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李昊天和江秋明就抵達了陳陽府邸。
昨夜府內宴樂聲聲,二人等了好一會,陳陽才帶著一臉的倦意慢吞吞地出來。
陳陽看到李昊天又帶了一人前來,就仔細的掃了一眼。
江秋明今日穿了一件藍色暗紋紋長袍,略顯樸素。雖然看起來氣宇非凡,但陳陽依然斷定不是什麼大人物,便說到:“不知又是哪位大人蒞臨甘州了?”
江秋明也不惱,心中早有打算。
他座在大廳的紅木座椅上,沉聲笑道:“陳大人好氣魄啊,碰上這掉腦袋的大事,也能安然的在家中歌舞升平,下自愧不如。”
陳陽氣的哆嗦,他沒想到此人竟敢這般折辱他。
“你什麼意思?”陳陽從牙縫裡擠出一句。
“哎呀,原來陳大人還不知道啊!”江秋明故意誇張的說。
李昊天都覺得他這語氣過於欠揍了。
“聽說聖上已冊封三皇子顧瑾城為西北邊地巡撫徹查賑災一事。”江秋明說完輕蔑的看了一眼陳陽。
李昊天聽到“顧瑾城”三個字心中一顫,他沒想到一直沒有出現的“仇人”竟然是當今皇子。
他不僅暗罵自己:“蕭翼啊蕭翼,你和誰結仇不好?你得罪天潢貴胄。你就是找死!”
江秋明接著說“還聽說,聖上照拂,是專為陳大人而封的。”
他故意在“專”字上拉長了音。
陳陽聽後還是心生畏懼,剛剛那骨子勁全沒了,但他依然還抱又一絲希望,希望是這小子故弄玄虛。
說到:“你是什麼人?”
“在下,戶部侍郎江秋明。”
“哼,少在這故弄玄虛了,一個小小的侍郎你說的話我憑什麼相信。”他雖然害怕但依然嘴硬。
江秋明起身,一改之前的態度,恭敬的說到:“那既然是這樣,叨擾大人多時,我們先告辭了。”
走在回程的路上,李昊天忍不住問:“江兄是否是給三皇子辦差?”
因為他害怕昏迷那日記憶裡的人就是三皇子顧瑾城,想提前多了解一些。
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讓江秋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但依舊淡淡回答:“卻是。蕭翼和三皇子相識?”
李昊天半真半假的說:“聽說管家說,我失憶前與三皇子有些摩擦。失憶之後痛定思痛,畢竟人家是皇子,我怎可隨意忤逆。隻恨我的翻悔徹悟傳不到三皇子耳朵裡,望江兄日後幫我美言。
江秋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說到:“三皇子不是心胸狹隘之人,聽你這樣說定會不計前嫌。”
停了一下,有說到:“日後有機會,你自己給他說吧。”
李昊天沒再說話,心想:“見了麵他說不定會要了我的小命!”
從蕭翼身上也得不到線索,李昊天便轉了話題:“陳陽會妥協嗎?”
“由不得他。”江秋明似有十足的把握。
再說這二人走後,陳陽派了八百裡加急,連夜回京探聽虛實。
兩日後,陳陽帶著滿車的禮品來到府衙,淚流滿麵地垂心懺悔。
他哭喊道:“蕭禦史,我利益熏昏,做下這等豬狗之事,連累了貴妃娘娘賢良淑德的名聲,我萬死難辭其咎啊!”
李昊天正座大廳一言不發,等著江秋明開口。
江秋明悠悠地說到到:“萬死到是不用,一死就足夠了。”
陳陽一聽這話,更是磕頭如搗蒜。
“哎呀!陳大人啊,你這是乾什麼啊!又不是三堂會審,讓外人看到隻當貴妃娘娘的外甥成了磕頭蟲。”江秋明說話絲毫不留情麵。
陳陽厚臉皮的陪著笑臉:“江大人,您行行好,給我指條明路,小人我一輩子給大人當牛做馬。”說完又是幾個頭磕了下去。
江秋明抬起茶杯,呷了一口,說到:“這辦法呢,也不是沒有!”
“大人請講,隻要能給小人一條活路,不讓貴妃娘娘蒙羞,讓小人什麼都做!”
陳陽到不是對自己妹妹有多麼上心,而是事已至此,如若解決不好,家族長也饒不了他。
“也罷,就當幫皇戚在百姓麵前挽回些顏麵。”江秋明故作為難的說到。
“第一,立即開放甘州城所有的糧倉,以市場價出售給甘州的百姓,確保大家都能買到足夠的糧食。”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陳陽急忙說。
“第二,你必須拿出自己的誠意,用於購買冬衣棉被,分發給城中無家可歸的災民,特彆是孤兒寡婦,幫助百姓過冬。”
“沒有問題,立刻就辦!”花點錢的小事,陳陽當然願意。
“第三嘛,陳大人,可能要丟些麵子。但隻有這樣,才能再聖上那裡獲得一線生機。”
“請江大人直言!”陳陽隻盼能保住一條小命。
“這第三嘛,陳大人自己書寫一份陳罪書,在甘州城向百姓認錯請求諒解,並承諾以後對待百姓要如衣食父母。”
“這..這...”陳陽實在是為難。
“陳大人不願意?現在隻有百姓的請命書才可救你一命!如果聖上知道連甘州百姓都容不下你...”
“願意願意,一定照辦!”雖然做這事就等於讓陳陽永遠抬不起頭,但和自己的小命相比不算什麼。
李昊天看著江秋明如此敏銳,心中大加讚歎。
災情處理的非常成功,甘州百姓們都讚不絕口,百姓感謝朝廷的大恩,聚集在府衙門口下跪磕頭。
李昊天站在府衙門口,對大家說到:“各位不必如此,我等是受不起如此叩拜的。都是皇恩浩蕩,是皇帝一直掛念百姓,也是皇帝讓我等來解決災情,大家要謝就謝當今聖上吧。”
眾目聽到李昊天這麼說,潸然淚下,更是對皇帝感恩戴德,紛紛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
江秋明一旁暗笑:“這蕭翼,雖沒大才,但是做表麵文章的本事真是十個太史令也比不上。”
睽睽之下,李昊天就用自己的一己之言將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遠在京城的皇帝。
李昊天的這一舉動傳到京城,讓皇帝足足在朝上誇了半日。
當時就著內務府去蕭府宣旨,賞了蕭翼一塊名為“金昭”的玉璧,左都禦史蕭大人感激涕零,逢人就誇兒子懂事了。
甘州賑災的工作進入收尾階段,江秋明要先一步回京複命。
甘州城府衙雅致的庭院中,李昊天為即將離去的江秋明設了一場踐行宴。
夜幕低垂,燈火輝煌,兩人圍坐在精致的矮桌旁,氛圍格外溫馨。
在這個世界裡,李昊天時常感覺自己如同困獸。
酒過三巡後,他的目光開始變得飄忽不定。
想起近日來發生事情,李昊天流露出對江秋明的欣賞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