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春,彭韻儀跟父親和兩個哥哥謝鵬澤、謝鵬希,一起去父親的老家鳳山鎮祭拜爺爺、奶奶和媽媽。
謝鵬澤和謝鵬希是彭韻儀大舅的兒子,他們倆今年剛好有空,跟著一起來祭拜小姑姑。
16歲的彭韻儀長著略帶嬰兒肥的鵝蛋臉,搭配高而有節的鼻梁,眼明如月,唇含豐腴,加上一頭烏發,冰肌玉骨,素雅而不失嫵媚,讓人見之親切,觀之忘神。比起不俗的容貌,韻儀的灑脫、率性更讓人難忘。她真的很迷人,因為她擅長做自己。
1995年鳳山還未大力開發,最大的馬路是通往縣裡的水泥路,馬路不寬,隻容得下兩輛車同時通行,上山祭祖的小土路就更小,更難走了。四人艱難的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彭澤仁和謝鵬澤手上各拿著鋤頭和柴刀,小路顯少有人行走,多數路段雜草叢生,需要用到柴刀和鋤頭。
彭韻儀手上拎著祭拜用的祭品,路途辛苦,她衣服上沾到許多黃泥和草屑,可她沒有絲毫抱怨。彭韻儀雖從小與外祖父母生活,三個舅舅和哥哥們更是對她寵愛有加,但她身上並沒有絲毫刁蠻,嬌縱之氣。這些得益於外祖父從小對她的循循善誘,也因她擁有一顆清醒的腦子。彭韻儀從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
日頭過午,祭拜的事宜也完成了,隻剩謝鵬澤在旁邊維修年歲已久的舊墳。這些彭韻儀幫不上忙,彭澤仁每年祭拜都會在山上呆很久,他和彭韻儀的母親謝汀蘭感情深厚,謝汀蘭當年因政治原因被迫下鄉,常年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吃不了鄉下的苦,於是找到家境困難的彭澤仁,彭澤仁一眼喜歡上眼前嬌嬌小姐,對謝汀蘭的提議更是求之不得。經年相處中,謝汀蘭早已愛上彭澤仁。最開始,謝汀蘭嫁給彭澤仁隻想讓他幫忙乾農活。婚後,彭澤仁對謝汀蘭百依百順,年輕時的彭澤仁外貌英俊,要不是家裡太窮,又沒遇上喜歡的人,可能彭澤仁早已英年早婚了。就算現在人到中年,依然儒雅清正,更是具有懷珠韞玉的品德。
可以說謝汀蘭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事,便是嫁給了彭澤仁。謝汀蘭生彭韻儀時大出血,雖撿回一條命,到底傷了身子,無力扶養彭韻儀。彭澤仁將女兒送去外祖家,自己則細心照顧妻子,因著彭澤仁無微不至的照料。謝汀蘭在彭韻儀12歲時,才撒手人寰。謝汀蘭死後,彭澤仁一直未再娶妻,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用工作撫慰喪妻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