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離去讓張強陷入了漫長的孤獨和創傷之中。好在父親通過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嗬護,讓他的生活重拾了一些陽光。
父親是一個深深愛著妻兒的男人。當年妻子離去時,他曾痛苦萬分,但更多的是對於年幼的張強會遭受嚴重創傷的擔憂。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裡,他決心用自己所有的愛來彌補張強生命中母愛的缺失。
他給予張強無微不至的照顧,從生活起居到學習方方麵麵,無一不是他用心垂怪的。每天晚上,父親都會親自為張強準備營養豐富的晚餐,再細心梳理他剛剛洗過的頭發。有時張強還會把玩具的小毛病向他訴說,父親總會細心入微地給予修理。
漸漸地,父親將溺愛張強發展到了一個近乎縱性的地步。隻要張強開口,他便毫無原則地縱容。要買什麼新玩具?要多少零花錢?隻需張強提出要求,父親便滿足。
大概是怕張強與母親的背棄產生相同的損傷,父親生怕張強再受半點委屈,惟恐他會離開自己。他幾乎將全部的愛都給予了張強這個兒子,把他捧在手心裡疼愛。
可縱是如此,張強的內心創傷和孤獨感仍在持續發酵。在學校裡,他常常顯得格格不入、無法與同齡人好好相處。
由於父親的溺愛,張強養成了被寵的壞毛病。不仔細寫作業、占有所有的新玩具、對同學愛理不理等都是他的臭毛病。同學們便漸漸地將他孤立開來,鮮有人願意與他來往和做朋友。
而獨自一個人的張強,也變得越來越敏感多疑和孤僻內向。他無法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隻能把自己關起來對自己獨自竊竊私語。總有一種無人能理解他的痛苦的陌生感,將他與這個世界隔離開來。
父親當然看在眼裡。可他總是以為,隻要繼續給予更多的寵愛,張強就能好起來。他們經常會在周末的時候一起外出遊玩,父親會帶著張強去公園散步,在湖邊欣賞美景。
“寶貝,你就像媽媽一樣,是爸爸這輩子最疼愛的人。”父親會摟著張強的肩頭對他說,“爸爸會永遠陪伴在你身邊,讓你幸福快樂,永遠不要離開爸爸。”
張強聽了,心裡會一陣陣的痛。明明父親是那樣用儘全力在寵愛自己,可他偏偏無法打開心扉,將父親的愛領受進去。內心有一道無形的高牆將他與整個世界隔離,即便是最親近的父親,也無法觸及到他的世界深處。
漸漸地,就連父親深深的愛意,在張強這裡也變成了一種沉甸甸的負擔。他害怕父親離去,更怕自己隨時會再次被世界拋棄。於是他開始有意回避和疏遠父親,生怕父親的愛會讓自己再次分崩離析。
而父親似乎也意識到了張強內心開始發生的變化,於是更加克製付出,希望不要使張強陷入反感的境地。
就這樣,在父親一味的溺愛和張強內心的逐漸疏離中,一種矛盾而怪異的氛圍在父子之間醞釀著。
直到張強上了初中後,一個更加致命的變故發生了。父親的公司那年遇到了嚴重的財務危機,為了渡過難關,他不得不放下工作四處奔命。從那以後,他們父子就很少能相見,張強隻能和繼母與妹妹相依為命在家裡。
一開始,張強還暗自慶幸父親離開了,終於可以擺脫他溺愛般的控製。可沒過多久,他就感受到了一種更加深沉的孤獨--父親不在身邊時,他才發現那原本是多麼溫暖、多麼令他依賴的親情紐帶。
就這樣,張強徹底迷失在了一種矛盾糾結的內心世界中。他對父親的愛是恐懼的,對繼母和妹妹也是排斥和敵視的,整個人隻能把自己關閉起來,過著封閉而壓抑的生活。
而父親外出打拚時,是否還能體會到張強複雜的內心世界?他們二人的親情之路,是否還能就此重新開始?一切的未來,隻能等待時間來見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