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開心,輸給誰都可以,怎麼能讓異族奪了第一名,這不是說明我們悠悠中華幾千載文明文化教出來的皇帝不如蠻夷皇帝學的好嘛!當時父皇在北伐元朝時頒布的《諭中原檄文》中提出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口號,並一生都在實現這一目標,檄文中寫道:“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國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製天下也……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方欲遣兵,北逐群虜,拯生民於塗炭,複漢官之威儀……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父皇攻克元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
沒想到明以後異族又一次卷土重來入主中原,這算什麼?以夷狄居中國而製天下?異族不可怕,就怕異族有文化!
秦皇漢武唐宗三個時空的君臣也不開心,能有獎勵他們是高興的,但要看跟誰比。嬴政他在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的功績超越了古代的三皇五帝,因此決定采用“皇帝”作為新的稱號,並自稱“始皇帝”,寓意著他是第一個使用這個稱號的皇帝,可現在被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野豬辮子皇帝得了第一,第二也不是他!簡直不能忍……
劉徹不開心,他從小天資聰穎,縱橫捭闔,無拘無隘,他的雄心勃勃不允許有人在他之上,始皇帝都不行,再不要說後世皇帝,異族皇帝!要不是仙女在旁看著,他得讓衛青掀飛那野豬辮子的頭蓋骨……
李世民也不開心,他這輩子最差的境遇就是身為老二被耶耶失信,失了太子之位,導致後麵他位置尷尬不上不下讓太子想除之而後快,其它時候就沒當過老三!太原公子,作為封建皇族中最有出息的皇子的代名詞,從來給世人顯示的都是其超人的政治抱負、卓越的軍事才乾、獨特的用人思想和出類拔萃的文學天賦,太原舉義,奠定了李氏王朝三百年基業……
嶽飛和馬皇後心中到是較為平和,嶽飛隻希望上天憐愛我南宋百姓,仙女獎下救民之法,飛能得到些救國救民的助力,阻擋南宋崖山之戰後哪慘烈的一幕幕發生,嶽飛我再死十次也無憾了……
馬皇後是清楚自己和這些君王名將比不了,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用自己的短處硬和彆人長處比不是找不自在嗎,棣兒能得第二名我替他開心,要是能知道他上位的原由,清楚標兒身上的變故,化解他們父子間的誤會就不虛此行了……
康熙帝不知道自己該開心還是不開心,胤禛參加了仙人盛會得仙人垂青,答題還得了第一名,那些個秦皇漢武頂尖帝王都不比不上,天下人都看到了,我大清愛新覺羅氏的子孫比自詡中原的正統皇帝都強,誰再敢嘲笑我滿人是沒文化隻知騎射打獵挖人參的蠻夷,這些題他去答相信也不會差……倒是不嫉妒老四出風頭,兒子優秀也是他教導的。可是現在太子、朝臣、兒子們都在等自己的態度,人心不安則朝堂不安,朝廷不安則天下難安啊……
東方宸要是剛才身體開發出來的是讀心術異能,知道老祖宗們如此不服氣認為蠻夷就該像元朝的那些王族一樣彆說欣賞詩詞歌賦了,字都不識幾個,應該是一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隻知侵略不知學習的山豬,高低都得給他們發個清代皇子讀書課程教育作息讓大家一起學習一下什麼叫落後就要挨打:
早晨
寅時(3:00-5:00):起床、洗漱。
卯時(5:00-7:00):早讀,背誦經典文獻,如《四書》、《五經》。
上午
辰時(7:00-9:00):學習滿文和漢文,包括閱讀和寫作。
巳時(9:00-11:00):學習儒家經典,如《大學》、《中庸》等。
午時(11:00-13:00):午餐及短暫休息。
下午
未時(13:00-15:00):學習騎射和武藝,包括馬術、弓箭等。
申時(15:00-17:00):繼續學習儒家經典或曆史書籍。
酉時(17:00-19:00):練習書法,寫文章,複習當天所學內容。
晚上
戌時(19:00-21:00):晚餐及短暫休息。
亥時(21:00-23:00):晚自習,繼續讀書或完成作業。
子時(23:00-3:00):就寢。
清代皇子的教育非常嚴格,他們的課程表安排得極為緊湊,幾乎涵蓋了全天的時間。這卷的程度簡直要命,康熙自己讀書讀到吐血,他的兒子們各個都不比在座的讀書少啊,而且都至少精通滿漢蒙三族語言,還知道後世的科學算數呢!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至理名言,老祖宗們可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