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姓 大俞天授五年九月初八,……(1 / 1)

珺非玉 哈胡斯基 2015 字 2024-05-01

大俞天授五年九月初八,睿王爺喜得長女。今上甚慰,以國姓賜名薑文珺,食邑高陽,封號高陽公主。

睿王爺起身接旨,頒旨的宋公公滿臉帶著討好:“恭喜睿王殿下,今個真是大喜的日子。陛下今日得知皇家多了位公主,彆提多歡愉了,當即命奴才送來賞賜。”

“勞母皇掛念。今日公公趕來匆忙,不妨先喝口茶再回宮。”睿王吩咐下人沏上上好的禦賜雪頂翠,宋公公見此未拒絕。

今上有三子,原太子裴元鄞忤逆起兵,於天授元年死於叛亂;二皇子軒王裴元之自小才思敏捷,成年後偏離,信逍遙之道。睿王裴元弘論長相是三位皇子中最為豐朗,頗有今上之風,然而資質最為平庸。

如今看來,倒是這平庸的睿王最有可能登上儲君之位呢!

宋公公倒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今上年逾五十,身體康健,但誰知道以後呢?

睿王如今年方二十二,正值玉樹臨風之貌,打磨打磨,極有可能未來榮登大寶。睿王妃又是清河崔氏世家出身,其父為文人清流之首崔岱。睿王背後助力不可小覷,若待幾年睿王妃誕下嫡長子,那更是人心所向。如今看來儲君之位,大概率是睿王府的囊中之物了。

“二皇兄最近迷上了虛無之道,常常求道問藥,也不知如何是好。”睿王擔憂地說道,“今日我府裡有喜事,早都派人去通知軒王府了,結果下人們來報軒王兄前兩日出發去三清觀求道。”

“哎呦,陛下今天早朝不見軒王,得知軒王爺離京求道,發了好大一通火呢!當今聖上尊佛教,以佛教為國教,偏偏軒王爺迷上了道觀之術,信逍遙。”宋公公也是一副憂慮的語氣,“還是睿王殿下更懂得今上的心,開枝散葉為今上生了個小皇孫女。待他日再誕下嫡長孫,更讓龍心大悅!”

“太醫本說王妃這胎大概率為男胎,本王還以為會有個嫡長子。不過女孩也好、女孩也好!文珺是本王第一個孩子,自當得起萬千寵愛。”睿王麵上充滿了為父的喜悅。

“陛下也是寵愛公主,賜公主薑姓,說明陛下看重睿王府,給公主再加一層尊貴。”宋公公附和道,“陛下有意改製,滿月宴設在宮中,親自操辦。”

睿王心裡想道:看重睿王府,難道是矚意我做太子?以往隻有東宮在宮中辦宴。

“雖是母皇第一個的孫兒,竟如此重視,本王真是愧不敢當。也請宋公公回母皇,勞煩母皇掛心,兒臣感激不儘。”睿王極力掩蓋住麵上的欣喜。

“那奴才先回去複命了,告退。”宋公公辭彆。

送彆宋公公,睿王去內室看望王妃和高陽公主。

“馥苓,雙喜臨門啊!”,睿王撩開簾子,讓丫鬟們暫退下去,“母皇剛剛為小女賜名薑文珺,封為高陽公主。”

睿王妃躺在床上,未施粉黛、未點綴珠釵,一副弱柳扶風之姿,嬌弱可憐。眉間幾分書卷氣,嫻靜溫柔之態。她弱弱地問道:“薑文珺?姓薑嗎?”

“母皇賜姓,還特取了‘珺’字。”睿王輕輕拖著王妃的手,在掌心寫下“珺”字。

“君王?這是何意?”睿王妃突然有一絲慌亂。

“應是母皇矚意本王繼承大統,以此明示。先太子皇兄亡故,東宮之位至今空置。二皇兄一心求道訪仙,無意於朝堂紛爭。母皇高齡五十,如今也隻有本王一個選擇。”

“妾身倒不求王爺入主東宮,隻求家人和和睦睦。越是身份貴重,越身不由己。”

“馥苓,人往高處走。等本王成了太子,你就是太子妃了。母皇百年之後,你就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

“妾身不求這些,為王爺打理好府裡的事情,延綿子嗣,做好分內的事就好。”

“本王的王妃是個賢妻,娶了你是本王的福氣。”

“王爺今天晚上留宿嗎?”睿王妃問道。

“馥苓你先養養身子,本王今晚有公務處理,宿在書房。”睿王握著睿王妃的手,滿眼疼惜。

“那王爺彆太辛苦,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妾身晚些讓染娟熬些湯給王爺送去。”

“勞煩王妃了,那本王現在先去書房了。”

“恭送王爺。”

睿王走出王妃的臥寢,帶著貼身護衛廉英去了書房。

最近北國來訪,女帝派睿王進行主管接待。說是主管接待,看在睿王妃生產在即,大部分事務都讓禮部擬定,睿王對於禮節、待遇例行檢查一翻即可。

一個女婢在周圍侍奉茶水,一個女婢在為睿王研墨。

睿王拿起禮部呈上的折子,看了兩頁就覺得頭有點眩暈,“淨是些繁文縟節!”

“你們兩個先出去侍候吧,本王想要安靜些,沒叫你們就不用進來。”睿王讓兩位女婢下去,想靜心看一下禮部草擬的折子,過些天還要向母皇彙報。

書房寂靜無人,確實適合看折子,但也更適合打個盹,解一下秋乏。

半個時辰過去了,睿王睜開眼,發現折子還在第二頁翻著。

想喝口水,發現茶盞裡茶葉老了、水涼了。

想用筆批幾個字,硯台裡的墨乾了。

睿王將筆輕摔在桌子上。

“啪!”一聲清脆的響聲。

“廉英,叫趙側妃過來給本王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