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 / 1)

一大早,李暮歌就被白術叫了起來,眼睛還沒睜開,人已經洗漱完畢坐在梳妝台前了。

好幾個宮女圍著李暮歌,或是為她盤發,或是為她在臉上敷粉,還有人在一旁仔細挑選今日要穿戴的衣服配飾,場麵十分隆重。

其實她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公主,在宴上要坐在角落裡,不能太過引人注目。

“選顏色素淨些的吧,省得被人說三道四。”

李暮歌選了一身和上一次死時一模一樣的衣服,她覺得這身衣服最好看。

一點兒也不避諱什麼。

宮人不知她看向那身衣服時,心中流轉過多少複雜的情緒,隻聽話得將她選出來的衣服,為她穿上,再搭配合適的飾品,等一切都忙活完,已經過去小半個時辰了。

接著,李暮歌出門,往隔壁走。

梧桐殿內更是熱鬨,今日六公主會進宮,良嬪一大早就起來打扮好了。

萬壽宴正式開始要在晚上,白天正是和許久不見的親朋見麵說話的時候。

李暮歌到得時候,六公主剛傳話進宮,說會晚半個時辰入宮,宮外有些事情耽擱了。

“你六皇姐還是一如既往,做事總是這樣拖拉,都快成親了,還一副小孩子脾氣。”

良嬪收到消息的時候,李暮歌更好剛到,她順嘴就衝李暮歌說了兩句李易曲的不是。

嘴上說著李易曲太胡鬨,眉宇間那股子寵愛卻壓都壓不下去,李暮歌來到這個世界後,隻在良嬪臉上看到過兩次這種神情,第一次是重生前,第二次就是現在。

寵溺的對象,隻有六公主。

“無論六皇姐多大,都是母妃的女兒,六皇姐真性情,母妃又疼寵她,宮裡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六皇姐。”

李暮歌隨口說道,她說的是實話,不是每一個母親都如良嬪愛六公主一樣,愛自己的孩子。

小說裡,其實很多公主和皇子都說過,他們羨慕六公主,有一個待她一心一意的母妃。

李暮歌的話落在良嬪耳中,就有點兒刺耳了,良嬪其實知道,她小女兒喜歡吃大女兒的醋。

以前她看見小女兒吃醋,總會用“你六皇姐已經出宮建府,沒法日日在母妃身邊,母妃才多疼寵她一點兒”之類的話,來安撫小女兒。

但是麵對狠心殺人後的小女兒,她那些敷衍的話,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最後良嬪收斂了一些歡快的情緒,好似真的對李易曲生出不滿來一樣,說道:“你六皇姐就是還沒收心,都十八了還這樣不懂事,遠不如你,現在你都來了,她還在路上磨蹭,真是不像話。錦文,去宮門守著,小六到了後,先帶她去鳳棲宮給皇後請安。”

名義上皇後是所有公主皇子的母後,公主皇子們入宮,第一件事都是去看皇後。

這是宮裡的規矩,不過因為本朝皇子公主實在是太多,皇後不耐煩每一個都見,因此大多時候,皇子公主們都能直接去自己母妃宮裡。

誰的孩子誰自己管。

現在良嬪讓六公主去皇後宮裡,是告訴李易曲,在宮裡必須得循規蹈矩,不可隨心所欲,這是一個教訓。

李暮歌詫異地看了良嬪一眼,她記得上一次,她好像也說了類似的話,良嬪沒什麼反應,還勸她不要因為李易曲吃醋。

現在怎麼突然如此嚴厲?

李暮歌弄不明白良嬪在想什麼,想不明白就不想了,今日她的重點不在良嬪身上。

宮門外,一輛輛馬車停了下來,皇親貴胄們下了馬車,年長的公主皇子們攜帶駙馬與王妃,還有家中的孩子下車,年紀小一些的則身邊沒有孩子,隻有伴侶相陪。

李易曲的馬車來得有些晚了,倒是免得在宮門前等待,一路直接到了宮門外停下。

身著錦服華裳,頭戴金銀朱釵的女子走下馬車,一身金燦燦,太陽底下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六皇妹的品味,還是一如既往的獨特啊。”

李易曲人剛下車,就聽到身後傳來一女子的嘲諷。

她不必回頭,光聽聲音都知道是誰。

李易曲微不可查地歎口氣,回身時,臉上已經帶上了平日裡常常帶著的笑容。

“三皇姐。”

她說罷,微微行了一禮,平輩之間沒那麼多禮節,隻是六公主還未曾成親,暫時沒有封號,這才低了有封號的榮陽公主一頭。

“嗯,起吧。”

榮陽公主五官隨了李麒,臉型則是隨了淩貴妃,長得十分好看。

這是專挑好的隨了,李麒是國字臉,淩貴妃五官則比較平,同時隨了這兩樣的五皇子,長得就遠不如他姐姐榮陽公主好看。

此刻榮陽正用她那雙淩厲的眸子打量著六公主,似是漫不經心地問:“最近你怎麼沒回宮一趟,聽說十四皇妹害死了十一,你沒回來管管她?”

