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1)

第1章

*

嘉佑元年,年終歲尾,汴梁城裡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汴梁城外,靈動俊俏的少年郎仰著頭看著城門,發出沒有見識的聲音:“哇!”

很多第一次見到汴京繁華的人都會如此驚歎,行人見怪不怪,連多餘的眼神都懶得分給這些初來乍到的外地人。

蘇景殊也無暇在意路人的反應,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終於見到了活的《清明上河圖》,北宋的汴梁城和後世的開封城完全不是一個感覺,他還沒看夠呢。

穿越之前,他對兩宋的印象隻有一個字:慫。

打了勝仗還要花錢買平安,窩囊到這個地步的朝代不多見。

穿越後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他對兩宋的固有印象略有改觀,但是“慫”這個標簽依舊沒變。

是的,他是個穿越者,上一刻還在家裡吹著空調打遊戲,下一刻就變成了呱呱墜地的嬰孩。

沒有被高空落下的花盆砸,沒有被刹車失靈的豪車撞,沒有被進水短路的電腦電,更沒有咒罵蒼天被天打雷劈。

一點征兆都沒有,莫名其妙就穿越了。

剛出生的小嬰兒什麼都聽不清,除了吃就是睡,等他能從身邊人的閒話中搜集信息時,距離他出生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這輩子聽到的第一句話:滕子京已至巴陵。

沒錯,就是那個“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滕子京”。

但凡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就不會不熟悉這句“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不得了不得了,他這一穿竟然穿到了北宋。

然而更令他震驚的還在後麵。

他家在眉州,他爹叫蘇洵,兩個哥哥一個叫蘇軾、一個叫蘇轍。

對,就是史書上很有名的那三個。

最開始他並不知道他爹他哥是“三蘇”,隻知道爹姓蘇,娘姓程,兩個哥哥一個叫和仲一個叫同叔,還有個姐姐叫八娘。

家裡本來有七個孩子,大哥景先和前頭的兩個姐姐都已夭折,等到他出生,家裡就隻剩下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二哥名字裡帶“仲”,三哥名字裡帶“叔”,按理說輪到他應該帶個“季”字,但是卻跟了早夭的大哥的名字走。

他本來就叫蘇景殊,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小小的他一直以為他二哥叫蘇和仲三哥叫蘇同叔,他們家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家庭。

他爹蘇X常年不在家,提及“滕子京已至巴陵”後便出門遊學,家裡大部分時間隻有娘親和姐姐八娘外加幾個雇來的短工。

哥哥們?哥哥們出門上小學了。

這年頭京城有宗學太學國子學,還有內小學京小學和國子監小學,京城之外的則是鄉學縣學縣小學以及多如牛毛的私塾、義塾和蒙學。

身為一個腦容量小的可憐的奶娃娃,哥哥姐姐每次過來他都睡的昏天黑地,清醒的時候基本沒有。

奶娃娃

的生活非常快樂,無憂無慮萬事不愁,如果這是一場夢,那一定是最安逸的夢。

安逸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意誌,既來之則安之,根據穿越定律,再穿回現代的情況基本不可能發生,反正他在現代無牽無掛,這輩子父母雙全還有什麼不滿意?

?本作者醉酒花間提醒您《[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賺大發了好嗎!

雖然親爹自他記事起就沒怎麼見過。

但是見沒見過不重要,人活著就行。

小小的他快快樂樂的長到四歲,直到那年夏天祖父病逝,遠在外地遊學的父親千裡迢迢趕回老家守孝,他們全家也從城裡搬到城郊過上了躬耕於田畝之間的鄉村生活。

然後他的金手指農場經營遊戲就被激活了。

穿越之前他正在家打遊戲,因為沒有生活壓力,所以有大把的時間用來發展愛好。

農場經營遊戲的基礎是什麼?種地!

所以他在田地裡激活金手指沒毛病。

都說兩宋是百姓幸福指數最高的時代,他的金手指是經營類遊戲也沒毛病。

早知道會穿越他就玩戰爭策略類的遊戲了,人在北宋,誰還沒個大一統的小目標呢?

年幼的他遺憾不已,不過金手指這東西能有就很不錯了,他不挑。

農場裡沒有千軍萬馬,但是有種類豐富的水果蔬菜美味佳肴,試問誰能在北宋的夏天吃上飽滿圓潤皮薄多汁的無籽大西瓜?

攢夠經驗解鎖西瓜後的他可以。

上輩子辛辛苦苦肝成大佬,人生重啟遊戲也要重啟。

農場經營遊戲開局很簡單,小麥、玉米、喂雞、養牛,外加一個飼料廠和乳品廠。

動物和生產設施不能動,他能拿出來的隻有倉庫裡的東西。

這樣也好,家裡就那麼大地方,憑空出現幾頭□□太突兀,彆說拿不出來,就算能拿出來他也沒法往外掏。

郊外的宅子出門就是農田,單純的種地就很不錯,不知道係統出產的小麥產量多高,要是玉米種出來,爹娘會不會以為這是沒見過的小樹苗?

然後,小小的他就被一臉震驚的親爹給從地裡拎回去了,“夫人!景哥兒剛才趴地上吃草!”

小小蘇:喪了吧唧.jpg

爹,您還能再眼瘸點兒嗎?

