑兩房,但我終歸爭不過兩位嫡長子。
即使我自幼就深受母親和父親的寵愛。寵愛有餘,但到這些家產上,我確實爭不過。
也是,一個無權無勢,自幼隻知讀聖賢書的君子,又怎會爭得過我那冷血狠辣的次兄。
這一次,怕是真的要在揚州度過一生了。
…………
我隻能繼續醉在了揚州,偌大的京都未曾有我的容身之所。
我的歸宿,又在何方呢?
我向友人與恩師送去書信,言明我日後將待在揚州,不會常回京都。
不日,父親向聖上為我求得了一個揚州的閒職。
我又醉了,被著含著蜜的“鳩酒”給灌醉了。
臨近夜晚,我第一次留宿在了青樓。
此後幾日,我整日呆在花街,聽曲飲酒,一連幾日,都宿在了青樓。
至於官府,我到是一次都沒有去過,一個沒有實權,隻占個位置的閒官,又有誰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