“三皇姐說笑了,父皇已經言明,十一的事不過是個意外,哪兒有被誰害了一說?這話三皇姐可不要在淑妃娘娘跟前提及,聽說淑妃娘娘前段時間憂思過度,已經病倒,連今日的萬壽宴都沒法參加,真是令人歎息。”

李易曲三言兩語將榮陽氣勢洶洶的質問給打了回去,麵上還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樣,看得榮陽直接翻了白眼。

“本殿下懶得跟傻子說話,讓開!”

被人當麵罵傻子,李易曲也不生氣,而是非常聽話得讓出了位置,目送榮陽帶著人走了。

等榮陽公主離開,李易曲身邊的侍女上前,低聲道:“殿下,三公主實在是太囂張了,明明是咱們先到的,憑什麼給她讓路,叫人瞧見,還以為殿下怕了她!”

“先進去又能如何?還不是要一步步走到貴妃宮裡去,再不服氣,也跟我一樣。”

不過都是不受父皇重視的孩子而已。

“她還不如我呢,聽說貴妃前段時間,衝她發了好大的火,她在貴妃宮外跪了半天,母妃從來不會為了彆人這樣對我。”

李易曲說到這兒,因為榮陽而低沉的心情,瞬間又歡快起來,她身邊的侍女也跟著說了兩句好話,誇六公主與良嬪母女情深,良嬪是慈母,不會給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難堪。

然後她們就被守在門口的梧桐殿的人看見了,接著,錦文轉達了良嬪讓六公主先去給皇後請安的命令,李易曲當即臉色一變,好在很快又恢複了人畜無害的模樣,頂著一身金銀珠寶,就往鳳棲宮去了。

隻是這一次,她身側的侍女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大概到了中午,李暮歌才見到李易曲。

對於李易曲這個親姐姐,李暮歌曾經是有幾分期待的,就好像她對良嬪的期待一樣。

死亡後不停重生,她時刻處於懼怕之中,那時她不是沒想過對外求助,她不光想了,還做了。

第一個求助對象,就是六公主。

她那時認為,六公主是良嬪的大女兒,書裡六公主曾展露出對皇位的野心,得知自己妹妹被人暗害,六公主肯定會為妹妹籌劃,不管是為奪權鋪路,尋找敵人的把柄,加以利用,還是真的心疼妹妹,六公主肯定會有所行動。

後來事實告訴李暮歌,良嬪和六公主不愧是感情很好的親母女。

她們都對原身很上心,但僅限於血緣親情的一點兒好感,在麵對自身利益時,她們的選擇如出一轍。

李暮歌從良嬪與六公主身上,學到了很多,比如,弱小時要學會退讓,千萬不要想著跟強者硬碰硬。

但是奪權之路,是與無數人爭,容不得有半分退縮之心,書裡良嬪六公主組合的失敗是有原因的,習慣了躲藏在弱者的保護衣之下,漸漸地,就真成為弱者了。

李暮歌起身,與李易曲親熱得喊了幾句姐姐妹妹,李易曲全程沒有提過一句心中的不滿,良嬪也沒問她到底有沒有去鳳棲宮。

吃過午飯,李暮歌就回春和宮了,將梧桐殿讓出來給許久不見的母女倆敘舊。

她們說了什麼,李暮歌並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她到底要怎麼處理,晚上在宴上給她下毒的人。

她其實知道是誰,在她睜眼後,她就知道是誰了。

萬壽宴上,她是喝了湯才被毒死。

萬壽宴上的餐具是銀質,古代見血封喉的毒多以砒霜一類為主,這一類毒躲不過銀的檢測。

所以毒肯定在湯裡,且湯是在盛出來後才被下的毒。

誰能下毒?盛湯的宮人是第一嫌疑人。

李暮歌記得清楚,為她盛湯的宮人是錦繡。

在宴席之上,公主身邊布菜的宮人,多是自己貼身侍候的宮女,隻有貼身的宮女才知道公主的口味,能更好服侍公主。

本來李暮歌想帶著白芍或白術,可這倆人在她死去的無數次裡,沒有一次能幫得了她,李暮歌出於謹慎,最後選擇了錦繡。

因為錦繡以前在梧桐殿做事,她有幾分手腳功夫,年紀大閱曆深,比白芍白術一類的小宮女遇事要淡定得多。

在得知錦繡有問題的前提下,她找到了在香薰裡下毒的人,看上次錦繡的反應,絕對也是她沒錯。

李暮歌想不明白,為什麼錦繡會殺她。

虎毒不食子,目前宮裡對她生命威脅最小的人就是良嬪。

錦繡殺她絕不是奉了良嬪的命令。

良嬪身邊的翠玉、翠珠、錦文、錦繡全都是陪嫁,是良嬪還在娘家時就養在身邊,家世最清白不過的奴婢,錦繡怎麼可能是彆人的人!

所以,誰能越過良嬪,直接命令良嬪的人呢?

答案其實隻有一個。

六公主——李易曲。

想明白這一點後,李暮歌就更疑惑了,李易曲到底為什麼要殺原身!原身可是她親妹妹啊!

目前已知,榮陽因不知名原因想要原身的命,原本的十公主和十一皇子,也不想要原身活著,現在還要加一個六公主,原身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背景板,這群人到底為什麼都要害她!

“白術,晚上讓錦繡跟著我去赴宴,記得告訴她一聲。”