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璞玉渾金
安徽有著天下第一奇山,還有令人癡迷的徽派古村落,有座古村是經濟最落後的古村,坐落在山之顛,三麵懸空,進村全靠走,車子都沒法開到家,曾經娶妻特彆難的,“木梨硔村”,這裡的村民都是以務農為生,經濟來源主要靠賣采摘的茶葉、毛竹,因為貧窮落後幾乎沒有人願意把含辛茹苦養大的閨女嫁到村裡來。年輕的村民為了更好地生活,隻能背起行囊遠走家鄉,去異地打拚。
木梨硔村的村長吳榮貴為了穩定村子的人口經濟,在茶葉種植,毛竹分區管理上可沒有少費心思。吳榮貴家裡祖輩都沒有離開過木梨硔村,嫡子代代相傳,可到了吳榮貴這一代竟然養了一個閨女,閨女年方十九歲啦,女孩子長著一雙晶亮的眸子,明淨清澈,燦若繁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麼,對著自己興奮一笑,眼睛彎得像月牙兒一樣,仿佛那靈韻也溢了出來。一顰一笑之間,高貴的眼色自然流露,讓人不得不驚歎於她清雅靈秀的光芒。出落如仙境走出來般的吳玲從小性格寧靜,是家裡幾輩人的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村裡人見人愛,人見就讚不絕口的好孩子。因為家裡的氛圍溫馨和睦,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太太和太爺六位長輩的疼愛,所以吳玲特彆愛笑,笑起來臉上有對梨渦,她的成長充滿了歡笑和溫暖。
轉眼間吳玲在1980年大學畢業了,在畢業前夕,吳爸爸召集全家上下坐在家裡的堂屋開了一個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吳玲畢業後的前途。
這天是六月六日,吳爸爸說希望吳玲畢業後就業方麵順順利利的,於是在6月6日這天爺爺,奶奶,等早早的吃過早飯就過來了,八仙桌坐的滿滿的八口人,吳爸爸嘴裡叼著一杆銅頭的煙鬥,裡麵裝滿了自家種的煙葉,一股股煙味彌漫著偌大的堂屋,可並沒有影響到大家的聚會狀態。
吳爸爸和吳媽媽坐在一塊兒,兩位父母的眉頭間自然透露出幾分擔憂。
吳爸爸說:“女兒師範學院6月初就得上學校實習啦,實習嘛,總的來說是學校安排,實習結束後,想聽聽孩子的想法。 ”
第二節躊躇滿誌
吳玲在高中畢業時選了自己夢想專業,長大要像上小學六年級時,親愛的語文張黎老師般,站在三尺講台上,講作文時般精彩,總能贏得大家掌聲,還有歡快的笑聲,可大學四年畢業在即,隨著年歲的增長,吳玲漸漸意識到這個小村莊雖然美麗,但卻缺乏更多的發展機會。即使到時通過考取教師事業編製,教師崗位穩定,有了穩定的收入,可是自己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又沒有兄弟姊妹,6位老人進入古稀之年,吳玲得扛起家庭這副重擔,於是,未來家庭未來發展,她下定決心要走出大山,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闖蕩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到時一定能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質量。
吳玲說道:“爸,我想……我想……我想考慮一下”
吳玲知道爸爸的心情,在家鄉當了一輩子的老支書啦,特彆要麵子,每每同彆人談到自己前途,都回樂嗬嗬的說教書育人好,為家鄉造福!教育是國家千秋大業,於國家、於小家都離不開文化教育。
吳玲現在的心情很是複雜,不能自顧自般把想法告訴大家。
爺爺說話啦:“玲啊,實習的時候要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不明白的地方多向前輩學習,咱以後還得靠這個鐵飯碗光宗耀祖的。”
太奶奶也跟著附和著:“是啊,玲兒我們家有你,這個做老師的曾孫女算是祖上積德,燒高香冒青煙啦!”
媽媽說:“閨女,你是媽媽最聽話的孩子,當老師好,工作穩穩當當的,一個女孩子不能如男孩子餐風露宿般辛苦,在學校裡當老師好!”
這輕言細語般的囑咐和叮嚀,講得吳玲無言以對,點點頭,微笑著說了一句:“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同學,已經不打算當老師啦,他們說想走出家鄉,到外地去打工的。
這時伯伯家來的哥哥說話啦,“一個女孩子當老師就好,彆想東想西往外麵奔,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的,遇到人販子還把你給賣囉,你還幫著數鈔票勒。”
“哥你比我大3歲,咋思想也這麼禁錮?”“80年代改革開放,經濟最發達的是沿海,金三角地區。廣東,東莞,深圳去打工掙大錢呢,前途無限!”
