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結束了,天幕中出現了一雙手,手部皮膚細膩如絲,隱隱透出一種溫暖的光澤,仿佛是陽光下泛著微光的瓷器,讓人忍不住想去觸摸。即便沒有看見人臉,也能想象這雙手的主人是一位風華絕代的仙女。
“係統,這樣可以嗎,我的手是全身長的最好的地方,初中時同學說我是夢娜麗莎的手,長大以後也有許多人說我這是福手,白嫩柔軟,飽滿細膩:)”,“放心吧,宿主,從你綁定了我那一刻起,你將無處不美,太美才是煩惱”,“嗯嗯,這種煩惱我願意受,那我開始啦,要是有不對你可以隨時支援我哈”。
“大家好,我是東方宸,電影放映結束了,
最後的這首《滿江紅.怒發衝冠》相傳是南宋著名民族英雄,為後世人人敬仰嶽飛元帥所著。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朝相州湯陰人,祖籍東昌
,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複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複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嶽家軍先後收複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嶽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複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嶽家軍的由衷敬佩。
嶽飛的文才同樣卓越,這首代表詞作更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輯有文集傳世。被後世稱讚的‘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一詞就指這首絕筆。他本人是中國古代八大軍神之一。這八位分彆是孫武、吳起、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和嶽飛。嶽飛作為榜上最後一位,他出生最晚,南宋建立在前麵7位朝代之後,後世帝王將相,對他多有讚譽。宋孝宗為吾平反昭雪,追諡忠武,封鄂王。編著《宋史》之元朝史官,亦讚吾為“文武全器、仁智並施”之將。
宋末名臣文天祥曾道:“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至於筆法,若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尤足見乾城之選,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
明朝時期開國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歡嶽爺爺,追封嶽飛為武聖,朱元璋出於對抗金名將嶽飛的崇拜,認為他“純正不曲,書如其人”,於是追封嶽飛為“武聖”。
清康熙帝稱嶽飛為“忠勇之臣,千古一人”,這一評價高度概括了嶽飛的品質和曆史地位。嶽飛的忠誠和勇敢在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也反映了康熙對嶽飛的敬仰之情。清乾隆帝亦謂之“公忠秉性,智勇超倫”。
民國領袖孫先生稱:“嶽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我們小平爺爺說:“英雄永遠為後人所紀念,壞人永遠為後人所唾棄。
後世建立的嶽王廟最著名的有四座:河南開封朱仙鎮嶽飛廟、河南湯陰嶽飛廟、湖北武昌嶽飛廟和浙江杭州嶽王廟。
杭州嶽王廟乃嶽飛長眠之地,位於西湖棲霞嶺南麓,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稱“褒忠衍福禪寺”,明天順間改額“忠烈廟”;因嶽飛追封鄂王而稱嶽王廟,曆代迭經興廢,現存格局於清代重建後形成,分為墓園、忠烈祠、啟忠祠三部分。重簷歇山頂,簷間“心昭天日”匾額是□□元帥於1979年嶽王廟重建時題書的。正殿西側壁有明代浙江參政洪珠題寫的“儘忠報國”四個大字,正殿中間為嶽飛塑像,武將裝束的坐像高4.54米,頭戴帥盔,身披戰袍。像前高懸“還我河山”匾,傳為嶽飛手跡。
嶽王廟是杭州西湖的著名景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蘇軾在詩中曾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作為我國最為著名的湖泊之一,杭州西湖擁有秀美的自然風光與濃厚的人文曆史底蘊。值得一提的是,西湖與三位民族英雄均結下不解之緣,這三人便是被並稱為“西湖三傑”的嶽飛、於謙和張煌言,西湖這個極儘秀美之地,卻有幸安葬了三位民族英雄真是幸哉。三位英雄不知可在地下相逢?把酒言歡,吾道不孤,舉國同念,英雄千古!”
南宋時期,趙構的感覺很不好,在龍椅上幾乎坐不住,後背也冒著虛汗,危險,有難,憑借當年金軍都追不上的逃跑經驗,他的直覺在瘋狂叫囂著,完了,這次是大難難逃……不會的,不會的,朕建立南宋,扶社稷江山之危,區區一個嶽飛,死不死怎麼能影響到帝王安危,這不嶽飛還活著呢,朕什麼也沒乾,仙人也不能無中生有治罪,再說這個電影不是也說是秦檜乾的,從頭到尾朕什麼都不知道,是秦檜這奸臣蒙騙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