總之就是,他的種田初體驗糟糕透頂。

因為地裡原本的麥苗和雜草沒拔乾淨,他撒下去的種子和原有的麥苗混在一起,神仙來了都分不清。

深呼吸,不著急,今年不行還有明年,明年不行還有後年,他有的是時間做實驗。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爹怕他閒著沒事兒乾再跑出去啃草,索性直接把他開蒙讀書的時間給提前了。

兩個哥哥已經過了啟蒙的階段開始學習四書五經,因為他們兩個天賦太好,附近已經找不到能教導他們的老師。

他們爹年過四十還沒考中進士,但是範進中個舉都瘋瘋癲癲,他們爹身為多年不中的老舉人,教導兒子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

哥哥們很有自製力,不用盯著也能學的很好?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於是需要盯著的隻剩下年方四歲的他。

安逸的生活一去不複返,不過沒關係,他的天分也不差,大不了拿出上輩子小學初中高中加考研的氣勢來學習。

兩宋是文人的天下,不管將來長大後要乾什麼,身上有功名都沒壞處。

守孝期間很多事情都不能做,閉關學習的日子很枯燥,人閒著就要找事乾,他爹也不例外,閒著閒著就要給兒子正式取名。

然後他的兩個哥哥就成了蘇車把子和蘇車軲轆印子、啊不、是蘇軾和蘇轍。

他爹蘇X,大名蘇洵,也就是《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

——名人就在我身邊,小醜竟是我自己!

嚇的小小的他猛乾了兩碗飯才穩住撲通亂跳的小心臟。

兩個哥哥成功改名,小小的他還是叫蘇景殊,興許是車上找不到其他合適的字,也可能依舊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就是他娘程夫人知道後不太高興,當晚就關起門來把他爹臭罵了一頓,要不是他自己說不用改名,這會兒可能就要叫蘇軻蘇輅蘇軺蘇軫蘇車輪了。

親爹自己科舉不順,兩個哥哥的科舉之路卻是難得的順遂,要是禮部試也能順順利利,倆人在功名上就能壓他們爹一頭。

如果史書沒出錯,哥哥們的確能在功名上壓老爹一頭。

家有神童的確讓人羨慕,家有三個神童……當爹的發愁啊。

光陰似箭,轉眼間一年又一年。

田園耕讀很能陶冶情操,蘇景殊感覺鹹魚如他都快被熏陶出了讀書人的高雅情操。

老爹生性放蕩不羈愛自由,在家窩了七八年早就心癢難耐,九月份兩個哥哥解試放榜,月底他就帶上兩個兒子啟程進京趕考。

美名曰:帶兒子感受各地風土人情。

隻能說,他二哥蘇軾後半輩子仕途不順還能那麼會吃會玩,他們家老爹功不可沒。

蘇景殊從隻會吐泡泡的奶娃娃長成瓊枝玉樹少年郎,十幾年下來對親爹親哥的濾鏡碎的差不多、咳、也沒碎那麼多,總之就是,他爹他哥在他眼裡都從神壇上走下來了。

因為這樣那樣原因,他們家這次要舉家搬遷進京。

爹帶著兩個哥哥先走一步,三個人沒一個關心家裡的產業要如何安置,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娘親最可靠。

等他娘處理好家產,他和姐姐嫂嫂又在家修整了幾日,這才收拾行囊準備上路。

他爹他哥怎麼走的他不知道,反正他和家中女眷乘著驢車走的非常快樂。

車隊從眉州出發,沿途欣賞山光水色,走了兩個多月終於見到汴京的城門。

可喜可賀,喜大普奔,“想念高鐵”四個字他已經說累了。

小小蘇在眉州生活了十幾年,大宋慫歸慫,百姓的日子卻還算安穩。

後世關於兩宋的槽點數不勝數,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那就是:有錢。

他們這一路走的很安穩,路上沒有撞見過山賊野匪,遇到押送財物的鏢局時鏢師還會順便看護他們一程。

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第一次出遠門的少年郎站在城門外,看著活過來的東京汴梁城心情激蕩,好一會兒才回到暫歇的茶攤。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他娘程夫人已經和隔壁桌的客人嘮起了家常。

隔壁桌是母子三人,形容憔悴的婦人帶著兩個麵黃肌瘦孩子,一眼便能看出家境不太好。

蘇八娘看到弟弟回來,附到他耳邊用氣音說道,“這位秦娘子是均州人,她的丈夫三年前進京趕考,不料一去三年音訊全無。均州那邊連年災荒,她的公婆相繼去世,家中生活困難,萬般無奈隻好帶上一雙兒女進京尋夫,也是個可憐人。”

蘇景殊歪歪腦袋,感覺這個劇情有點耳熟。

旁邊,心地善良的程夫人已經開始邀請可憐的母子三人進京同住,“秦娘子,我們也是初次進京,家中女眷多,住在一起也好有個照應。你若放心,可將孩子們交由我們看顧,也好出去尋你夫君。”

婦人眸中含淚,“香蓮謝過夫人。”

蘇景殊:!!!

就說這個劇情有點耳熟!

秦娘子,香蓮,秦香蓮啊!

救命!

他穿的不是正經北宋嗎?

怎麼忽然變成了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