“哥,我們學校有個男老師就下海經商啦!現在聽老師們講到他,回家鄉來拿著盛行頭,穿西裝革履,手拿大哥大,皮箱裝的不是黃金,就全是現金。這家裡的小洋樓建得氣派,還有記者采訪報道這棟大樓,聽聽都喊上口號“年輕人,發家致富上廣東……”連人家的大門都是銅色的,從他家門口經過的村民都不由自主地上前摸一把,感覺手上能抹上一層銅般!
聽完這話,哥哥沉思,不再開腔,閉嘴一語不緘,屋內氣氛越是壓抑,吳爸爸的煙鬥又新添上卷煙葉,屋裡沉浸得隻剩下,吧嗒、吧嗒吸煙的聲音。
爺爺講“玲啊,我們三輩人都沒踏出過木梨硔村,幾代村支書,雖沒有大富大貴,像彆人家考試能考中,當個更大的政府官員,到你這一輩份能考中個師範學院,也是給我們吳家掙臉囉!”
幾個小時的聚會,在這種氛圍中進行了幾個鐘頭,媽媽起身做飯去,我一躍而起說:“媽媽我幫你摘菜。”
母女兩人到廚房,邊講話邊升柴火炒好幾個菜,吳爸爸也為了今天的聚會和爺爺,太爺爺,堂哥喝了幾盅,歡聲談笑間,吳玲扒拉扒拉幾口米飯,離開回到自己的閨房,發起呆來。
大學四年,生活豐富多彩,專業技能也學得紮實,吳玲在文學社學生會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有的同學甚至獲得文學作品獎金,還有的竟然出版發行過小說作品。然而,隨著畢業臨近,她麵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是呆在家鄉?還是去異鄉憧憬未來!
大學一年實習期也在1980年放寒假時結束,實習期的當年,吳玲自己發奮圖強,好學上進,邊實習工作,邊自學小學類教師編製科目,終於幸運地通過1981年的安徽縣城的教師事業編製考試,被當地的教育局分配到小學任教語文學科,是不是?吳玲這個乖乖女已經如家人期望般好好的在安徽縣城安份工作呢?戳戳求讚。
第三節離鄉背井
吳玲在自家院子裡望著蔚藍的天空,院牆雖說是爸爸結婚時剛建的,吳玲眼裡的磚頭牆變成井壁,自己彷仿佛是哪隻“井底之蛙,”思緒萬縷,焦灼矛盾,不知如何抉擇才好。
經過深思熟慮,吳玲最終決定離家去廣東深圳打工。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庭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女兒當自強。同時,她也渴望在大城市中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吳玲背著沉甸甸的行囊,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她看著父母擔憂的眼神,爺爺、奶奶慈祥的笑容,她知道,這個家是多麼的溫馨,但是她也清楚自己內心的渴望,略有幾分不舍,生她,養她的山川秀美的木梨硔村。 “玲兒,真的要走嗎?”媽媽的聲音略有些顫抖,話語裡有著幾分哽咽,雙手緊緊捧住吳玲的手。
“玲兒,冬天到了,第一次去遠方,若不適應就回家來吧。媽媽隻希望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能在媽媽身邊就好。”
媽媽不在身邊要照顧好自己……
吳玲點了點頭,微笑著說:“媽,我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爸爸歎了口氣,拍了拍吳玲的肩膀:“孩子,外麵的世界很複雜,你要學會照顧自己。記住,無論何時何地,家永遠是你的避風港。”
吳玲點點頭,她知道父母擔心她第一次出遠門,她擁抱了每一個家人,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走去。
足足走了三個小時的蜿蜒曲折的山路,才抵達鎮上,坐上了最早一趟,用馬車改裝的可以載人,載物的馬拖車緩緩離開木梨硔鎮。
中轉了汽車,買了綠皮火車抵達廣東的火車票,爸爸這時候才感覺到要和自己女兒分開啦!“爸爸始終沒讓眼內的眼淚流出眼眶……在外麵要吃飽,穿暖好好保重身體”
伴隨一聲長長的火車鳴笛聲,列車員口哨聲,孩子的哭鬨聲,奔流不息趕列車的乘客聲音,全都消失在火車軌道裡……爸爸的身影也無影無蹤。
坐在硬座車廂的吳玲,再也禁不住啦,身心疲軟,依靠著綠色火車窗睡著啦,不知列車駛到了哪個地方,窗外總是漆黑一片,身上打了幾個冷顫,趕緊披上一件厚厚的外套才感覺身上有了幾分暖意,肚子也開始嘰嘰咕咕叫了起來,原來隻為趕路,晚飯還沒顧上吃,取出了爸爸在鎮上給她買的“茶餅”,另外還到車廂連接處倒了開水,吃完後看看旁的乘客都酣睡正香,迷迷糊糊自己也進入了夢鄉。求戳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